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韩景生
会员等级:2
性别:  年龄: 62 加入时间: 2008/07/12 文章: 81 来自: 中国 吉林 敦化 积分: 126
:
|
|
韩景生·文
早就听说过敦化丹峰林业局和平林场有座神奇的草原山,我就一直很神往。机会终于来了,5月17日,应邀参加市作协举办的“春天送你一首诗歌”野外笔会,我如愿以偿地游览了草原山秀美的景色。
清晨,天空似阴又晴。我们一行25人乘坐一辆中型客车,沿着城区公路向西南80公里外的和平林场奔去。
沿途上,村庄.柳雾,一团团.一簇簇地接连被抛到了背后。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工夫,车就开到了此行的中转驿站——和平林场场部。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外观十分得体且建筑布局很实用的场部大楼。那镂刻在二楼雨搭阳台上的“和平林场”四个刷金大字分外醒目。
见我们走下车,早已在场部大楼门口迎候我们多时的林场领导们就走上前来与我们一一握手,代表林场的全体职工和家属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这时候,天下起了小雨。
在场部会议室,林场的张场长向我们简单介绍了草原山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尔后,大家换好行装,纷纷踏上客车,冒雨向距场部20公里外的草原山进发。
雨中的林区树木,犹如含情脉脉的少女,带着几分恋情向来自远方的贵客们致意。我们乘坐的客车在沙土铺垫的林区公路上放纵地奔驰着。
透过车窗向外看,路两旁的高大树木被雨星罩着,绿蒙蒙的望不到边际。偶尔看到山冲里有一片片山李子树,初开的粉白色花团,笼在五月的雨雾里,印出一层水润润的粉白色的雾团。这蒙蒙的绿意,这团团的白雾,真象刚滴到宣纸上的水彩一样,慢慢地浸润开来......。春雨,正给这片寂静山林的未来孕育着一番美丽的景象。
车行40分钟左右,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草原山脚下。
一.神奇的草原山
车一停,大家就急不可待地纷纷下车,挟起随车带来的水果.饮料等食品,向高约120米左右的山顶攀登。
这山从前是没有路的,要说有,那也是放牛人把牛群赶到山上散放时趟出的牛道。正值雨过天晴,大家沿着山坡绳一样的牛道,向密林深处的山顶蜿蜒攀行。
山坡上,苍松.翠彬油绿一片;枫叶烧得一树似火;白杨树上挂满了金黄......。这绿,这红,这金黄,还有那白桦树凝脂玛瑙般的肌肤色调,象现代派画家胡乱涂抹的油画,色调层次难以辨认,无法形容。人类的语言和大自然的杰作相比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在这片混交林里,还生长着多种具有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的山野菜,如刺五加.刺老牙.山芹菜.蕨菜等。
不远处的山顶上,传来了牛铃声。大家边采野菜边聊着,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爬到了山顶。
来到山顶,放眼一望,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在这海拔1200米的山巅上,竟突兀出现一片足有10公顷左右的碧绿草原来,宽阔平展的草场上簇生着一株株状似兰花草一般的‘露林草’,间隔均匀地排列着分布在草场上。俨然人们在绿色的水田里人工栽植的株株秧苗,一眼望去,颇为壮观。据同行的文友丹峰林业局新闻中心的高景森同志讲,‘露林草’能开花,且花开得十分艳丽。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植物花开之前是有毒的,待花开后毒性会自然消失。而那些被山下村民散放到山上的马和牛却早就有了识别这种毒草的本能。这让我再一次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春风拂面,眼望着高远碧蓝的天空和周围五彩斑斓的树木以及这成千上万株‘露林草’,听那马群和牛群里的铃声在空寂的山林里回荡,使这片山顶草原给我增添了无限神秘的韵味,仿佛瞬间进入了一个古朴.神秘的境界。
