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qiuchunlin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6/01/18 文章: 345 来自: 中国湖北 积分: 1403
:
|
|
六、西游杂忆
首忆新疆十八怪。
新疆不仅是我国西部的一块“宝地”,也是别具民族风格的一处“怪地”。被人们广为传颂的“新疆十八怪”就是铁证。到底是哪“十八怪”呢?通过在当地一一搜集,基本上能“凑齐”了。其一是“鞭子底下谈恋爱”。这是新疆哈萨克族的一种马上竞技活动,它富有青年男女交往中的纯真而又浪漫的生活情趣。即表现为男女双方在竞技场上谈恋爱,要是小伙子被姑娘挥鞭抽打,便表示她对其中意,即恋爱成功。其二怪是“敬酒歌声不外卖”。这是新疆蒙古族人的敬酒方式,而且是引吭高歌与开怀畅饮融为一体,对其二者不能兼有者则难以为伍,也就是不对“外人”随便“乱卖”的意思。其三是“吃的烤馕象锅盖”。“馕”是维族人的主要面食,走到那儿都可以见到和吃到它,几乎家家都有专门的馕坑。然而莫不奇怪的是其“馕”硕大得象锅盖那么大,经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一家人或一伙人共同吃一个,大家掰开分着吃,表示同心同德、有福同享的意思。其四是“大盘鸡里拌皮带”。大盘鸡本是用盘子装的炒鸡块,这道菜趁热上桌,五味俱全,十分爽口。可当客人把鸡块吃完时,店家就及时端来一些象皮带一样宽厚的面条倒入大盘里,跟剩下的鸡汁拌匀,使面条变成酱红色,这时吃起来香味俱佳,故形成“拌皮带”的说法流传开来。其五是“风吹石头砸脑袋”。从兰州边境进入新疆的铁路沿线是千里戈壁滩。这里寸草不生,尽是大小石块。况且这里年降雨量不足15毫米,可却常起大风,而且能将地上的小石块吹起好高,有人行走,必有石头砸到头部。其六是“胶鞋套在皮靴外”。“晴天刮风一身土,雨天化雪两脚泥”,这是过去形容新疆人的一句俗话。由于维族人家里喜欢铺地毯,为了不让来人皮靴上的泥土弄脏地毯,也避免进门要脱长统皮靴的麻烦,所以他们再套上浅腰的胶鞋,进得家门只要脱下套在靴上的胶鞋即可。其七是“铁床摆在大门外”。这是指地处火焰山下的吐鲁番地区,由于此地高热气候,家家户户的门口或院落的葡萄架下,都摆放着铁床,一年里有大多数日子,人们都在这些铁床上睡觉,因此也就形成了“宅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好风尚。其八是“男人爱把绿帽戴”。新疆城乡各地,维族和哈族的男人都戴着一顶绿色而布满花纹的绣花帽,被社会上普遍流传着“没有新疆人不敢戴的帽子”。其实这是他们素有崇尚绿色的传统,认为绿色是和平、希望和生命的象征。除上述“八怪”之外的另“十怪”则是:“达坡城姑娘把妹带”;“兵团姑娘不对外”;“夏日要把皮袄带”;“猪字不要随便说”;“汽车要比火车快”;“结婚宴席无酒菜”;“井底全部连起来”;“香甜瓜果吃不败”;“美玉泡酒酒更醇”;“古丝道上地名怪”。这里也就不一一诠释了。
次忆新疆的宗教信仰。
新疆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而且是一个有多种宗教流行的地区。据相关资料获悉:在远古的公元前一世纪,佛教便传入了新疆,此后一直到公元十世纪中叶,先后有 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道教等也传入全疆,并与之佛教并存不悖。再后来,在伊斯兰教传进来后,逐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继而还进入有喇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等等。总之,新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有的是几个民族共奉一种宗教,有的是一个民族信仰几种宗教,比较而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居多也影响较大。就此便进行一些了解才知道:原来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创立的一种宗教,主要是崇信真主,信守《古兰经》、《圣训》为教义总旨和信徒行为的准则。眼下全疆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东乡、保安和回族等民族所共同信奉。究其根底,伊斯兰教本是政教合一的一种宗教,但它在新疆从未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宗教封建政权。它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即以清真寺为核心,构成了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组成部分。在维、哈、回等民族聚集的地区,一般都有掌教主持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废除了其掌教的封建特权,实行了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除伊斯兰教外,佛教在新疆流传最久,长达两千多年历史。至今,在新疆的蒙古族、锡伯族、满族和汉族中也都信奉。蒙古族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它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支派。总体上讲,佛教给新疆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尤以千佛洞为著。现在全疆已经发现的千佛洞有16处,较完整的洞窟有550多个。另外,在新疆的汉族人中,也有部分人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也道出了党和政府对宗教界的信任和尊重。为此,我深信,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所信奉的多种宗教,一定会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意气风发,共谋社会和谐。
再忆新疆的和田玉。
