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助手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7/06/13 文章: 1228
积分: 9051
:
|
|
黄雍廉会长诗章
(赵立江)
十多年前,黄雍廉会长以巨大的爱国热情,撰写了一千二百余行的长诗〈飘着龙旗楼船上的英雄们〉,成为一时之最。长诗共分七个部份,既陈述又抒情,还有论辩与分析,真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呼吁台海两岸的领导人,把握千载一时的良机,捐弃成见,携手合作,创造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光荣,重建大汉雄风。这部罕见的长诗的结尾,震动着最强烈的向往:
海峡两岸的英明政治领袖们/历史在向你们欢呼/时代在向你们招手/还有甚么比英雄事业/更令人向往//昆仑云霭霭/江汉水汤汤/祗要踏过和平的海峡波涛/我们便握住了东方的/王者之剑//飘着龙旗楼船上的英雄们/你们面对即将拥有的/中国人的伟大光荣/我想/你们一定会“壮怀激烈”地/发出由衷的/豪笑吧
(李普)
黄雍廉会长以拳拳的爱,温暖朋友的心。他一生充满爱,始终不变的无边无际的爱。他生前,还公开发表一组20首近700行的“情诗”,定名为《汨罗情诗选》。所谓“情诗”,一般来讲,自然是异性之间倾诉仰慕情爱的诗章,亦多少具有私密的性质,不宜公开让众人展示。但黄会长能够把他所有的情诗公开发表,很明显,他相信自己的诗心,更相信每一位文友、读者的眼光。
(赵立江)
如他写于2000年10月2日题为〈游雪梨中国花园〉的小诗:
池中那片盛开的睡莲/与妳默默地相映着/妳观莲/莲观妳/淡妆雅素两相依/而我/是那赏莲人//柳线随风/锦鲤双双戏清波/一池清水/漾开一个小千世界/心尘无染羡鱼游//垒石如云/回廊耸幽阁/览帝子衣冠/何处觅秦淮风月//拱桥流水/牵动着/许仙和白素贞的故事/寸寸相思未了情/状元拜塔/怎能医治那爱的伤痕/紫竹/清风/低回无语//天际白云悠悠/携手在鸳鸯池畔同坐/任园外/红尘万丈
(李普)
如他写于2002年4月28日的〈寄语〉:
今夜/将心灵的天空完全典当/给你/不管海上的风/云中的月/如何暗恋//让诗/坐在感情的翅膀上/飞越重洋/驻在秋水的江渚上/数你心中诗的/阴晴圆缺//摘一串星星/夹在你的诗页里/存放一百年/仍然会发光/有了星星 余事便不重要了//情思千日/不如深深一吻/千与一之比/就是传统与现在
(赵立江)
如〈爱之旅〉组诗第一首:
妳来自琼楼玉宇/天河外/星辰闪烁/我们的光辉曾编织成一弯虹影/ 一曲缠绵//心花的树燃烧着碧海/相思的微笑/抖动银河/妳的多情/为宁静的天国带来一季风暴//就这样/我们坠降在万丈红尘里/不是再生缘/只是重相见/妳是天上的谪仙/我们也都是
(李普)
阅读这些美丽的诗章,你不禁感觉到,黄会长以其丰富的浪漫主义的诗情,完全超越世俗之心,将这些“情诗”非常文学地升华为如幻似梦的对美的赞叹。
(赵立江)
黄会长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崇拜,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虔诚,乃至执着,从台湾文坛到澳华文坛,可谓众所皆知。此刻,让我们欣赏他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人街〉。诗人抓住唐人街这个历史文化现象的内在实质,放任想象纵横驰骤,通过对其不同凡响的描画、咏叹,从而抒发对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充分表达出海外炎黄子孙心系祖国的赤子情怀,其思想深度和艺术力度,已远非一般怀乡诗可比。〈唐人街〉曾入选中国大陆版的《港台抒情文学精品》。有人在网上求中国古今爱国名诗,它也被推荐而赫然名列其中。中国大陆著名诗评家毛翰为中国中学语文教材推荐的二十首新诗中,海外入选的两首除余光中的〈乡愁〉外,就是黄会长这首〈唐人街〉:
(李普)
