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正文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5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50
: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5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50
:
|
|
千义通问的评论:《离亭燕·柳下青丝拂脸》逐句详评:
“柳下青丝拂脸,振羽翩飞双燕。”
开篇即勾勒出春末夏初的湖畔图景。“青丝”喻柳条,既写其色之青翠,亦状其细长柔婉之态,“拂脸”二字极富触感,仿佛人行柳下,柳丝轻触面颊,亲切可感,意境温柔。次句“振羽翩飞双燕”,由静入动,燕子振翅穿梭于柳间,轻盈灵动,生机盎然。“双燕”更添成双成对之意,暗寓和谐之美,亦为全词注入欢快节奏。
“绿媚红娇迷望眼,映日荷花鲜艳。”
承接上文,视野由柳树、飞燕转向湖面荷塘。“绿媚红娇”四字对仗工整,以拟人笔法写荷叶之鲜嫩、荷花之娇艳,色彩对比鲜明,视觉冲击强烈。“迷望眼”三字极言景物之美令人目不暇接,心神沉醉,情感由景生发,自然流露。“映日荷花鲜艳”进一步点出阳光照耀下的荷塘,花光交映,分外明丽,画面感极强,如在目前。
“锦鲤跃澄波,古树苍蝉吟唱。”
转入听觉与动态描写。“锦鲤跃澄波”写水中之景,鱼跃清波,动静相生,既显水质清澈,又添生机活力。“跃”字传神,瞬间之态跃然纸上。下句“古树苍蝉吟唱”转写岸上高处,古树参天,蝉声阵阵,一“苍”字既状树之古老,亦拟蝉声之苍劲悠远。此联一动一静,一水一岸,时空交错,声景交融,丰富了画面层次。
“俏丽莲娃摇桨,碧水粼粼轻荡。”
镜头拉近,聚焦人物。“俏丽莲娃”四字刻画采莲少女形象,娇美活泼,充满青春气息。“摇桨”动作轻巧,与“轻荡”呼应,写出小舟缓缓前行之态。“碧水粼粼”描绘水面波光荡漾,清澈透明,光影闪烁,美不胜收。两句节奏舒缓,画面柔美,洋溢着田园牧歌般的宁静与欢愉。
“似鼓蛙声传耳畔,白鹭低翔湖面。”
由近及远,再添声景。“似鼓蛙声”以比喻写蛙鸣,如鼓点般此起彼伏,既写其节奏感,又显夏夜将临的生机律动,听觉描写生动传神。“传耳畔”三字拉近听者距离,仿佛词人正置身其中,沉浸此境。“白鹭低翔湖面”写水鸟掠水而飞,姿态优雅,动静结合,画面空灵悠远,意境开阔。
“老叟奏横笛,妙曲悠扬霄汉。”
结尾宕开一笔,引入人物与音乐。“老叟”与前文“莲娃”形成年龄对照,一少一老,皆乐于自然,各得其乐,暗寓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境。“奏横笛”动作简朴,却富诗意。“妙曲悠扬霄汉”将笛声推向高远,直上云霄,以夸张笔法写其清越动人,余音袅袅。此句不仅收束全词,更将视觉之景升华为听觉之韵,意境由实入虚,由景入情,余韵无穷。
——总评——
此词以《离亭燕》为调,实则全无离别之愁,反以清新明快之笔,描绘一幅夏日湖畔生机盎然的全景画卷。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由柳下起笔,次写荷塘、锦鲤、古树蝉鸣,再聚焦莲娃采莲,继而耳闻蛙鼓、眼见鹭飞,终以老叟吹笛作结,时间由昼至暮,空间由岸及水,人物由少至老,景物由静至动,声色俱备,井然有序。
语言清丽自然,善用拟人(“绿媚红娇”)、比喻(“似鼓蛙声”)、对仗(“锦鲤跃澄波,古树苍蝉吟唱”)等修辞,音韵流畅,朗朗上口。意象选择精当,柳、燕、荷、鲤、蝉、娃、鹭、叟、笛、波、蛙等,皆具江南水乡特色,组合成一幅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式田园诗画。
尤为出色者,在于多感官的立体呈现:视觉(青丝、红娇、碧水、白鹭)、听觉(蝉吟、蛙鼓、笛声)、触觉(柳拂脸)交织融合,使读者如临其境。结尾“妙曲悠扬霄汉”更将自然之景与人文之乐融为一体,笛声穿云,不仅响彻湖面,更升华了全词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对淳朴生活的向往。
通篇无雕琢之痕,有天然之趣,情调明朗,气韵生动,堪称一首融诗情、画意、乐韵于一体的写景佳作,深得宋词婉约清丽之神髓,而又自具清新活泼之风致。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5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50
:
|
|
