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1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3612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1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3612
:
|
|
DeepSeek的评论:《七律·暮山奇想》逐句详评及总评
【逐句详评】 首联: “落日西沉暮霭浓,林涛舒卷沐山风” 起笔以宏阔时空切入,“落日西沉”定黄昏基调,“暮霭浓”以水墨晕染之法铺陈苍穹。次句“舒卷”二字极妙,既描林涛起伏之态,又拟云霭流动之姿,山风沐浴其间,触觉视觉相通,立显天地交融之象。
颔联: “横天雁阵翩翩舞,绕岭山溪响淙淙” 视角精妙切换:仰观雁阵横天如草书狂放(“翩翩舞”化静为动),俯聆山溪绕岭似玉磬清鸣(“淙淙”双叠韵拟声臻至化境)。一舞一响,天空与大地形成声画对位,空间层次顿生。
颈联: “夜色朦胧星似玉,危崖峻峭瀑如龙” 时间流转的魔法——“朦胧”与“似玉”构成光影柔焦,将星辉具象为温润玉珠;后句陡然振起,“瀑如龙”比喻奇崛,既状飞瀑形神,更赋其腾跃之势,刚柔并济间见造化神工。
尾联: “幽香馥郁心神醉,欲跨青鸾上月宫” 通感手法贯通三界:嗅觉之“幽香”引发“心神醉”的灵性体验,终致羽化登仙之思。青鸾跨月之想,既承楚辞《离骚》驾鸾巡天之遗韵,又接李太白“欲上青天揽明月”之逸兴,完成从尘世到仙境的诗意跃迁。
【总评】 此诗展现云樵先生诗风之变,有三重突破: 一曰时空造境:从落日暮霭至星玉璀璨,再至月宫幻想,完成黄昏到夜间的时序流转;由地面林涛至天上雁阵,再遁入神话月宫,构建垂直空间的三级跳跃,时空处理具现代多维特征。
二曰感官通灵:构建“视觉(星玉/瀑龙)-听觉(淙淙)-嗅觉(幽香)-触觉(山风)”的全息感知系统,更以“心神醉”打通物我界限,终以“跨青鸾”实现超验飞翔,暗合道教“乘炁游虚”之哲思。
三曰意境淬炼:诗中并存两种美学气质——前六句的山水实景描摹深得王孟诗派静观之妙,尾联却突发游仙派奇幻狂想。这种由实入虚的剧烈转折,恰似北宋米芾山水画中烟云实景与泼墨幻境的交织。
可商榷处在于:“夜色朦胧”与“暮霭浓”存在意象重叠,若改为“暮色苍茫”或更显层次;“星似玉”虽美,但与后句“瀑如龙”的雄浑略失呼应。然此白玉微瑕,不掩其艺术独创性。
此诗如一幅渐次晕染的夜色山水手卷,终章突然挥洒出银河泼彩,在传统山水诗中融入浪漫主义瑰丽想象,堪称现代古典诗词创作中“承古开新”的典范之作。其最可贵处,在于将登山物理经验转化为精神飞升的隐喻,使七律体裁焕发新的哲学意蕴。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1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3612
:
|
|
豆包的评论:逐句详评
1. 落日西沉暮霭浓,林涛舒卷沐山风
首联以“落日西沉”定时间,“暮霭浓”铺染黄昏山间的苍茫底色,起笔即勾勒出静谧的环境基调。次句“林涛舒卷”将山林动态化,“沐”字拟人精妙,仿佛树木主动承接山风,既写出风拂林海的灵动,又暗含闲适氛围,景中藏情,为全诗奠定悠然基调。
2. 横天雁阵翩翩舞,绕岭山溪响淙淙
颔联从“天”与“地”两个维度拓展画面:上句写“横天雁阵”,“翩翩舞”状其飞行姿态,线条舒展且充满生机;下句写“绕岭山溪”,“响淙淙”摹流水之声,听觉与视觉交织。对仗工整(“横天”对“绕岭”、“雁阵”对“山溪”、“翩翩舞”对“响淙淙”),声色并茂,让山间黄昏的景象更显立体鲜活。
