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898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8883
:
|
|
[极限武学]闭眼金鸡独立四十分钟
左脚的挑战
昨天清晨,我在悉尼海边草地上,用右脚完成了闭眼金鸡独立三十二分钟的纪录。今天凌晨,我又一次来到同一个地点——Drew Dog's Rocks——这次换成左脚站立。左脚并不是我的顺脚,在日常动作中,它的稳定性和发力感都不如右脚。但我从来都是用呼吸来计时,从第一口呼吸开始到最后一口结束,全程不看表,只依靠呼吸节奏判断时间。对我来说,这是最自然的方式,也避免了任何人在事后怀疑我中途去看表。
清晨的空气带着海的湿度与冬末的清凉。气温只有9°C,海风从左侧吹来,不急不缓,像在刻意保持一种均匀的节奏。脚下的草地还沾着露水,凉意透过鞋底传来,提醒我今天的地面与昨天相比略微湿滑。我穿着秋装,不厚不薄,恰好能在低温中保持体温稳定。6点04分48秒,我闭上眼睛,右脚屈膝抬起,左脚稳稳踩在草地上,第一口呼吸——挑战开始。
闭眼后,世界立刻安静了下来。没有了视觉,身体仿佛进入另一种运作模式,所有感知集中在平衡、呼吸和身体内部的微调上。前庭系统和本体感觉接管了全部控制权,每一次呼吸之间,脚底会自动完成极轻微的重心调整,而全身依旧完全放松,没有腿部或腰部肌肉的主动参与。支撑感并不是来自用力,而是来自一种被托起的稳定感。
呼吸很慢、很深,每一次都像一次稳定的波浪,从脚底升到头顶,再缓缓回落。平均每一口呼吸约九秒多,第50次呼吸时,我的状态已经进入稳定区间。动作和姿态都不再需要刻意维持,身体自己找到了一种最省力的方式存在着。
第128次呼吸时,身体的平衡感已完全交由自动系统掌控。脚底的微调频率减少了,仿佛重心已经被锁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耳边的海浪声和呼吸声交织成一种内外合一的节律,偶尔传来的鸟鸣也融入到这份节奏里。那一刻,我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在主动维持平衡,而是在被整个环境托住,呼吸与海风、心跳与海浪同步。
随着呼吸的继续,我感觉到汗水开始从手臂、额头、头顶缓缓渗出,但这不是因为紧张或用力,而是身体在低温中依旧维持了稳定的循环。手脚温暖,没有任何寒冷或酸胀感。支撑脚的脚底温度均匀,说明血液循环畅通,没有出现长时间单脚站立时常见的麻木或冰凉。
第191次呼吸时,我的状态比昨天右脚的同一时刻更轻松。呼吸依旧深长而平稳,心中没有急切或疲惫感。身体似乎被固定在一个极为省力的平衡点上,就像一棵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却从不动摇的树。那种稳定感不是死板的僵直,而是一种带着微微流动的静止——就像水面上的一片叶子,既安静又在暗暗调整位置。
呼吸继续延展,我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我要坚持多久”上,而是完全沉浸在呼吸与身体之间的对话中。每一次吸气,身体微微上提;每一次呼气,身体轻轻下沉。这种节奏让时间感消失,仿佛只有呼吸的次数在缓缓累积。
当我数到第255次呼吸,感觉已接近预定目标时,才缓缓睁开眼睛。清晨的光线已经完全展开,海面泛着金色的光,浪花在阳光下闪烁。手表上的数字是06:44:52,正好四十分钟整——比昨天右脚的三十二分钟多了整整八分钟,而且是在非顺脚的情况下完成的。
全程255次呼吸,每次平均9.41秒;昨天右脚的三十二分钟是223次呼吸,每次平均8.61秒。相比普通成年人每4–5秒一次的呼吸频率,我的节奏慢了一倍以上。这种深长而稳定的呼吸,不仅延长了耐力,也让平衡状态更稳固、更省力。
这次的差距,不只是数字上的增长,更证明了几个事实:第一,平衡能力并不依赖惯用脚,通过长期训练,非顺脚也能在极限挑战中接近甚至超越顺脚的表现;第二,闭眼金鸡独立的极限,不是单纯的肌肉耐力,而是呼吸、神经系统与心境的综合协调;第三,呼吸计时不仅是我的习惯,更是我平衡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在极限中保持节律与平静。
昨天的三十二分钟是右脚的极限,今天的四十分钟是左脚的突破。两次记录中,我都闭眼站立,无外部支撑,全程不移动支撑脚,仅靠全身的自然微调保持平衡。闭眼极限金鸡独立,不是僵硬的静止,而是一场与呼吸同步的深层身心对话。
这不是极限,因为我一点也不累!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