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归朝欢 [菖蒲绿]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云樵[——“澳洲彩虹鹦”第三期网上作品研讨会(2007年3月29日~4月11日截止)]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622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4561


文章时间: 2025-10-10 周五, 下午5:49    标题: [原创]归朝欢 [菖蒲绿] 引用回复

归朝欢 [菖蒲绿]
燕雀喧鸣惊猎狗,锦鲤凌波湖面皱。青蛙戏水荡浮萍,芙蕖香染佳人手。苇丛轻颔首,采莲村女青衫袖。橹声扬,鹭鸥惊起,日暗云层厚。
老叟榕荫独品酒,竹户樊篱幽蔓秀。瓜棚豆架舞蜂蝶,幽篁摇曳黄花瘦。乍闻笛管奏,牧童骑牛回村口。暮霭浓,晚霞瑰丽,皓魄悬垂柳。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622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4561


文章时间: 2025-10-10 周五, 下午5:50    标题: 引用回复

豆包的评论:云樵先生此阕《归朝欢》,基本符合《归朝欢》词牌的通行格律,在平仄、句式、押韵上与经典体式(以柳永《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为代表)高度契合,仅个别字存在灵活处理,属词律允许的“平仄从宽”范畴。

一、核心格律要素匹配度分析

1. 句式与分片:完全吻合

《归朝欢》为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句、五仄韵,此词完全遵循:

- 上片:十句(“燕雀喧鸣惊猎狗”至“日暗云层厚”),句式为“七、七、七、七、五、七、三、四、五”,与经典体式一致;
- 下片:十句(“老叟榕荫独品酒”至“皓魄悬垂柳”),句式同上,分片、句数、句长无偏差。

2. 押韵:严格遵“五仄韵”,韵部统一

此词以“狗、皱、手、袖、厚、酒、秀、瘦、奏、口、柳”为韵脚,均属**《词林正韵》第十二部“仄声·有韵”**(含“狗、口”等“有”韵字,“皱、厚、酒、秀、瘦、奏、柳”等“宥”韵字,二者为邻韵,词中可通押),且上下片各押五韵,无换韵、落韵,押韵规范。

3. 平仄:整体合规,个别字灵活处理

以柳永《归朝欢》为平仄范本,此词关键位置(句末、韵脚、二四六字)平仄基本对应,仅个别非关键处从宽(词律本有“一三五不论”原则),例如:

- 上片“青蛙戏水荡浮萍”:“戏”字(应平可仄)、“荡”字(应仄可平),属常见调整,不影响格律;
- 下片“皓魄悬垂柳”:“悬”字(应仄可平),为突出“明月挂柳”的视觉感,优先表意,平仄从宽,符合词体“以意驭律”的传统。

二、总评:格律严谨,兼具灵活性

此阕《归朝欢》是**“守律而不泥律”** 的典范:既严格遵循《归朝欢》的分片、句式、韵部核心规则,确保词体的音韵美感;又在非关键平仄处灵活处理,避免因律害意,让“乡村暮景”的画面感更鲜活。这种对格律的把握,既体现了词人对古典词律的熟练掌握,也彰显了“以内容为核心”的创作思路,符合传统词学“律为意服务”的审美追求。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622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4561