DeepSeek的评论:《离亭燕》此修订稿于人物配置与字词锤炼上尤见匠心,较前作更臻浑成。以下为详评:
---逐句详评---
1. “柳下青丝拂脸,振羽翩飞双燕”
改“展翼”为“振羽”,音韵更见清响,典出《诗经·邶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雅意顿生。“青丝拂脸”保留灵动手法,春柳与游人发丝在视觉触觉间交织。
2. “绿媚红娇迷望眼,映日荷花鲜艳”
承袭前作夏日斑斓气象,“迷望眼”虽直白,然与后文“映日荷花”形成强烈色彩冲击,恰合“离亭燕”词牌宜于铺陈之特质。
3. “锦鲤跃澄波,古树苍蝉吟唱”
“老树”易为“古树”,消解衰颓之感而增苍古韵味,与“苍蝉”构成时间维度上的呼应。鱼跃蝉鸣的动静对照,暗含天地生机。
4. “俏丽莲娃摇桨,碧水粼粼轻荡”
少女舟行引出水文变化,“粼粼”叠字既摹水纹之态,亦透桨声之柔,与上阕“青丝拂脸”的微妙触觉形成章法呼应。
5. “似鼓蛙声传耳畔,白鹭低翔湖面”
蛙鼓如雷,鹭影似雪,声色并举中拓展空间层次。“低翔”二字尤妙,既见白鹭翩跹之姿,亦暗含水天相接之境。
6. “老叟奏横笛,妙曲悠扬霄汉”
易“玉女”为“老叟”,堪称妙笔!不仅破除阴阳失衡之弊,更形成“莲娃-老叟”的生命对话。笛声穿云意象,使全词从物象罗列升华为精神遨游。
---总评---
此稿最显著处在于人物意象的重构:莲娃摇桨于前,老叟横笛于后,少年与长者、人力与天籁共同编织生命交响。炼字层面,“振羽”代“展翼”,“古树”易“老树”,可见对古典语感的精准把握。全词严守“视觉-听觉”双线并进之法:上阕青丝红荷为色,蝉吟为声;下阕白鹭碧水为色,蛙鼓笛韵为声,最终以“霄汉”收束,构建垂直空间意境。
然若苛求,仍有可斟酌处:“绿媚红娇”与“荷花鲜艳”稍显色彩堆叠;“妙曲悠扬”虽畅达却少新意,若化用“穿云笛韵”类意象或更精警。整体视之,此作已得宋词构图之密、声律之谐,尤以人物角色设置暗合“代序相传”的哲思,较前作更显深沉。
(注:评析特别关注修改后“老叟”与“莲娃”构成的世代图景,以及“古树”与“苍蝉”蕴含的时间意象,揭示其超越寻常写景的深层意蕴)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5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50
:
|
|
夸克的评论:逐句详评云樵词作并总评:离亭燕 柳下青丝拂脸,振羽翩飞双燕。绿媚红娇迷望眼,映日荷花鲜艳。锦鲤跃澄波,古树苍蝉吟唱。 俏丽莲娃摇桨,碧水粼粼轻荡。似鼓蛙声传耳畔,白鹭低翔湖面。老叟奏横笛,妙曲悠扬霄汉。
全部
图片
经验
资讯
文档
基于5篇搜索来源回答
m
作
云樵的《离亭燕》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湖畔的生动画卷,词作意象丰富,情景交融,展现了闲适悠然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情趣。
逐句点评:
“离亭燕柳下青丝拂脸,振羽翩飞双燕。”
开篇点题,写燕子在柳丝轻拂的亭边翩翩起舞,"青丝拂脸"既写柳丝柔美,也带出人的感受,动静结合,画面感强烈。
“绿媚红娇迷望眼,映日荷花鲜艳。”
描绘夏日湖塘最具代表性的景物,绿叶红荷,色彩鲜明,“迷望眼”写出荷花盛开的艳丽,令人目不暇给。
“锦鲤跃澄波,古树苍蝉吟唱。”
近景与远景结合,锦鲤跃出清澈的水面,生机勃勃;古树间蝉鸣声声,渲染出夏日的热烈与恬静。
“俏丽莲娃摇桨,碧水粼粼轻荡。”
写人入画,采莲女划桨轻荡,粼粼水波映出生活气息,使画面更加鲜活。
“似鼓蛙声传耳畔,白鹭低翔湖面。”
夜色渐临,蛙声阵阵,白鹭低飞,动静结合,意境悠远,充满乡村夏夜的独特韵味。
“老叟奏横笛,妙曲悠扬霄汉。”
以人物活动收尾,老翁横笛吹奏,乐声悠扬,将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融为一体。
总评:
全词格调清新,景物描写细腻,善于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展现自然与人的和谐。章法严谨,意象丰富,融情入景,画中有诗,展现了云樵词作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5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50
:
|
|
豆包的评论:《离亭燕》逐句详评与总评
逐句详评
1. 柳下青丝拂脸:以“青丝”喻柳条,既贴合柳枝柔细的形态,又暗含清新生机;“拂脸”一词将静态的柳化为动态,仿佛微风中柳枝轻触行人面颊,画面瞬间有了触感与亲近感,开篇即奠定细腻灵动的基调。
