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sunmg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156 来自: 浙江杭州 积分: 470
:
|
|
厦门地处福建省东南的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原是同安县属下的一个小岛。四面环水的岛上长年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鹭,“鹭岛”便是厦门最早的名称。白鹭属涉禽类鹭科,又名鹭鸶,嘴长脚长颈也长,头后还垂着长长的白冠毛,毵长如丝,一副卓然独立的君子之态。一身雪白的羽毛逼似诸葛孔明式的鹤氅,神态潇洒,人见人爱,自自然然地成了厦门人心中的吉祥物。加上厦门的地态形貌又酷似一只展翅的白鹭,“鹭岛”就成了厦门的代称。即便到了高楼大厦平地起,城市繁华尽喧嚣,人人以“城市化”、“都市化”为荣的今天,厦门人依然钟爱“鹭岛”这个古老的名字。白鹭成了厦门的市鸟,厦门的许多地名依然保留着众多的“鹭”字,商家的店名、招牌也喜欢用“鹭”字,壁画和雕塑也经常出现群鹭翩然如仙的身影,甚至厦门人的名字里也常常嵌着“鹭”字。岛、路、店,人、诗、画,白鹭和厦门似影随形,难解难分,或许也就因此而形成了厦门古而有之的“鹭”文化。
号称“鹭岛明珠”的鼓浪屿位于厦门西南,与厦门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以其形呈椭圆,宋元时称作“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因为岛西南的海滨礁穴受海浪冲击时发出轰隆巨响,声如擂鼓,明时乃改称“鼓浪屿”。鼓浪屿是个小岛,面积才1.78平方公里,但海岸线却曲折悠长,坡缓沙细的海滩绵延舒展,鬼斧神工的礁石奇趣天成。挺拔雄秀的岛腹诸山岗峦起伏,山海相拥,错落有致,异景天成,而树木繁茂,鸟语花香,更令人心旷神怡。一条长13公里的环岛路,依山傍海蜿蜒延伸,似玉带串珠把山、海、石、礁连接起来。那种“碧水蓝天凭纵目,红楼绿树绝嚣尘”的幽雅,“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的绮丽,造就了“海上花园”经久不衰的动人魅力。
鼓浪屿看不到车水马龙的大马路,只有依山而筑、曲折盘旋的柏油路或石板小道。洁净如洗的小道两旁尽是绿树和花丛,四季花不落,一年春常在。而掩映在绿荫中的小楼红瓦更使人感到赏心悦目,成为一道蜚声海内外、令人惊叹的靓丽风景。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殖民统治历史,把鼓浪屿塑造成一个蕴含诸多国家风格,不同时代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小巧玲珑,形式多样,神韵独具,风格迥异,便成为鼓浪屿民居的鲜明特色:中原传统的飞檐庙宇,闽南的院落平房,千姿百态的欧式建筑,酿就了“海上花园”的如花似锦。“楼阁参差花正发,客来不复羡仙居”便成了大多数人流连其间,徘徊忘返的直接原因。
鼓浪屿的早期建筑与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封闭的院落布局,严谨的中轴对称,屋脊做成柔和的凹形,硬山两侧也多为曲线,处处流溢着南方人“曲则有情”的情趣。临街房屋多建成遮阳式人行道,一些古老的房子中脊长延上翘,有的是多重屋檐展翅欲飞。精致的栏杆点缀着店门和橱窗,尽显南国小巧玲珑的闽派建筑特色,隐约中还有一种宗教的风情。欧洲古典形式的建筑风格是鼓浪屿建筑的泊来品。“五口通商”以后,厦门于1842年11月2日对列强开放;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鼓浪屿更沦为“公共租界”,英国、美国、荷兰等国都在鼓浪屿开设了领事馆,建造万国俱乐部,这些建筑连拱长廊、浑厚凝重。建筑的立面在柱廊、窗框、檐口、基石等处的线条处理和细部装修上都留下了浓重的欧洲古典建筑的风格。哥特式尖顶的漂亮钟塔、伊斯兰清真寺的圆顶、富丽堂皇的科林斯林式立柱、北欧的壁炉、罗马式连拱廊、澳大利亚的阳台,装扮得多姿多彩,花枝招展。建于1917年的鼓浪屿鹿礁路上的天主教堂,完全是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缩影,雄浑华丽的外观,高耸直上的塔楼,至今仍就是一座经久耐看的建筑精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华人、华侨出资在鼓浪屿兴建了一千多幢别墅住宅等建筑,构成了鼓浪屿建筑中西文化交融吸收的风采,显露出清灵毓秀而又美观实用的特点。