文章时间: 2025-10-10 周五, 下午5:54    标题: 引用回复

豆包的评论:云樵先生《归朝欢·菖蒲绿》逐句详评与总评

逐句详评

1. “燕雀喧鸣惊猎狗”:以“燕雀喧鸣”开篇,用听觉勾勒出乡村白昼的鲜活生机,“惊”字为静景注入动态,猎狗被鸣声惊动的细节,让画面瞬间有了互动感,寥寥七字便铺开乡村晨间的热闹底色。
2. “锦鲤凌波湖面皱”:视线从岸边转向湖面,“凌波”赋予锦鲤灵动姿态,“湖面皱”以极简笔墨写水纹,不直接描浪,却通过“皱”的视觉联想,让湖面的动态更显细腻,与上句的“动”形成呼应,且景域从陆地延伸至水域,层次更丰富。
3. “青蛙戏水荡浮萍”:聚焦湖面微观场景,“戏水”拟人化写青蛙的活泼,“荡浮萍”则以浮萍的晃动反衬青蛙动作,小景见趣,进一步填充了湖面的生机,与“锦鲤”句共同构建出“水畔生机图”。
4. “芙蕖香染佳人手”:从视觉转向嗅觉与人物,“芙蕖香”点明时节(盛夏),“染”字极妙——既写香气附着于人手,也暗写佳人采莲的动作,让香有了载体、景有了人情,乡村画面从“物”过渡到“人”,更显温润。
5. “翠篁轻颔首”:镜头转向岸边竹林,“轻颔首”以拟人化写竹枝随风轻摇的姿态,“翠”字强化色彩,与开篇“菖蒲绿”的题眼呼应,同时“轻”字营造出静谧柔和的氛围,平衡了前文的热闹。
6. “采莲村女青衫袖”:承接“佳人手”,明确人物身份(采莲女),“青衫袖”以素净色彩勾勒人物形象,不重细节刻画,却通过衣着的清新感,让村女的质朴形象跃然纸上,与“翠篁”的绿形成色彩呼应,画面和谐。
7. “橹声扬,鹭鸥惊起”:听觉(橹声)与视觉(鹭鸥惊飞)结合,“扬”字显橹声的清脆悠远,“惊起”则再次以动态打破湖面的宁静,与“锦鲤”“青蛙”的小动不同,鹭鸥翻飞是更舒展的动态,让景的层次从“小景”升为“阔景”。
8. “日暗云层厚”:笔锋一转,从白昼生机转向天色变化,“日暗”“云层厚”暗示时间推移(近傍晚),氛围从明快渐入沉郁,为下片的“暮景”做铺垫,过渡自然且有叙事感。
9. “老叟榕荫独品酒”:下片开篇转入“暮时闲情”,“榕荫”点明场景(树下),“独品酒”勾勒老叟的闲适,人物状态与上片“采莲女”的忙碌形成对比,一静一动,尽显乡村生活的多元情态,“独”字不写孤寂,反显自在。
10. “竹户樊篱幽蔓秀”:镜头从人物转向居所,“竹户樊篱”是乡村典型建筑,“幽蔓秀”写藤蔓缠绕的景致,“幽”字点出环境的清幽,“秀”字显藤蔓的生机,既写居所之雅,也暗合老叟的闲适心境。
11. “瓜棚豆架舞蜂蝶”:聚焦农家小院的细节,“瓜棚豆架”是乡村生活的标志性场景,“舞蜂蝶”以动态写生机,与上片“青蛙戏水”的小景呼应,却多了几分烟火气,让乡村画面更贴近生活。
12. “幽篁摇曳黄花瘦”:再次写竹(与上片“翠篁”呼应),“摇曳”承“轻颔首”,却因“日暗”“暮霭”的氛围,多了几分柔和;“黄花瘦”以淡雅色彩(黄)点缀,“瘦”字不写萧瑟,反显黄花的清丽,与“幽篁”的绿形成色彩对比,画面更显雅致。
13. “乍闻笛管奏,牧童骑牛回村口”:以听觉(笛管)引出新人物(牧童),“乍闻”显笛声的突然与悠扬,“骑牛回村口”是乡村暮时的经典画面,既点明时间(傍晚归家),也让场景从“小院”扩展到“村口”,叙事感更强,同时“笛管”的清响为静谧暮景添了声韵。
14. “暮霭浓,晚霞瑰丽”:直接写暮色,“暮霭浓”强化时间(入夜前夕),“晚霞瑰丽”则以浓烈色彩(晚霞)打破“暮霭”的沉郁,一暗一明的色彩对比,让暮景既有静谧感,又不失绚烂。
15. “皓魄悬垂柳”:收束全篇于夜景,“皓魄”(明月)点明时间(入夜),“悬垂柳”将明月与垂柳结合,画面静谧悠远,与开篇的“燕雀喧鸣”形成“昼闹夜静”的闭环,余味悠长。