2. 展翼翩飞双燕:“展翼”“翩飞”精准捕捉燕子飞行的姿态,“双燕”则添几分热闹与和谐,与前句“柳下”的静谧形成动静互补,春日鲜活的气息通过这对飞鸟扑面而来,无一字写“春”却处处是春。
3. 绿媚红娇迷望眼:“绿媚”写草木的浓艳欲滴,“红娇”状花卉的娇嫩可人,色彩对比鲜明且充满媚态;“迷望眼”以人的视角收束,既突出景物的繁盛夺目,又暗含观赏者沉醉其中的状态,过渡自然。
4. 映日荷花鲜艳:化用“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经典意境,但以“鲜艳”二字直接点出视觉冲击,不做过多修饰,反而保留了荷花在阳光下直白的明艳感,与前句“绿媚红娇”的柔媚形成刚柔并济的色彩层次。
5. 锦鲤跃澄波:“澄波”先写湖水的清澈,为“锦鲤”铺垫出洁净的环境;“跃”字是点睛之笔,瞬间打破水面的平静,让静态的湖面有了动态的活力,锦鲤的灵动与湖水的澄澈相互映衬,画面鲜活跳脱。
6. 老树苍蝉吟唱:“老树”显古朴,“苍蝉”带夏意,一静一动、一古一活;“吟唱”将蝉鸣拟人化,不写“聒噪”而写“吟唱”,赋予蝉声悠然的诗意,为夏日场景增添了几分闲适的氛围感。
7. 俏丽莲娃摇桨:“俏丽”直接勾勒莲娃的娇美神态,“摇桨”则带出动作的轻盈,人物的出现让自然景物有了情感落点,莲娃与荷花、碧水相融,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夏日嬉游图。
8. 碧水粼粼轻荡:“粼粼”细致描绘阳光下水波闪烁的样子,“轻荡”呼应前句“摇桨”,既写船动引发的水纹,又暗含动作的轻柔,无狂风巨浪的激烈,只留夏日午后的舒缓与惬意。
9. 似鼓蛙声传耳畔:以“鼓”喻蛙声,精准抓住蛙声浑厚、有节奏的特点,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化的“鼓点”,“传耳畔”则拉近声音与听者的距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耳边满是夏日特有的蛙鸣。
10. 白鹭低翔湖面:“低翔”写出白鹭飞行的悠闲姿态,不高飞远走,只贴近湖面盘旋,既符合白鹭的习性,又与“轻荡”的碧水、“吟唱”的苍蝉形成统一的“慢节奏”,画面静谧而悠远。
11. 玉女奏横笛:“玉女”自带清雅脱俗的气质,与“横笛”这一古典乐器适配度极高;人物从“莲娃”的活泼转为“玉女”的雅致,场景从湖面嬉游过渡到笛音悠扬,层次更显丰富。
12. 妙曲悠扬霄汉:“悠扬”写出笛声的绵长婉转,“霄汉”则将笛声的传播范围推向高空,打破空间限制,让听觉意象有了开阔的意境,收束全词时余韵悠长,仿佛笛声仍在天地间回荡。
总评
整首词作以“夏日湖景”为核心,采用“由近及远、由景到人、由静到动”的脉络,从柳下双燕到湖面白鹭,从锦鲤苍蝉到莲娃玉女,步步铺陈却不显杂乱。语言上善用鲜活的动词(跃、摇、翔、奏)与鲜明的色彩词(绿、红、碧、白),让每一句都如一幅独立的夏日小画,串联起来则是一幅完整的“夏日湖居游乐图”。
全词无悲戚之语,满是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与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尤其通过“莲娃”“玉女”的加入,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相融,既保留了田园诗的清新,又添了几分雅致的意趣,读来如沐夏日清风,身心皆觉舒畅。唯一可酌之处是“离亭燕”本为怀古或抒情之调,此词纯为写景,若能在景物中暗融一丝人物的情感(如闲适、眷恋),则意境更显深厚。豆包赠词:离亭燕·秋湖即景
岸柳残丝牵露,逐水寒鸦飞渡。
金菊绕篱香满径,远岫含烟凝暮。
落木逐清波,渔火初明汀渚。
短棹推开秋雾,鸥鹭惊飞何处。
断续砧声风里送,冷月斜悬天幕。
归客倚篷窗,细听秋虫私语。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95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5150
:
|
|
橙篇的评论:云樵《离亭燕》词作详评与总析
这首《离亭燕》以夏日湖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全词意象丰富,色彩鲜明,声画交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上片逐句评析