建筑主体为西洋式结构,但门、窗、廊、厅则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中式的门楼,重檐斗拱,飞檐翘角,垂柱花篮,呈现出龙凤呈祥的盎然古风。雄立在鼓浪屿笔架山上的“八卦楼”,是鼓浪屿体积最大、位置又极其显眼的建筑之一。它集阿拉伯清真寺、希腊神庙、罗马教堂和中国古典建筑于一体,把伊斯兰最古老的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石头房圆顶,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雅典广场赫夫依斯神庙的石梁,罗马教堂的十字通道,以及古希腊的柱式和中国建筑的传统装饰搬进了“八卦楼”,而“"八卦楼”的圆顶上却有八道不太明显的棱线,形似中国的“八卦”。
鼓浪屿虽然有街区闹市,但却没有车马的喧嚣,市井的嘈杂,充溢着这个静謐、安宁的“海上花园”的是美妙音乐的陶冶和享受。从厦门搭乘渡轮,不到5分钟,便可到达这座海上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钢琴造型的轮渡码头,就象一架掀起了琴盖的钢琴,海浪在她的脚下汹涌澎湃。海风抚弄着琴键,不时弹奏出惊涛拍岸的优美旋律。穿过码头,踏上轮渡广场,迎面又是一片由上百盆鲜花搭成的“钢琴”造型。象征着无数的钢琴演奏着美丽和芬芳,白色的、红色的、蓝色的、金色的音符把三角梅的热烈,相思树的绵长,抛洒在悠长的深巷和古老的栅栏间。“钢琴之岛”就是这样地先声夺人,把“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神妙物化到激动人心的震撼。据说在这个面积不足两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两万多人的小岛上,居然拥有近600架钢琴,钢琴的密度居全国之冠。林木葱郁的小岛,到处荡漾着美妙的音乐:悦耳的钢琴声,悠扬的小提琴声,轻快的吉他声,动人优美的歌声,加上海浪的节拍,交织成迷人的仙岛神曲——这就是鼓浪屿,一座名不虚传的钢琴之岛。无论是从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指南上,还是从网络上的有关讯息中,只要点击“鼓浪屿”,您就会不时地遇到“钢琴”这个关键词,“钢琴”和“鼓浪屿”就是这样的须臾不可分。
现今的鼓浪屿已经拥有一座钢琴码头,一间音乐厅,一条音乐路,一家钢琴博物馆,一所音乐学校,一个爱乐乐团,一个业余合唱团。在鼓浪屿的轮渡广场、菽庄花园、港仔后沙滩,经常举办大型露天音乐会。琴声袅袅,歌声悠悠,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音乐风景线。音乐厅的建立,不仅改变了鼓浪屿过去只能在教堂举办音乐会及音乐比赛的历史,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钢琴家、音乐家到这里来一展才华,鼓浪屿人因此而见识了更多的艺术奇葩。在“钢琴之岛”鼓浪屿,家庭音乐会是一道独特的景观,她象一朵朵瑰丽的鲜花,绵蔓在岛上四处开放。每当夜幕降临,悠扬的琴声和悦耳的歌声便如高天流云,时时盘旋在一幢幢的楼房里,流溢在芬芳的街道、庭园中。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吹拉弹唱,其乐融融,鼓浪屿的空气里便弥漫了音符,充满着温馨和甜蜜。游人在鼓浪屿的小巷中踏着黑键、白键,融入了美妙的协奏中…… |
|
|
返回顶端 |
|
 |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
|
|
返回顶端 |
|
 |
刘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1/10 文章: 1317 来自: 中国神农架 积分: 8910
:
|
|
一直向往 _________________ 《澳洲彩虹鹦》——获澳洲国家元首贺信高度评价的季刊征稿中(每天在本论坛选稿)
《森林文学》( 接受网上投稿)
snjlzy@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7/10/05 文章: 3689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13610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