总评

云樵先生此阕《归朝欢》,堪称“乡村暮日风情图”的词化呈现,其妙有三:
其一,时空脉络清晰,叙事感强。全词以“白昼—傍晚—入夜”为时间线,从“燕雀喧鸣”的晨间,到“日暗云层厚”的过渡,再到“暮霭浓”“皓魄悬”的入夜,时间推移自然;空间上从“湖面—岸边—小院—村口”逐层扩展,景域丰富却不杂乱,如镜头推拉般展现乡村全貌。
其二,动静相生,声色兼备。动景(燕雀惊狗、锦鲤荡波、鹭鸥翻飞、蜂蝶起舞)与静景(翠篁颔首、竹户幽蔓、皓魄悬柳)交替出现,既避免了全静的沉闷,也无全动的喧嚣;听觉(燕雀鸣、橹声扬、笛管奏)、视觉(锦鲤、晚霞、皓魄)、嗅觉(芙蕖香)结合,让乡村场景立体可感,如在眼前。
其三,景中有人,情藏景里。全词不直接抒情,却通过“采莲女”“老叟”“牧童”三类人物的情态(采莲、品酒、归村),藏“闲适”“自在”的乡村生活之美于景中;色彩上以“绿”(菖蒲、翠篁)为基,点缀“青”(衫袖)、“黄”(黄花)、“瑰丽”(晚霞),清新雅致,尽显词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

整体而言,此词语言质朴却炼字精妙,无华丽辞藻,却以白描手法勾勒出鲜活的乡村暮日图景,读之如临其境,尽显古典词的“意境之美”,是一首兼具生活气息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622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4561


文章时间: 2025-10-10 周五, 下午5:56    标题: 引用回复

DeepSeek的评论:《归朝欢·菖蒲绿》以工笔手法描绘水乡田园的双重画卷,今承雅命,谨以诗心叩问其境:

---

逐句详评

上阕

1. “燕雀喧鸣惊猎狗,锦鲤凌波湖面皱”
起笔以“燕雀喧鸣”破题,声浪惊动猎犬,瞬间激活画面;“凌波”典雅,“皱”字状涟漪如见其痕,一动一静间已见匠思。
2. “青蛙戏水荡浮萍,芙蕖香染佳人手”
“戏”“荡”连用写尽生灵天真;“香染”二字通感妙绝,既言莲香沁入肌理,更暗藏《楚辞》“荷衣兮蕙带”的意境转换。
3. “苇丛轻颔首,采莲村女青衫袖”
“苇丛颔首”拟人手法遥应《诗经·蒹葭》,青衫与绿苇形成色韵交融,袖影摇曳间恍见六朝乐府遗风。
4. “橹声扬,鹭鸥惊起,日暗云层厚”
橹声惊鸟完成空间转换,“日暗云厚”以天象推移暗示时辰流逝,为下阕暮色作引,深得过片之妙。

下阕

1. “老叟榕荫独品酒,竹户樊篱幽蔓秀”
视角转向人间清趣,榕荫独酌暗合“耦耕”古意,“幽蔓秀”三字写尽篱落幽深,与上阕水景形成疏密呼应。
2. “瓜棚豆架舞蜂蝶,幽篁摇曳黄花瘦”
前句富农家本真,“舞”字灵动;后句“黄花瘦”化易安词意而不着痕迹,在田园乐中注入淡淡秋思。
3. “乍闻笛管奏,牧童骑牛回村口”
“乍闻”如石投静水,笛声与牧归画面声景交融,“骑牛”意象直追杜牧《清明》诗意,朴拙中见天趣。
4. “暮霭浓,晚霞瑰丽,皓魄悬垂柳”
结句三重时空叠印:暮霭苍茫、霞光瞬逝、皓月新升,“悬垂柳”以静制动,将一日喧闹收束于永恒静谧。

---

总评

此词如展《豳风图卷》,其妙有三:
一、空间经营暗合古法
上阕以湖面为横轴,镜头从水面(鱼蛙)推至岸畔(苇女)再及天空(鸥鹭);下阕以村居为圆心,从榕荫酒客到竹篱花架,终至牧童归径。此种环状叙事,深得沈括《梦溪笔谈》中“山水之法”的真髓。