这里可曾是原始人生存的聚集地,看那块块光滑的石板和石片,宛如一件件打磨的石器......; 这里可曾有过天外飞行物落脚歇息,看那草场周围片片似乎被强大冲击波辐射过的朽木和倒木......;这里可曾是东北抗日联军野战露营的练兵场,我从书上知道英雄陈汉章当年在这一带战日寇打过许多胜仗......。
原始的苍凉,神秘的困惑,不断激发我悠远的遐想。
在山顶上小息片刻,市作协刘德远副主席带领大家面朝四川的方向向地震中罹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之后,他与一位女文友共同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写给地震灾区父老乡亲的一首诗歌 ——祝福》,代表大家向灾区人民表示深切地慰问。
笔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或高声吟颂先人赞誉大自然的诗句;或选取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妙镜头留影;或眺望着远山沉静地遐想;或与那些散放的马儿.牛儿逗趣,弄响铃铛声阵阵......。
哦,这景象还真有点眼熟呦!这不是电视画面里经常出现的风光秀美的天山牧场吗?眼前这一望无际的绿醉了我心中的诗行。
二.漂流松花江源头
从草原山下来后乘车往场部返,不到20分钟就到了漂流河的出发港。
这里是松花江第二源头富尔河的发源地,从山顶的涓涓溪流逐渐流淌成山下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河水很浅且清澈见底,沉在水底长满青苔的枯藤树根随处可见,有的象珊瑚;有的象水母,在水里沐着阳光闪耀着斑斓的色彩。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石块布满了河床。
大家穿上救生衣后,一男一女自由组成搭档,分别乘坐一只皮筏艇先后离岸,纷纷向下游漂流。
说句实在话,应该感谢我的搭档文友小穆。我初次弄漂流,难免有点感到新奇和紧张。可是坐在我前面的她,一路上却是泰然自若,谈笑风声。
她把漂染成了金黄色的头发编成两个辫子,且束得很紧很规矩,显得既利索又大方。身材虽纤细小巧,可穿戴得却很时尚。这使我与她谈聊时弄出了猜错她实际年龄的笑话。
我俩一前一后配合默契地划着浆,驾驭着皮筏艇奋力超越了前面所有的伙伴,从第七漂一跃成为第一漂顺流而下。
前面开始下坡了,我怎么也想不到河道竟会这般蜿蜒,水流这般湍急。心轻飘飘的直往上提。随着数不尽的迂回逆转,小穆和我手里的浆不停地拨动着,一忽向左,一忽向右,往往不到一两米的距离就会碰上石头或搁浅于‘暗礁’,皮筏艇来个180度的大转弯是常有的事。我在后面一边嘟囔着‘真玄!’配合着她划浆,一边在心里暗暗地佩服着她的勇敢。看到她灵活地把握着方向,我的心也坦然了许多。
“快看!多好看的黄花呦!”。
显然,与我搭档的小穆此时正安逸地观赏着河两岸瞬间万变的景致。我顺着她的手势看去,河边绿色的草丛中开满了一片黄色的小花,风过处,千姿百态,溢香流彩。花光映着阳光,阳光映着河水,河水倒映花光。这景致吸引着小穆让我把皮筏艇靠在岸边停了下来。她轻盈地跳到了岸上,弓身采撷了一捧这诱人的黄色小花夹在皮筏艇的把手上。
坐在皮筏艇内,清风徐来,举浆划舟,快乐无穷。小穆竟兴致很浓地哼唱起了好听的歌声......。
若不是周围净是些高大的树木和腐朽的倒木,我甚至觉得这不是在东北的山林里,而是在长江的河谷,或是梦中......。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拼搏,我们首先到达了终点。从而真正地圆了自己松花江源头第一漂的梦。
别看这条河不大,可漂流的里程却达8公里之多。途中,穿‘峡谷’,劈‘陡崖’,蜿蜒回旋,不愧为人们旅游漂流锻炼意志的好去处。
登上终点码头,我们个个都被水浪淋成了湿人,大家互相望着对方的狼狈相,掩嘴偷笑着。这时,不知谁喊出了一句:这下我们可都是真正的‘诗人’了! 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381049667@qq.com
博客主页:http://hexun.com/hjs1962927/default.html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不错的草原山景色。欢迎您的到来。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