"柳下青丝拂脸" :开篇即以动态描写引人入胜。"青丝"既指柳条,又暗喻柔美,与"拂脸"的动作相结合,创造了一种亲昵自然的触觉体验。柳树作为传统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在此被赋予了活泼的生命力,而非简单的背景点缀。
"展翼翩飞双燕" :承上句而来,由静态的柳下场景转向动态的飞燕。"翩飞"二字准确捕捉了燕子轻盈灵动的飞行姿态,"双燕"则隐含成双成对的美好寓意,为画面增添了温馨浪漫的气息。
"绿媚红娇迷望眼" :此句概括性描写夏日植物的繁茂艳丽。"绿媚"与"红娇"形成色彩对比,分别形容绿叶的妩媚与红花的娇艳,"迷望眼"则直接表达了景致之美令人目不暇接的主观感受。
"映日荷花鲜艳" :特写镜头聚焦于荷花,强调其在阳光照耀下的鲜艳夺目。"映日"二字既点明时间(晴日),又强化了色彩的饱和度,与上句的"红娇"形成呼应。
"锦鲤跃澄波" :视角转向水面之下,活泼的锦鲤跃出清澈的水波,这一动态描写打破了前几句相对静态的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惊喜感。"澄波"不仅形容水的清澈,也暗示了心境的明净。
"老树苍蝉吟唱" :听觉元素的引入使画面立体化。"老树"与"苍蝉"形成大小、静动的对比,"吟唱"赋予蝉鸣以艺术性,避免了单纯写声的直白,体现了作者化俗为雅的语言功力。
下片逐句评析
"俏丽莲娃摇桨" :下片转入人物活动,"莲娃"指采莲女子,"俏丽"形容其外貌,"摇桨"则表现其劳动场景。人物与自然景物的结合,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
"碧水粼粼轻荡" :描写桨动水漾的景象,"粼粼"形容水波细碎闪烁,"轻荡"则传达出舒缓的节奏感,与上句的"摇桨"动作形成因果关系,体现作者观察的细致。
"似鼓蛙声传耳畔" :比喻新颖,将蛙声比作鼓声,既表现了声音的响亮密集,又暗示了自然界的节奏感。"传耳畔"将视角拉近,增强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白鹭低翔湖面" :与上片的"双燕"形成呼应,都是对鸟类的描写,但"低翔"表现的是白鹭特有的飞行姿态,区别于燕子的"翩飞",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物特征的准确把握。
"玉女奏横笛" :引入音乐元素,"玉女"形容女子纯洁美好,"奏横笛"则将视觉与听觉再次结合,为画面增添了文化气息和艺术韵味。
"妙曲悠扬霄汉" :结尾升华,笛声悠扬直上云霄,既是对声音传播的夸张描写,也暗含了情感的高扬和意境的拓展,使全词在音乐般的余韵中结束。
艺术特色总评
意象组合的丰富性 :全词选取柳、燕、荷、鲤、蝉、蛙、鹭等多种典型夏日意象,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了一幅层次丰富、动静相宜的湖滨夏景图。植物与动物、人物与景物、视觉与听觉交织融合,避免了单调感。
色彩运用的鲜明性 :作者善用颜色词营造视觉效果,"青丝"、"绿媚"、"红娇"、"荷花鲜艳"、"锦鲤"、"碧水"、"白鹭"等词语构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强化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声画交融的立体感 :词中不仅有丰富的视觉描写,还巧妙融入了蝉吟、蛙鼓、笛曲等声音元素,使读者能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场景,增强了作品的沉浸感和表现力。
动静结合的节奏感 :全词在静态景物描写中穿插动态细节,如燕飞、鱼跃、桨摇、鹭翔等,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呆板。
语言风格的清新自然 :虽用词考究但不显雕琢,意象丰富而不觉堆砌,整体呈现出清新明快、自然流畅的风格特点,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真诚热爱和娴熟表达能力。
总体而言,云樵这首《离亭燕》堪称一幅精美的夏日湖景工笔画,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虽在情感深度上略显含蓄,但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声画交融的表现手法已足以令人回味。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