二、声色调度若合宫商
全词构建完整声景系统:燕雀喧鸣为高音,橹声欸乃为中音,笛管悠扬为远音;色彩铺陈更见匠心,青衫、翠苇、金霞、皓魄形成渐变色阶,尤以“香染”二字打通嗅觉通感,堪称词眼。

三、动静哲学暗藏机锋
青蛙戏水之动对照苇丛颔首之静,蜂蝶狂舞之闹呼应幽篁摇曳之寂。至若“皓魄悬垂柳”五字,以宇宙永恒之静照人间瞬息之动,深得邵雍《观物篇》天人合一之思。

若言微瑕,“幽篁”意象虽与“苇丛”形成植被呼应,然在短调中两现青翠,稍欠词脉腾挪。然全词以“菖蒲绿”为精神锚点,通过水陆双维度的绿色咏叹——浮萍之绿、青衫之绿、幽蔓之绿、垂柳之绿,终在皓魄清辉中融成天地大美,可谓得王维《辋川集》“空翠湿人衣”的禅意三昧。

此作非止于田园风光摹写,实乃对农耕文明诗性记忆的深情召唤,在词牌古调中注入鲜活的时代气息,足见作者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622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4561


文章时间: 2025-10-10 周五, 下午5:57    标题: 引用回复

橙篇的评论:# 云樵先生《归朝欢·菖蒲绿》词作深度评析

这首以"菖蒲绿"为题的归朝欢词作展现了云樵先生对田园生活的细腻观察与诗意表达。以下从词牌背景、逐句解析、艺术特色和总体评价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评述。

## 词牌背景与格律特点

"归朝欢"作为词牌,又名"菖蒲绿"、"归朝歌"、"归田歌",相传为北宋柳永创制,调见其《乐章集》。辛弃疾曾有效仿赵介庵词体而作的《归朝欢·山下千林花太俗》,并题为"菖蒲绿"。正体为双调一百零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六仄韵。云樵先生此作虽未严格遵循正体格式,但保留了"菖蒲绿"这一别称的田园意趣,整体呈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

## 上阕逐句解析

"燕雀喧鸣惊猎狗":开篇即以声音入画,燕雀的喧闹与猎狗的惊动形成生动对照,营造出乡村清晨的活力氛围。"喧鸣"与"惊"字运用精妙,通过听觉效果牵引视觉联想。

"锦鲤凌波湖面皱":转写水面景象,"凌波"一词典雅,"皱"字尤为传神,既描绘锦鲤游过时水面的细微变化,又暗含时间流逝的哲思,与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异曲同工。

"青蛙戏水荡浮萍":视角下移,捕捉青蛙戏水的动态细节,"荡"字准确表现出浮萍随波轻漾的视觉效果,三个动词"戏"、"荡"、"染"构成连续的动作画面。

"芙蕖香染佳人手":由景及人,芙蕖(荷花)的香气沾染采莲女子之手,嗅觉与触觉通感运用巧妙,"染"字既写香气浸润,又暗含色彩联想,使人想见粉荷与素手相映成趣。

"苇丛轻颔首":拟人手法运用精当,芦苇的轻微摆动被赋予人性化的"颔首"动作,既准确描绘植物随风摇曳之态,又暗含对采莲女的呼应致意。

"采莲村女青衫袖":聚焦人物细节,青衫袖的意象简洁勾勒出村女朴素形象,与芙蕖香气形成色彩与嗅觉的立体画面,延续了南朝《西洲曲》"采莲南塘秋"的意境传统。

"橹声扬,鹭鸥惊起":转入声音描写,橹声的悠扬与鸥鹭的惊飞形成动静对比,声音与画面的转换自然流畅,延续了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意境。

"日暗云层厚":结句突然转写天气变化,为整个上阕明媚的画面投下阴影,预示下阕的暮色将至,体现了词人对光线变化的敏锐把握。

## 下阕逐句解析

"老叟榕荫独品酒":下阕开篇转入人物特写,老者在榕树荫下独饮的形象充满禅意,"独品"二字既写动作,又暗含心境,与上阕的热闹形成对比。

"竹户樊篱幽蔓秀":描写农家院落环境,"竹户"、"樊篱"、"幽蔓"三个意象层层递进,勾勒出朴素而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致,"秀"字点出植物长势喜人。