是一所港湾/专泊中国人的乡音/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浅黄的肤色中, 亮着/ 扬州的驿马/ 长安的宫阙/湮远成为一种亲切之后/风是历史的箫声/倾听,如/ 一首梦般柔细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汇聚着中国的二十四番花讯/你是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兰草/饮霜雪的冰寒/绽东方的芬芳/鲜明矗立的牌楼,像/黄河的浪/ 东流,东流/永远向着阳光的一面//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亮丽着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烟云变幻/一如西出阳关外的信使/ 海,便是你心中的丝路/ 孤帆远影/ 故乡的明月,是仰望北斗的磁场//
你乃成为一位细心的收藏家/ 曾经也穷困过,典当过手头的软细/就是不肯典当从祖国带来的家私//
五千年,不是一件可以随便/ 拍卖的古董/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赵立江)
2007年6月17日,星期日,黄雍廉会长亲自召开了他生前最后一个文学活动,这就是自1992年以来悉尼作家协会每年都会举办的端阳诗会。
那次诗会的参加者对其盛况一定记忆犹新。黄会长以作协会长身份致开幕词。我还深深记得他为纪念诗人屈原夫子而作的主题诗〈四海龙舟竞鼓声〉,当时也是由我来朗诵:
罗马皇宫的倒影/染红了爱琴海的夕照/秦王寒光闪闪的宝剑抖动着/昆仑/诈术/谄媚/谗邪/谍影/成了方形的无烟的黑色火药/地球的东西两边/同时受着烽火的灼炙/希腊的光辉黯淡了/苏格拉底饮下了最后一杯苦酒/八百年的周鼎沉没了/东方的巨星殒落于汨罗江……
二千二百七十九年了/洞庭春水流向湘江/悠悠复悠悠/龙舟竞渡的鼓声/恰似怀王一去不返的怒吼/芒鞋竹杖/国难枯槁了您的容颜/汉北沉冤/犹──/望南山而流涕/凤凰怎能独立鸡群/齐楚联防/终归容不下苏秦的蟒袍玉带/蓝田之会/徒然带来张仪竖子的狞笑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您的沉痛亦如楚山的璞玉/遂把孤忠/投入如海浪般摇曳的洞庭/故国山河/春城草木/垂杨渔父何知/「天问」何知/您「怀沙」在东方的十字架上/楚王的宫阙倾颓了千古精忠/哭在贾生赋里/岁岁/年年/空留龙舟竞渡的鼓声……
(李普)
黄会长以“汨罗”为笔名,其意自明。他这样拜祭这位伟大的古代诗人:
夫子以忠荩沉江,浮起的是百代诗魂、万世敬仰的高风。我从屈子祠来,在年年龙舟声中,汨罗江的江水,总在我心中回荡。我是屈子祠中的后学,谨以赤子的诗心,吊先贤。
黄会长以最真挚的感情,最华美的诗词,对两千三百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表达深深的敬意与无限的哀悼。诗中沉重的悲剧气氛和历史思绪,加上赵立江声情并茂的朗诵,当时使到全场无不正襟危坐,为之动容,感慨万千。今天,我们每一个文友更会猛然觉得,黄会长以举办纪念屈原的端阳诗会,作为他一生文学活动的终结点,是巧合?是冥冥中的什么安排?这都真是很有象征意义。
虽然楚国覆亡的悲剧早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轻如鸿毛,但三闾大夫“沉江之痛”却因历史的积沉有如泰山之重。南十字星座下,作为一名华夏子孙,黄会长每年纪念屈原,为使其精忠爱国精神千古不朽,这里面当然含有说不尽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 论坛助手
所有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管理员保留移除任何帖子的权利。
点击论坛顶部的“注册”免费会员后,即可自行发布作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