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898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8883
:
|
|
[极限摄影]雾行者
雾浓得化不开,天海一片混沌。
眼前的一切,灯光、树影、人影,全都在雾中浮沉、若即若离,像另一个维度向现实投下的一道投影。
我一个人,走进雾中。这是清晨六点的悉尼海边,天还没亮透,街灯拉出淡黄的光柱,像从时间深处垂落下来的一束束记忆。我在这条无人空地上缓缓行走,速度很慢,每一步都踩实每一寸地面。
身穿黑衣,气息内敛。我不是为了散步,我是为了练功。
练功与摄影,在此刻重叠了维度。身体在雾中,意识却已脱离物理框架,开始进入与天地交感的状态。四周很静,没有鸟鸣,没有车声,只有我自己与这片浓雾之间的呼吸。
我感受到雾,是湿润的、绵密的,它穿过鼻腔,润入肺中,再与我缓慢的呼吸节奏互相交织。气机在体内缓缓升腾,如同山林中的一缕轻烟,既不躁动也不浮散,而是稳定地凝聚于丹田。
我的双脚贴地而行,不疾不徐。膝微屈,肩松沉,手自然下垂于裤缝。虽在行走,却每一步都暗藏桩功的结构与神经觉醒的引导。一如太极行桩,步步生根,步步生气。没有固定招式,却处处有法,处处是练。
周围的雾越发浓重,一盏盏路灯像时间的节点,在我面前次第展开。我不需要快,我也不需要赶,我只需要在这一刻,把自己的神意完全释放在当下这个场域里。
摄影记录下这一切,只是偶然。我并不刻意安排什么,只是习惯性打开摄像模式,把这个清晨的雾、光、人、练功的身形一并留存。没有摆拍,也没有等待光线到位。这是真实状态下的“被动成像”,反而更能还原我内在的行功轨迹。
雾中,光与影彼此侵蚀。我的背影模糊又清晰,像是许多年来的练功旅程缩影:孤独,但稳定;缓慢,却坚定。
过去这些年,我一直坚持每天清晨练功,不论晴雨,不论冷热。马步桩、无极桩、金鸡独立、太极拳剑、形意五行拳、易筋经收功,全套练完,体内的气机与天地早已融通。这不是为了所谓的健康或强身,而是为了让身体成为一个“气的信息接口”,随时与外部世界互动,而不是封闭储存。
而这雾中的清晨,恰恰最能显示“互动”而非“封存”的意义。
身体的热气在雾中蒸腾,却并不散乱;呼吸吐纳之间,连远处路灯的颜色都像被吸引了过来,在我脚下生出一层淡金色的气流涌动。人、地、雾、灯,乃至远处高大的松树,在这一刻都不再只是“景物”,而成为练功的一部分。环境即功场,功场即意识的延伸。
我不在追求所谓的“爆发力”或“高难度”,我追求的是结构与气场的同步。不是力量大,而是结构稳;不是动作快,而是意念准;不是强行对抗,而是默默化解。
练功者应学会在最平凡的情境中提取最稀有的能量——譬如这一天的雾,它不张扬,不显形,却包裹一切。它不是阻挡,而是引导。
镜头里的人影逐渐隐入雾中,像进入了另一个时空。我知道,真正的功夫,不在动作里,也不在形体中,而在于“每一刻都可以是功夫”。练的是觉察、是状态、是气机与环境的持续流动。
我无声地走着,天地也无声回应着。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人在行走——我与雾共行。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