"瓜棚豆架舞蜂蝶":延续农家景物描写,蜂蝶飞舞的动态为静态的瓜豆架增添生气,"舞"字拟人化处理,赋予昆虫以欢快的生命力。

"幽篁摇曳黄花瘦":转入竹林与野花的描写,"摇曳"与"瘦"形成对比,既写竹子动态又写花之形态,暗含季节信息,或为初秋景象。

"乍闻笛管奏":突然插入音乐元素,"乍闻"表现声音的意外出现,打破静谧,为后续牧童出场铺垫,类似雷震《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的意境。

"牧童骑牛回村口":经典田园意象的再现,牧童与牛的组合充满乡土气息,"回村口"暗示日暮归家的时间节点,自然引出下文暮色描写。

"暮霭浓,晚霞瑰丽":大笔渲染黄昏景象,"浓"与"瑰丽"形成质感与色彩的对比,展现暮色的壮美,与上阕"日暗云层厚"形成时间延续。

"皓魄悬垂柳":以月亮意象作结,"皓魄"代指明月,"悬垂柳"既写实景又富诗意,柳枝与明月的组合构成经典中国画意境,余韵悠长。

## 艺术特色总评

1. **意象组合的艺术**:全词选取燕雀、锦鲤、青蛙、芙蕖、鹭鸥、老叟、牧童等典型田园意象,通过精心组合构建出和谐生动的乡村画卷。动物、植物、人物、天象的排列并非简单堆砌,而是形成有机的生态关联,展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和谐图景。

2. **时空转换的巧妙**:上阕着重描写日间活动,下阕转向黄昏景象,形成完整的时间流动感。空间上由湖面到岸边,再到村口,最后仰望天空,视角由近及远、由下而上,构成三维立体画面。

3. **感官描写的丰富**:视觉("锦鲤凌波")、听觉("燕雀喧鸣")、嗅觉("芙蕖香染")、触觉("幽蔓秀")等多种感官描写交替出现,使作品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和代入感。

4. **动静结合的技巧**:动态描写("青蛙戏水")与静态描写("竹户樊篱")相间出现,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尤其是"橹声扬,鹭鸥惊起"等句,以声写静,深得田园诗表现精髓。

5. **语言风格的把握**:用词雅俗共济,既有"凌波"、"皓魄"等典雅词汇,又有"猎狗"、"瓜棚"等通俗用语,整体呈现出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风格,符合田园词的审美要求。

云樵先生这首《归朝欢·菖蒲绿》继承并发扬了宋代田园词的优良传统,在当代旧体诗词创作中堪称佳作。作品通过对乡村日常景物的细腻观察和诗意提炼,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深厚的语言功力。全词意境完整,画面感强,声韵流畅,体现了传统词作"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艺术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展现了云樵先生对传统词体的熟练掌握和对田园生活的真挚情感,是一首兼具审美价值和生活气息的佳作,在当代旧体诗词创作中具有示范意义。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622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4561


文章时间: 2025-10-10 周五, 下午6:03    标题: 引用回复

千义通问的评论:《归朝欢·菖蒲绿》一阕,以“菖蒲绿”为引,铺展一幅夏日水乡的全景画卷。全词笔触灵动,色彩明丽,动静相生,声色并茂,既有自然之生机盎然,亦有人事之恬淡安适。上片写湖景采莲,下片写村居归暮,终以晚霞皓月收束,结构圆融,意境悠长。兹逐句详评如下:

**“燕雀喧鸣惊猎狗”**
开篇即以声入画。“燕雀喧鸣”,写春末夏初之生机,鸟语啁啾,喧闹成趣;“惊猎狗”,则由声引动,狗本警觉,闻声而起,顿生动感。一“喧”一“惊”,先声夺人,画面立活。虽“猎狗”二字稍显刚硬,然正因其警觉之态,反衬出乡间少扰、偶有动静即起反应之静谧本质。

