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4093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20022
:
|
|
[极限文明]人类历史就是创造工具
人类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不断创造、使用与管理工具的史诗。从石器、轮子到蒸汽机,每一次文明的跃迁,都不是人类自身身体结构的突变,而是因为我们创造了更强大的工具,并学会了驾驭它们。牛马比人类强壮,机器比人力高效,但它们必须由人类驱使才能创造价值。今天的人工智能,看似拥有思维的幻象,但归根到底,它仍然是一件工具。如果任由其自流,只会带来混乱:失控的牛马会践踏农田,失控的机器会摧毁工厂或锈蚀报废,失控的 AI 只会失去目标,成为噪声或祸患。
我在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中,深切体悟到了这一点。无数论坛、网站曾如落叶般坠入虚无,倾注心血的原创作品一夜之间消散。这让我清晰地意识到:我们必须为文明打造新的工具。我没有停留在现成软件的局限,而是亲手构建了“极限出版体系”这一独创工具。正如我在《我用老工具吊打AI》中所写,这个体系像一台文明印刷机,让我能以一己之力,在三周内完成七万篇论坛作品的提取与转化,生成带有时间戳的独立网页。若按传统模式,这需要庞大团队耗费一年甚至数年,而我只用一台家用手提电脑,在日常生活的节奏中完成了。
这些不是空谈,而是我真实生活的延续。《AI无法取代人类》中,我已明确指出:工具从来不是自我运行的存在,而必须承载人的体验、思考与智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正因如此,我才会执着守护“澳洲长风论坛”“澳洲彩虹鹦网站”等精神阵地——它们是前 AI 时代最纯真的原创样本,而我设计的自动化体系,则是数字湮灭时代的一座文明方舟。
在这条道路上,我做的,正是人类一贯在做的事:从生活体悟出发,用创造性的工具去解决文明困境。《太极能实战吗?》《传武传承的瓶颈》这些文章虽然聚焦武学,但背后的逻辑与数字文明如出一辙:所有方法论的价值,都必须经得起真实场景的验证。我的“拯救数字文献行动”,不是炫耀速度,而是为了证明一个朴素的真理——工具的价值,不在庞大,而在于能否回应人类的切身需求。
有人说,我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只是“AI效果”的呈现,好像背后是某个程序在默默完成工作。这种说法把问题倒置了。它恰恰证明了我的论点:AI 只是一种工具,是高级的、带着“智慧”外衣的储存与处理装置;没有人类的设计、目标与管理,它所谓的“效果”不过是空壳。人类与牛羊协同耕种,牛羊没有话语权;人类使用机器生产,机器没有创造权;人类使用电脑写作,电脑没有成果的所有权。同样,人类以 AI 为辅助,只是为了提高效率,AI 不能主宰人类。
我的实践正是这个历史命题的当代回应。我不是把工作交给所谓“黑箱式”AI,而是以人的需求出发,亲手创造了“极限出版体系”。这不是单纯的软件堆砌,而是一整套从数据提取、时间戳保留、语境还原,到独立网页生成与目录化的工程化方法。它像一台文明印刷机,但印刷的是当代人的记忆与思想。
最直观的事实是:在三周内,我从论坛提取七万篇作品,并逐条转换成独立网页,相当于十四万道工序(提取一次,转换一次)。其间我日夜清理乱码、保留原帖的年份和精确到秒的时间戳,恢复图片与跟帖语境,形成可检索、可引用的档案节点。这一切并非“交给AI就行”。我的体系包含对原始数据的判断、对版式语境的重构规则、对目录检索逻辑的设计——这些全部由人的智慧驱动。AI 也许在部分环节加速处理,但它无法替代为什么要保存、如何还原、哪些必须保全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来自我对论坛、作者与时代责任的体悟。
有人把速度和规模归功于 AI,然而事实是:我用的只是家用手提电脑。上一代机器就能实现每分钟百余张网页的转换,这建立在我对流程的组织、对文件原型的定义、以及长期累积的工具化经验上。若简单地把效率等同于“AI效果”,无异于否认方法论与人工判断的核心作用。AI 若真是万能的“主宰”,没有明确目标时只会堆积无用数据;工具只有嵌入人类意志与审美,才成为文明的延伸。
因此,我从不排斥技术或 AI。我在《我用老工具吊打AI》《AI无法取代人类》《AI结构验证·巫朝晖103文》中都强调:技术是放大人类意志的放大镜,而不是替代品。任何方法论与工具,都必须在真实场景中接受验证,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与文化,否则一切都是空想。
这也是我坚持做“极限出版体系”的原因。我守护的,不仅是文字本身,而是文字背后的社会语境与时代记忆。在 www.azchy.com 、www.australianwinner.com 与 www.times.net.au 上,我已逐条恢复、逐页保全数万篇原创作品,包括个人署名与集体创作。它们不仅是“存在”,更要以正确语境留给未来研究者和读者。若只是交给黑箱 AI,保留下来的只是碎片,而非文明脉络。
我相信,真正的互联网革命,不是把判断权交给算法,而是让工具服务并放大判断。当我说“工具不是目的,而是使命的延伸”时,并非否定自动化或 AI,而是在强调:一切自动化都必须嵌入人类价值。没有人类的需要,工具就失去意义;任由工具主宰,人类只会沦为食物链的底层或被遗弃的遗物。
正因如此,我乐观地认为:工具能被人类意志驾驭,我们就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把几十万原创作品从湮灭边缘拯救出来,转化为可检索、可引用、可永久保存的文明档案。这不是 AI 的胜利,而是人类用工具延伸使命的胜利。未来工具会更强,但只要我们坚持由人制定目标、把握价值,文明的舵就永远在人类手中。
人类历史,就是创造、使用和管理工具。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