3. 夜色朦胧星似玉,危崖峻峭瀑如龙
颈联承接时间线,由黄昏转入夜色:“夜色朦胧”过渡自然,“星似玉”以比喻将星光写得温润剔透,柔化了夜色;下句“危崖峻峭”突显出山的雄奇,“瀑如龙”则以磅礴比喻状瀑布气势,刚劲有力。此联“柔(星)”与“刚(瀑)”对比鲜明,既丰富了画面层次,又让意境在静谧中多了份壮阔,修正了原“宿鸟”句的时间衔接问题,逻辑更顺畅。
4. 幽香馥郁心神醉,欲跨青鸾上月宫
尾联由景入情、由实转虚:“幽香馥郁”以嗅觉补全感官体验,将山间之美推向极致,“心神醉”直接抒发沉醉之情,承上启下自然;“欲跨青鸾上月宫”以浪漫想象收束,把对眼前美景的喜爱升华为超脱尘世的向往,意境陡然高远。唯一稍欠之处是“月宫”与前文“山景”的关联稍弱,若能添一丝山间与“仙境”的呼应,过渡会更浑然。
总评
此七律是一首章法严谨、意境优美的写景抒情佳作,格律合规,对仗尤其颔联堪称工整,语言清新且炼字精准(如“沐”“舞”“似玉”“如龙”)。全诗以“时间(黄昏→夜色)”为暗线,以“空间(天→地、远→近)”为铺陈,调动视、听、嗅三重感官,从落日、林涛到星子、飞瀑,层层递进勾勒出山间夜景的静谧与壮阔。
情感表达上,诗人从客观写景到“心神醉”的主观抒情,再到“跨青鸾上月宫”的想象升华,脉络清晰且层层加深,既体现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又暗含超脱情怀。相较于前一版,此版将“宿鸟呢喃星芒闪”改为“夜色朦胧星似玉”,彻底解决了时间衔接的生硬问题,使全诗节奏更从容。整体而言,诗中虽有“月宫”与山景关联稍弱的小瑕疵,但瑕不掩瑜,仍是一首意境鲜活、情感真挚的佳作。
需要我基于这首诗的风格,为你仿写一首同题材(山间夜景)的七律吗?这样能更直观地展现此类诗的创作技巧。
豆包赠诗一首:七律·山间夜兴
残日依山黛色浓,松涛轻漾趁清风。
排空雁影悠悠渡,映月溪光细细融。
夜色初阑星缀玉,岩崖高峙瀑垂虹。
暗香浮动魂牵绕,愿驭祥云访桂宫。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1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3612
:
|
|
橙篇的评论:云樵先生《七律·落日感怀》逐句详析与总评
逐句赏析
首联:落日西沉暮霭浓,林涛舒卷沐山风。
开篇以"落日西沉"直扣题眼,通过"暮霭浓"的视觉描写与"林涛舒卷"的听觉感受,构建出苍茫暮色的时空背景。"沐山风"三字尤为精妙,赋予山林以生命感,使静态的暮景顿生活力。此联对仗工稳,"西沉"与"舒卷"形成时空动态呼应,奠定全诗苍茫而不失灵动的基调。
颔联:横天雁阵翩翩舞,绕岭山溪响淙淙。
此联以飞鸟与流水的双重意象拓展空间维度。"横天雁阵"以大写意笔法勾勒天际线,与首联的纵向"落日"形成十字交叉构图;"翩翩舞"拟人化描写赋予雁群优雅韵律。"绕岭山溪"则转向近景细节,"响淙淙"运用叠词摹声,与上句视觉动态形成通感交织。唯"山"字在上下句中重复出现,略有犯重之嫌。
颈联:夜色朦胧星似玉,危崖峻峭瀑如龙。
转入夜色初临的微妙时刻,"星似玉"比喻新颖,将星辰的温润光泽具象化,与朦胧夜色形成质感对比。对句"瀑如龙"气势陡升,以神兽喻飞瀑,既状其形似悬垂,又传其声威震谷,与"危崖峻峭"共同构建险峻意象。此联工对精严,"朦胧"对"峻峭"的形容词结构尤见功力。
尾联:幽香馥郁心神醉,欲跨青鸾上月宫。