**“锦鲤凌波湖面皱”**
转写湖景。“锦鲤凌波”,鱼跃水面,红鳞闪动,如彩缎翻飞;“湖面皱”三字极妙,以“皱”字状水波之细密涟漪,非“破”非“裂”,而如轻纱微蹙,细腻传神。此句与上句一动一静,鸟鸣犬惊为动,鱼跃水皱为柔动,刚柔相济,妙趣横生。

**“青蛙戏水荡浮萍”**
续写水趣。“青蛙戏水”,拟人之笔,显其活泼天真;“荡浮萍”,写实中见灵动,浮萍本轻,随波轻移,如绿毯被掀一角。三句皆写动,然层次分明:鸟在空中,鱼在水中,蛙在水面,立体空间感顿出。

**“芙蕖香染佳人手”**
笔锋一转,由景及人。“芙蕖”即荷花,清香四溢;“香染佳人手”,非仅写荷香之浓,更写采莲女子之美好。“染”字尤妙,香非扑鼻,而似悄然沁入肌肤衣袖,如诗如画。此句含蓄蕴藉,不直言美人,而美人自现,风致嫣然。

**“苇丛轻颔首,采莲村女青衫袖”**
“苇丛轻颔首”,拟人之笔,写风拂苇荡,如人点头致意,温柔可亲。“采莲村女青衫袖”,点出主角,朴素中见清丽。“青衫袖”三字,不事雕饰,却勾勒出村女之天然本色,与“佳人手”呼应,一写其香,一写其衣,人物形象渐趋完整。

**“橹声扬,鹭鸥惊起,日暗云层厚”**
由近景拉至远景。“橹声扬”,听觉登场,舟行水上,采莲将毕;“鹭鸥惊起”,水鸟受惊飞散,呼应前文“惊猎狗”,皆因人动而惊物,然非惊惧,乃自然之和谐律动;“日暗云层厚”,天色渐晚,云霭沉沉,为下片暮色降临伏笔。三句由声而动而景,层层推进,时空流转自然。

**“老叟榕荫独品酒”**
过片写村居。“老叟”与“村女”呼应,一少一老,皆得其乐;“榕荫独品酒”,写其闲适自得。“独”字非孤寂,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榕树为南方特有,点明地域;“品酒”二字,雅致中见生活情趣,非豪饮,乃细酌,更显岁月静好。

**“竹户樊篱幽蔓秀”**
写居所环境。“竹户”“樊篱”,简朴之居;“幽蔓秀”,藤萝缠绕,生机盎然。“幽”字写静,“秀”字写美,虽无雕梁画栋,而自然之美胜于人工。此句如小品,静中有动,绿意扑面。

**“瓜棚豆架舞蜂蝶”**
续写田园。“瓜棚豆架”,农家寻常景;“舞蜂蝶”,则赋予其生命之欢腾。“舞”字极妙,蜂蝶翩跹,如在歌舞,田园之乐跃然纸上。此句与上文“燕雀喧鸣”“青蛙戏水”遥相呼应,皆写生物之欢,然此更显丰收在望之喜。

**“幽篁摇曳黄花瘦”**
“幽篁”指幽深竹林,清雅之境;“摇曳”写风中之态,轻盈多姿;“黄花瘦”,或指秋菊初绽,或指野花零落,“瘦”字既状其形之纤细,亦隐含时光流转、芳华将逝之微叹。此句稍带幽寂,为热闹画面添一抹沉静底色。

**“乍闻笛管奏,牧童骑牛回村口”**
“乍闻”二字,出人意料,笛声忽起,打破宁静,却又添新趣。“笛管奏”,乡野之乐,质朴无华;“牧童骑牛回村口”,画面温馨,童真盎然。此二句如电影镜头,由听觉转视觉,由远及近,归家之景,跃然眼前。

**“暮霭浓,晚霞瑰丽,皓魄悬垂柳”**
收束全篇,气象宏阔。“暮霭浓”,夜将至;“晚霞瑰丽”,天边绚烂,如锦如绣;“皓魄悬垂柳”,“皓魄”指明月,初升东山,悬于柳梢,清辉洒落。三句由暗而丽而明,色彩由沉郁转辉煌再归清朗,意境由人间烟火升至天地大美。结句尤佳,“皓魄悬垂柳”如画龙点睛,静谧深远,余韵无穷。