“有钱就买新疆玉”。这是识玉者的共同口碑。的确,新疆玉石是我国玉石群中的姣姣者,其中又以和田玉最负盛名。据《新疆图志》载,和田玉中“绀、黄、碧、玄、白数色”皆有,尤以和田白玉闻名中外,在《海内十洲记》中曾誉其为“白玉之精”。因此,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这种和田玉之最上品,亦称之为“羊脂玉”。多种史籍对和田玉的记载举不胜举,这里仅用清代萧雄的一首绝句囊括:“玉拟羊脂温且腴,昆冈气肪本来殊。六城人拥双河畔,入水非求径寸珠。”难怪1999年,中国宝石玉石协会已将和田玉推选为“国石”的地位了。由于对玉器的兴趣,经行内人指点,我来到了乌市“一生缘”玉器馆参观。其参观券写有两行字:“展观玉器精品,演绎国粹精华。”参观内容有:夜明珠、九龙壁、巨型玉雕等稀世珍品。在馆内专业讲解员介绍下,初步懂得了其玉器的道德象征是“五德”,即“仁、义、智、勇、洁”;若有玉器伴随,可精神贯注,视而活动,虑而后行,且心志有护佑,意外幸运;另外玉器还有延年益寿、驻颜美容之功效,如《本草纲目》载:玉性甘平无毒,润心肺、降胃热、止烦躁、平喘息,以玉磨面且驻颜容。更何况,和田玉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其文化内涵更加宽广。经不住诱导,本来就囊中羞涩的我,也就不得不倾其所有,精心挑选了一个腰带玉佩与若干个胸饰和首饰,这样也就能够与家人和同事们共享了。
还忆在新疆难忘的人。
我在新疆之行难忘的有不少人,如各地的导游、同行的伙伴、当地的牧民、宾馆的服务员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心中难以磨灭的有两人。
一个是象牙楼宾馆的刘副总。他很年轻,刚过而立之年,却凭着自己苦难的磨砺和超人的智慧才争到了现在这个地位。相识他,是通过同伴小张而结缘。他俩是远房的表兄弟,也多年未曾见面。这次有缘赴新疆,小张也与他取得了联系。当我们在乌市火车站下车后,他就早早地在站外等候,并亲自开着自己的小轿车来迎接。虽然我们会议上有食宿安排,但他仍要在自己工作的宾馆为我们“接风”,最后返程时又要“送行”,只要我们在乌市的晚上,还非要请到象牙楼去洗桑拿,这是他主管的部门,他自己也只需交付成本费就行了。他如此地厚待我们同行的三人,真叫我们感到难以为情。与此同时也了解到,他有今天也来之不易。最初他只中学毕业后在湖北老家的县城里开“麻木”车,一天只能赚个生活费。后由于他对一位坐了“麻木”而不付钱的小青年动了手,这个小青年在交警有后台要抓他,他就干脆放弃了开“麻木”的活路,身揣几百元钱而西行到新疆谋生。由于他特别能吃苦,脏活累活在所不辞,不久就在乌市的桑拿行业里干得小有名气。再后来是多家宾馆高薪聘请他,直到近年才应聘到象牙楼当上了副总。自己在乌市购了商品房,也找到一位维族姑娘做伴侣,还把家里的老人也接来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告诉我们说,他最大的体会是:人生只要脱掉虚伪的外衣,以坦诚的心对待天下的事,就没有做不出人的地方。
另一个难忘的人是柳华。她很端庄,身材、形象都出类拔萃,是南方某飞机场的一位员工。我们是在同往伊犁的旅游车上相识的。旅行第一天,她就有两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先是在停车午餐时,大家排队上一间唯一的厕所方便,她站在我们几人前面,可轮到她时却又移到一边去,让我们最后的几人方便之后她再进去;后来一个主动更令我吃惊,本来她的座位在前面第二排,可午餐后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小伙子却占据她的座位,她一点也不生气,只是轻声地问清楚那人的座位后便不声不响转到了最后一排坐下。要知道,这趟长途旅行是四天,这只是头一天,坐在后排是又颠又很难熬的啊!然而她却以极高的姿态把前排的座位拱让给了一位蛮不讲理的青年小伙子。开始我还误认为她与小伙子是一道的熟人,后与她熟悉了问起这事时才知道她根本不认识他。当我们说要为她争回座位时,她忙制止说:“出外的人要多谦让些好,千万别惹是生非。”她这种高素养举止无形中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课。在后几天的交往中,我也了解到她的身世:她出生于干部家庭,现在父母均退出了二线,在一座中等城市生活。她上中学时是名田径运动员,且会武术,谈到与那小伙子论武,他肯定不是她的对手。后来由于学习成绩优秀考上了空校,这样才分配到机场工作。机场的待遇比较优越,她每年都可以自选在国内旅游一次,往返机票可全免。然而,在几天的旅程中,发现她却非常节约,在从天山山脉返回乌市的一天旅途中,她坐在车上没进一点食,也不喝一口水。当我问她才知道:她不仅仅是为了节省,更重要的是在锻炼自己应付特定环境下的忍受能力。要知道,这是需要何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啊!后来还知道,她由于工作责任心强,已界而立之年了,却还未顾及谈婚论嫁。然而她却有非常的爱心,不仅每天与父母通电话请安,还在旅途上关心过不少游客,虽然只是细微的行为,莫不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但愿象柳华一样的可贵人物在和谐社会中处处都能出现。
2005年5月6日脱稿于咸宁温泉
2005年7月在《咸宁日报》连载 _________________ 规者文之根 德者才之帅____请点击"荀阳文学博客"交流 |
|
|
返回顶端 |
|
 |
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10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467
:
|
|
返回顶端 |
|
 |
迪迦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02/02 文章: 17
积分: 15
:
|
|
俺今年也去过新疆,深有体会.看了阁下深厚幽默的文字,俺都不敢写了.呵呵
给新认识的朋友拜个晚年! _________________ dijia |
|
|
返回顶端 |
|
 |
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10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467
:
|
|
返回顶端 |
|
 |
qiuchunlin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6/01/18 文章: 345 来自: 中国湖北 积分: 1403
:
|
|
也在这向巫.迪二位拜过晚年! _________________ 规者文之根 德者才之帅____请点击"荀阳文学博客"交流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