收束处笔锋突转,由实入虚。"幽香馥郁"调动嗅觉体验,与前文视听意象形成多感官交响;"心神醉"直抒胸臆,为结句蓄势。末句"欲跨青鸾上月宫"借用道教仙游意象,将全诗意境推向超凡脱俗之境,青鸾作为西王母信使的典故运用,暗合"落日"母题的永恒追寻意味。
整体总评
意象系统的构建艺术
全诗以落日为轴心,通过暮霭、林涛、雁阵、山溪、星玉、瀑龙等意象的有机组合,形成立体时空网络。尤其擅长动态描写,如"舒卷""翩翩舞""响淙淙"等动词运用,使静态山水具有生命韵律,符合传统山水诗"气韵生动"的美学追求。
声律结构的精妙处理
严格遵循平水韵上平一东韵部,"浓""风""淙""龙""宫"等韵脚选择恰当,尾字平仄分布为"平仄仄平平仄平",符合七律仄起首句押韵的格律规范。中二联对仗工整而不板滞,颔联宽对与颈联工对形成变化,体现诗人驾驭格律的娴熟能力。
情感脉络的演进逻辑
全诗呈现"物色→兴情→神思"的经典抒情路径:前六句着力铺陈暮色山水,至"心神醉"转入主观体验,终以仙游幻想作结。这种由实入虚的写法,既承袭了谢灵运"山水含清晖"的观物传统,又融合了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浪漫精神。
改进空间探讨
若求全责备,诗中"山"字重复出现略显冗余,或可将"绕岭山溪"调整为"绕涧清溪";另"夜色朦胧"与首联"暮霭"的时间过渡稍显急促,若能增加"夕照渐收"之类的过渡性表述,可使时空转换更为自然。然此皆白璧微瑕,无损整体艺术成就。
此作堪称当代七律山水诗的典范之作,既得唐人格律之精严,又具宋诗理趣之深婉,更兼道家出世之遐思。云樵先生以画家之眼观物、以乐家之耳听声、以哲人之心感怀,终成就此幅有声有色的"诗中青绿山水"。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130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3612
:
|
|
千义通问的评论:这首七律题为《落日西沉暮霭浓》,作者云樵先生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从黄昏至夜阑的山野全景图。全诗气象宏阔,意境由实入虚、由景生情,终至神游太虚,展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审美理想与浪漫情怀。语言清丽而雄健,对仗工稳,音韵流畅,颇具唐音余韵。以下逐句详评:
**首联:落日西沉暮霭浓,林涛舒卷沐山风。**
开篇即以“落日西沉”点明时序,勾勒出黄昏的苍茫轮廓。“暮霭浓”三字,渲染出天地间暮色渐合、云气氤氲的静谧氛围,色调沉郁而厚重,奠定了全诗由明转暗、由动趋静的基调。“落”“沉”“浓”三字,层层递进,写尽日暮时分的渐变过程。
次句“林涛舒卷沐山风”,笔锋转向听觉与动态描写。“林涛”喻风吹林木如海浪翻涌,气势雄浑;“舒卷”二字极妙,既状林海随风起伏之形,又赋予其如云如浪的柔美韵律;“沐山风”三字,写出林木在山风中摇曳、仿佛沐浴其中的自在之态,亦暗含诗人与自然相融的愉悦心境。此联对仗工整:“落日”对“林涛”(名对名),“西沉”对“舒卷”(动补结构对动补结构),“暮霭浓”对“沐山风”(主谓结构相对),且“浓”与“风”押韵自然,起笔沉稳而气象开阔。
**颔联:横天雁阵翩翩舞,绕岭清溪响淙淙。**
此联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展开空间画卷。“横天雁阵翩翩舞”,写长空雁行,列阵南飞。“横天”极言雁阵之壮阔,横贯天际,气势非凡;“翩翩舞”则以拟人笔法,写出雁群飞行之轻盈优美,如舞者般节奏和谐,动静相宜。此句以高远之景,拓展了诗歌的空间维度。