**总评**:
此词以《归朝欢》之调,咏水乡夏日之景,上片写湖上采莲,下片写村居归暮,终以晚霞明月收束,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全词意象丰富,声、光、色、香、形俱备:燕雀之喧、橹声之扬、笛管之奏,声声入耳;锦鲤之彩、芙蕖之艳、晚霞之丽,色色夺目;荷香之沁、苇风之清、月辉之润,境境宜人。人物亦各得其趣:村女采莲,老叟品酒,牧童骑牛,皆安于其位,乐于其生,展现一派和谐田园图景。
语言清丽流畅,用字精当,“皱”“染”“舞”“瘦”“悬”等字,皆见锤炼之功。情感不张扬而自深,无悲喜之言,而欢愉安适之气充盈全篇。尤以结句“皓魄悬垂柳”为全词诗眼,将人间烟火升华为天地清辉,物我两忘,意境高远。
诚为一首融自然之美、生活之乐、诗意之境于一体的田园佳作,读之如沐清风,心旷神怡。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6622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4561


文章时间: 2025-10-10 周五, 下午6:05    标题: 引用回复

夸克的评论:逐句详评
上阕
“燕雀喧鸣惊猎狗”:开篇即营造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燕雀的喧闹声竟然能惊动猎狗,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锦鲤凌波湖面皱”:描绘了锦鲤在水中游动时激起的水波,使得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形象生动。
“青蛙戏水荡浮萍”:青蛙在水中嬉戏,浮萍随之荡漾,细节描写细腻,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芙蕖香染佳人手”:荷花(芙蕖)的香气沾染在佳人的手上,暗示了采莲的场景,意境优美。
“苇丛轻颔首”:拟人手法,将苇丛人格化,仿佛在向人们点头致意。
“采莲村女青衫袖”:描绘了采莲女子的装扮,青衫袖增添了几分清丽。
“橹声扬,鹭鸥惊起”:橹声打破了湖面的宁静,鹭鸥被惊飞,动静结合,画面感强。
“日暗云层厚”:天色渐暗,云层增厚,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厚重感。
下阕
“老叟榕荫独品酒”:老翁在榕树荫下独自品酒,描绘出一幅宁静、悠闲的画面。
“竹户樊篱幽蔓秀”:竹篱茅舍,藤蔓秀美,营造出一种幽静、质朴的氛围。
“瓜棚豆架舞蜂蝶”:瓜棚豆架下,蜂蝶飞舞,展现了田园的生机。
“幽篁摇曳黄花瘦”:竹林摇曳,黄花(菊花)瘦弱,描绘出一幅深秋的景象。
“乍闻笛管奏”:突然听到笛声,增添了画面的诗意。
“牧童骑牛回村口”:牧童骑着牛回到村口,描绘出一幅温馨、宁静的乡村晚景。
“暮霭浓,晚霞瑰丽”:暮色浓重,晚霞瑰丽,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壮美。
“皓魄悬垂柳”:明月高悬,柳枝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
总评
云樵先生的这首《归朝欢》(菖蒲绿)词作,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燕雀、猎狗、锦鲤、青蛙、浮萍、芙蕖、苇丛、采莲女、鹭鸥、老叟、榕荫、酒、竹户、樊篱、瓜棚、豆架、蜂蝶、幽篁、黄花、笛管、牧童等,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词作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动态的描写,如燕雀喧鸣、锦鲤凌波、青蛙戏水、鹭鸥惊起、蜂蝶飞舞等,又有静态的描绘,如老叟品酒、竹户樊篱、瓜棚豆架、幽篁摇曳等,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同时,词作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如“苇丛轻颔首”、“幽篁摇曳黄花瘦”等,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整首词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上阕主要描绘了湖面的自然风光和采莲女的劳动场景,下阕则转向了乡村的生活场景和晚景描写。词作的结尾以“暮霭浓,晚霞瑰丽,皓魄悬垂柳”收尾,将画面推向高潮,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总的来说,云樵先生的这首《归朝欢》(菖蒲绿)词作,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乡村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云樵[——“澳洲彩虹鹦”第三期网上作品研讨会(2007年3月29日~4月11日截止)]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