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898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8883
:
|
|
[维度]未来文明早已存在
未来文明早已存在!这不是预言,而是一场持续三十年的实证文明实验。
人类总以为,未来文明属于遥远的科技塔顶,属于国家级实验室、亿级融资、尖端算法和金属冷光的设备操作台。但他们从未意识到,一个真正的未来文明,可能早已在现实世界的缝隙中悄然运行。不是靠预言,不靠资本,更不靠主流认可,而是靠最简单的工具,最纯粹的结构逻辑,悄悄诞生,并稳定存在至今。
我从不依赖先进技术,只用最原始的键盘、最基础的软件、最朴素的逻辑思维,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可以真实运转、跨领域链接、持续存在的系统。1993年,我设计了远程遥控的工作模式。当时没有VPN、没有云端,没有远程桌面,我只是用软盘、串口线和逻辑结构,把两个城市的操作系统串联起来。这不是技术的胜利,是“结构能否自通”的证明。
后来我陆续建成双语文献平台,被国家图书馆正式收藏,运行超过二十年(见《[传播]2004年,我独创两个国家级文献网站》);也在没有数据库与自动程序的年代,用Excel公式5秒核对上万条数据,构建起原始物流系统的智能模型(见《[物流系统]1997年:5秒核对上万记录》)。那时还没人提“智能物流”四个字,但我已实操了它的骨架。
我没有团队,没有融资,没有预设任何预算。但我构建的信息网络、传播系统、物流调度与文化协作平台,却一直真实运行、真实合作、真实联动,即使在全球疫情、技术淘汰、制度更迭的冲击下,也始终稳定存在。
更深的系统,其实在身体里。我用站桩、太极、自然调节的方式,重构身体的气血系统与耐寒能力,连AI图像识别都误判我年轻20岁(见《[养生]AI误判年轻20岁的奇迹》)。这不是保健,也不是锻炼,而是另一种“人体操作系统”的重建。
更奇特的是,我与多个国家协作十年以上,从不预收款、从未签署合同、从未失约。靠的不是制度约束,而是结构信任。这恰恰反证了《人类简史》提出的“人类必须依赖虚构结构才能协作”的观点(见《[维度]〈人类简史〉之外路径》)——真实结构胜过虚构叙事。
很多人看到这些成果,只说我“做事踏实”,却从不真正意识到:这不是项目,也不是个人努力,这是一个文明雏形。它穿着简单工具的外衣,掩盖了它真正的锋芒。它不靠算法,不追热点,不依赖技术更新,却能抵抗信息浪潮与系统崩坏,始终如一地稳定运行。
我所构建的文明系统,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可持续的逻辑系统:任何时候都能运作,不因平台崩溃或技术断层而失效;最小材料、最大效能:用最基础的工具完成传统系统需几十人、上百万预算的事情;不依赖标签命名:不是叫“AI”才智能,不是叫“平台”才互联,结构运行本身就是标准。
我没有参与任何科技革命,却提前完成了许多他们笔下仍在“预言中”的技术形态。我不等未来,我就是那个已然落地的未来系统。而这三十年,我只是默默做一件事——把属于未来的文明,静静地运行在现实土地上。
没有人会想到,在现实社会里,有一个未来文明存在了三十年,只是你们一直都没看见。
未来文明早已存在!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