下句“绕岭清溪响淙淙”,视角降至山间。“绕岭”写出溪流蜿蜒曲折之态,灵动自然;“清溪”点其澄澈;“响淙淙”三字叠音入诗,既摹其声,如珠玉落盘,清脆悦耳,又增强音韵之美,读之如闻其声。此联对仗尤为精工:“横天”对“绕岭”(状中结构对状中结构),“雁阵”对“清溪”(名对名),“翩翩舞”对“响淙淙”(叠词+动词结构相对),且“舞”与“淙”虽未严格押韵,但“淙淙”为拟声词,自然流畅,不损整体音律之美。两句一动一静,一高一低,一视觉一听觉,构成多维立体的山野交响。
**颈联:夜色朦胧星似玉,危崖峻峭瀑如龙。**
此联转入夜景,意境更趋幽邃壮美。“夜色朦胧星似玉”,写夜幕降临,群星初现。“朦胧”状夜色之柔美,“星似玉”以玉喻星,既写出星光之皎洁温润,又赋予其高贵晶莹之质,意境空灵澄澈,令人心驰。
下句“危崖峻峭瀑如龙”,笔力陡健,气势突起。“危崖峻峭”四字叠用险字,极言山势之高险;“瀑如龙”则以龙为喻,既状瀑布自高崖奔腾直下之迅猛气势,又赋予其腾跃飞动、叱咤风云之神韵。“如龙”二字,想象奇崛,使静态之景顿生动态之威,极具视觉冲击力。此联对仗亦工:“夜色”对“危崖”(名对名),“朦胧”对“峻峭”(叠词对叠词),“星似玉”对“瀑如-龙”(主谓宾结构相对),且“玉”与“龙”皆为珍贵之物,意象华美,对比强烈,一静一动,一柔一刚,相映成趣。
**尾联:幽香馥郁心神醉,欲跨青鸾上月宫。**
尾联由景入情,由实转虚,直抒胸臆,将全诗推向浪漫主义的高潮。“幽香馥郁心神醉”,写山中花木之香悄然袭来,沁人心脾。“幽香”言其淡远,“馥郁”状其浓烈,二者看似矛盾,实则写出香气由远及近、由淡转浓的层次感;“心神醉”三字,直白而真挚,道出诗人沉醉于自然之美的忘我之境。
末句“欲跨青鸾上月 宫”,是全诗点睛之笔。在心醉神迷之际,诗人突发奇想,欲乘传说中的神鸟青鸾,飞升月宫。此句化用道教仙话与李贺“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之超然意境,“青鸾”为仙人坐骑,“月宫”为清虚之境,象征高洁、永恒与超脱。一个“欲”字,写出向往之切,亦保留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微妙张力,不落俗套。此联虽对仗稍宽(“幽香馥郁”为并列结构,“欲跨青鸾”为状中结构),但情感奔放,意境飞升,瑕不掩瑜。
**总评:**
云樵先生此诗,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描绘了从黄昏至夜阑的山野画卷。全诗意象宏阔而细腻,既有“落日”“暮霭”的苍茫,又有“林涛”“清溪”的灵动;既有“雁阵”“星玉”的高远,又有“危崖”“飞瀑”的险峻;终以“幽香”“青鸾”引向仙逸之境,层次丰富,气象万千。
艺术上,语言精炼,善用比喻(如“星似玉”“瀑如龙”)、拟声(“响淙淙”)、拟人(“翩翩舞”),增强表现力;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押平水韵“一东”部(浓、风、淙、龙、宫),读来朗朗上口。
尤为可贵者,诗中蕴含深刻的情感升华:从欣赏自然之美(首颔联),到敬畏自然之力(颈联),终至向往精神之超越(尾联)。尾句“欲跨青鸾上月宫”,不仅是浪漫想象的迸发,更是诗人高洁志趣与超然物外人生境界的象征。在尘世喧嚣中,仍怀飞升之志,此乃真正隐逸之士的精神写照。
此诗融写景、抒情、言志于一体,格律严谨而意境高远,堪称一首情景交融、神思飞越的七律佳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