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崇高的山与曼妙的云——简评高瑛诗集《山和云》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文章时间: 2006-2-07 周二, 下午10:35    标题: 崇高的山与曼妙的云——简评高瑛诗集《山和云》 引用回复

崇高的山与曼妙的云
——简评高瑛诗集《山和云》
•钱志富•
(文学博士 315211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瑛是诗人,而且是一个杰出的诗人。这是笔者在读到高瑛的回忆文集《我和艾青的故事》一书中引用的几首高瑛自己的小诗时的最初判断。当我读完了2005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瑛诗集《山和云》以后,笔者更加坚定了这一判断。“我读的诗不多,写的诗更少。”高瑛自己在她的诗集的后记中写道。诗人是诚恳的,她也许的确读的诗不多,尤其是这些年,谁敢肯定的说,他读的诗是多的。但她虽然读的诗不多,但她在诗的“取法”上,确实是很高的,可以说她实现了古人所说的“取法乎上”。
高瑛还在未认识诗人艾青之前,就十分喜爱诗人艾青,而且后来她与诗人艾青成为一对患难夫妻,可以说艾青和他的诗歌艺术的因子是渗入到了高瑛的生命和灵魂深处的,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当之无愧的一流诗人,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艾青也算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代诗歌大师。高瑛一生跟从了这样一位诗人,难怪她的诗写得那样好。事实上,艾青在晚年也是首肯了诗人高瑛的诗歌创作的。艾青去世后,高瑛这样回忆到:“一九七九年二月,我生平第一次乘飞机,在机舱里,望着千变万化的茫茫云海,我视野里出现了许多生动的景象,就立即把云的瞬间变化写出来了:



这么多的天鹅
从何处飞来?

这儿没有战场,
哪里来的马帮?

没有青青的草地,
是谁放牧着群羊?

多像茫茫的雪原,
也像滚滚的海浪。

那连绵千里的远处,
是不是层峦叠嶂?

艾青看了诗,说我的想象力很丰富,全诗都是形象思维。”(参见高瑛:《山和云》的《后记》。)艾青写诗最重形象思维,他的夫人高瑛写的诗用了形象思维,所以得到了他的赞扬和首肯,要知道艾青的眼光高,他是不轻易赞扬人的,我们知道中国新诗史真正得到过艾青的肯定和赞扬的诗人是不多的,笔者记得只有公刘,雷舒雁等少数几个人得到过艾青的赞扬,而且他们的诗之所以得到赞扬,理由都差不多,因为他们的形象思维用得好。
高瑛取法了艾青的诗歌写作策略,除了我们上面说到的形象思维以外,就是抒情方式。我们知道,艾青是讲究诗人的情绪的集中的,所以艾青的抒情方式往往是比较直接和强旺的,他讲究诗歌情感的自然抒写,而不是把情感弄得扭曲和不自然。在这一点上,高瑛也深得其中三昧。笔者也于1990年10月和2005年8月两次见到过诗人高瑛,而两次高瑛就都用一个比喻谈到了她认为的好诗对情感情绪的处理,她用的比喻是往地上泼水,她说:“写诗就像往地上泼水,一切都是自然状态的。当然,你泼的时候所用的力量的大小和泼水的方向会决定水痕的样态。”正因为此,我们在阅读高瑛自己的诗歌时,也可以体会到她写时的原生态的亢奋和新鲜。“写诗不是我分内的事。这本小诗集里的诗,都是我在生活中拾到的。灵感触动了我,我就把它捕捉到了。” (参见高瑛:《山和云》的《后记》。)艾青主张诗是生活的牧歌,而高瑛从生活中拾诗,都注重灵感,真的是夫唱妇随啊!
当然,就诗上来说,高瑛就是高瑛,高瑛不是艾青。所以,我们阅读高瑛的诗就感到她的诗的风格与艾青有了不同。也许高瑛之所以成为艾青的知音,他们确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他们的诗都写得比较大气,而且气度非凡,就像巍峨而崇高的山峰一样,然而高瑛的诗毕竟有了曼妙和柔美的气息,所以笔者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崇高的山和曼妙的云》,但愿读者能够同意我对高瑛诗歌风格的看法。高瑛有的诗写得比较深沉、博大和崇高,即便只是两三行的小诗却显得气度不凡,笔者喜欢她的小诗《藤》,全诗只有三行:“属你最多情,/爱上了谁,/就和谁缠绵一生。”该诗意在言外,写得十分含蓄和有意味,而且很有独创性,让人读了有一种新鲜感,觉得诗人说出了我们心目中的许多想说可是又没有说出的心里话,令人玩味无限,不忍释手,的确是只有那种有着深沉、博大的情感世界和崇高追求的人才可以写得出来的杰出作品。当然,这样的诗也的确能够让我们领略到诗人心目中的那种柔美和曼妙的可能是女性的生命和灵魂中特有的美来。要知道,诗人的这首诗是诗人于1977年写的,那可是刚刚粉碎“四人帮”过后的早春岁月,诗人能够在乍暖还寒的而且是“两个还是”统治一切的时代写出这样不符合主旋律要求的诗,是的确令人肃然起敬的。
《红豆》一诗也写得深沉、博大、崇高而又曼妙无比,诗人是这样写的:“红得真,/红得纯,/像鲜血的凝固,/像缩小了的心。”笔者的确佩服诗人的运用形象思维的能力,看诗人所用的比喻有多新鲜。当然,一个没有刻骨铭心地爱过并且得到过爱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来的。无疑,诗人是有过那样的爱,而且得到过那样的爱的一个人,所以她终身不悔的,虽然她跟着他吃过那么多年的苦,但她无怨无悔,这就是伟大的爱情的力量。而今她爱的那个人已经离她而去,他是幸福地离开的,如果他真的地下有知,读了这样的诗,肯定会得到很大的安慰的。
笔者认为比较能够代表诗人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的恐怕还是她的那首《山和云》,诗是这样写的:

山和云

山中躲着云,
云里藏着山。

像仙境不是仙境,
像梦幻不是梦幻。

是山对云的眷恋,
是云对山的缠绵。

没有云的缠绕,
山是多么沉寂,
没有山的陪伴,
云是多么孤单。

诗人的这首诗写于1980年,真是一首难得的好诗。诗的开头写:“山中躲着云,/云里藏着山。”两句诗两个动词,一躲一藏,真是妙趣横生,诗的境界也全由这两个动词的巧妙运用而凸显了出来。诗人接着写:“像仙境不是仙境,/像梦幻不是梦幻。”这两句诗颇具梦幻感,而且写得仙气四溢,读之令人神往。“是山对云的眷恋,/是云对山的缠绵。”原来诗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诗人在这里并不是要向我们展现她描写风景的才能,而是借景抒情,借景说事,借景说理,她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原来她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的道理:“没有云的缠绕,/山是多么沉寂,/没有山的陪伴,/云是多么孤单。”当然,诗人的抒情、说事和说理并不是直说,而借着云和山绕着弯子说的,真是曲径通幽。
由上可见,诗人高瑛的诗的产量虽然不高,但她的诗的质量却是不低的,从她的诗里我们可以懂得许多人生的道理,可以丰富我们对人生的深刻体验,而且她的诗能够给我们以丰富的美感和趣味。前面我们引用过诗人自己的一句话,诗人说她读的诗很少,我们上面解释过她读得少的好处,那就是她的“取法乎上”。其实这读得少,还有一个好处,免得受一些不健康的诗歌潮流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诗人的艺术感受的纯洁性。诗人还说她写得更少,也有不少好处,比如她可以一再地打磨自己的作品,比如她不会把诗给写滥了等等。当然诗人的诗歌作品的数量事实上也少了一些,而且她的有些作品在开掘上也可以更深一些。最后我们要感谢出版社给我们编辑出了一部堪称优秀的诗集,诗集无论是印刷和装帧设计都堪称一流。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钱志富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杯中冲浪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11/25
文章: 246

积分: 491


文章时间: 2006-2-09 周四, 下午7:06    标题: 引用回复

提读
_________________
行走在诗的阳光下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杯中冲浪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