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简论何炳阳的诗——诗人何炳阳诗集《东方之鼓》读后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文章时间: 2006-2-19 周日, 下午10:15    标题: 简论何炳阳的诗——诗人何炳阳诗集《东方之鼓》读后 引用回复

简论何炳阳的诗
——诗人何炳阳诗集《东方之鼓》读后
•钱志富•

(文学博士 浙江宁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写乡土诗而闻名海内外的山东诗人王耀东给我寄来了一本诗集,诗集的名字叫《东方之鼓》,作者叫何炳阳,湖北人。自古楚地多才俊,尤其多诗人,古有屈原、孟浩然,今有闻一多、胡风、曾卓等等,我知道《东方之鼓》的作者何炳阳来自一个人杰地灵而且出大诗人的地方,所以收到诗集,便对他的人与诗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和虔敬感,等到读了诗集,这种亲切感和虔敬感就更加浓烈了,因为笔者比较喜欢这些诗,由诗及人笔者也比较喜欢何炳阳这个人,所以写这篇文章向大家推荐。
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诗坛一直存在一种奇怪的论调或者是悲观的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的论调,认为中国新诗处于沉寂状态,诗人都是些不务正业的只能写晦涩难懂的黑话似的或者只能写屙屎撒尿或者动不动下半身的大黄话似的或者是些口水似的大白话的诗的永远失去读者的人,也有的人直接把诗人称为“流氓”,总之诗歌和诗人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十分低劣的。的确,由于中国诗坛自80年代后期以来经历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沉寂,也的确中国诗坛也的确存在被世人所指责的那些弊端,也的确中国诗歌失去了相当一部分读者。但中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诗的国度,且不说我们中国古代诗歌曾经多么辉煌,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其实中国新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我们还是涌现出了一系列的在中国文学史甚或世界文学史上具有相当历史地位的诗人,比如诗人艾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新诗到了80年代,经历了差不多10年的繁荣,也涌现出了相当多的有成就的诗人,中国新诗到了90年代才真正失去了她的读众,其实90年代的中国新诗也是有一定的成就的,我们不能说它是一片空白,笔者曾经注意到中国诗坛最萧条的文革十年,其实也不是一片空白,就别说90年代的中国新诗了,只是原有的部分读众对诗失去了应有的兴趣,而本来应该对诗歌有兴趣的读众又产生太少,或者说根本没有产生,再加上诗坛的积弊的确存在,别说一般的读者,就是专门进行诗歌评论的人也纷纷告别了对诗的阅读。但中国新诗还存在着,生长着,发展着,也可以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繁荣着。新世纪到来以后,一些诗人甚至成为了可以与相当多的有重要成就的前辈诗人比肩的诗人,河南安阳的诗人王学忠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应该承认,当下的中国新诗以某种形式繁荣着,因为这是我们评价我们当下一些重要诗人的一种可贵的背景。今天我们来读诗人何炳阳的诗并对他的诗发生兴趣也离不开这个背景。
读了诗人何炳阳的诗集《东方之鼓》,觉得他的诗歌有一个可贵的地方,那就是他理直气壮地在他的那些诗歌中抒发了他的激情,他是一个有血性、有激情的诗人。本来诗人应该是一个有血性、有激情的人,诗人就是应该在他的诗歌中抒发他的激情,可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诗歌界流行着一种理论,说诗歌不要抒情,抒情会使诗歌失去她的美学功能,所以许多诗人都不敢在他的作品里抒发他的情感,结果写出了大量的干枯的不可猝读的诗,然而你要胆敢在诗歌中抒发情感,不仅会让一些诗歌同伴对你嗤之以鼻,而且诗歌编辑也不会发表你的作品,说你的诗歌不够形而上,不够智性化,不够先锋,不够后现代等等。当然,我们有不少优秀的诗人还是在他们的诗歌抒发了他们的情感,写出一大批有血性、有激情的优秀诗篇,虽然他们的作品不能占据当下诗坛的主流地位,但是他们没有随意放弃他们的美学立场。至于发表,东方不亮西方亮,总还是有一些有眼光的诗歌编辑会垂青于他们的诗歌的,至于出版也是这样,他们的作品总还可以有人要出版,万不行还总可以自费出版吧。据说,何炳阳的《李登辉:请转告克林顿》还获得过《星星》诗刊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呢,而他的这本《东方之鼓》由武汉出版社出版首印居然有三千本之多,可见笔者的说法并非空口说白话,还是有根有据的。
诗人何炳阳的诗还有一点可贵的地方是他虽然在他的诗中坚持了抒发激情的写作策略,但他较好地避免了滥情倾向,他的诗不是那种一览无余的滥情主义的令人讨厌的东西,他在感情的抒发上还是比较懂得节制的,所以他的不少诗写得比较精炼含蓄、温柔敦厚和沉静深刻。笔者尤其喜欢他的一些怀亲诗和乡土诗,比如像《外公 我今夜好想你》等可说是中国新诗史上的杰出作品。《外公 我今夜好想你》是这样写的:“午下六点 我在朋友家里/我妈在电话里说你走了/当时 我劝我妈莫哭/其实 我也想哭/外公我今夜好想你”,这是诗的第一节,这是催人泪下的诗行,当然,诗人有这样一个外公,诗人是幸福的,另外这个外公又这样一个孝顺的外孙,这个外公也是幸福的,常言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张扬这样的孝心和孝行。诗人接着写:“正月二十我爸走了/你跟他跟得好紧/不等我回家给他上坟/你就那么偷偷地走了/一座坟和一座坟之间/除了两只灵魂在飞/中间是我苦难的母亲在哭/外公 我只能/在一滴泪中想你”,常言说:“黄泉路上无老少”,人生无常,但无常的人生能够给我们无限的悲伤和哀痛,诗人一下子失去了两位至亲至爱的亲人,能不哀痛吗?但诗人在他的诗里没有大喊大叫,没有声嘶力竭地干嚎,而是不动声色地写出了他的他的那些亲人的悼念和怀想,我们佩服诗人的冷静的笔调,但诗人的冷静的笔调里面有着怎样热烈的情感啊!诗的最后一节写:“我没想到你走得那快/从病到死仅仅七天/不跟我说声再见/就把外孙抛在了人间/外公 怪就怪在外孙/这几年把路走得不顺/不然那张小小的车票 不会/把我挡在了想你想得/无法见你的外头”,诗的情感是真挚的,感人的,诗人是单纯的人,真诚的人,然而诗人又一个可想的人,手头既无钱又无权,诗人对老人很孝顺,但拿什么来孝顺老人啊!诗人的这首诗写于2002年3月12日,笔者认为这样的诗是那种古人所说的那种能够“感天地、泣鬼神、动人伦、移风俗”的好诗,应该是祖国诗歌史是值得称道的优秀诗篇,所以极力向读者推荐。
第三,诗人身上的可贵的而且融合在一起的使命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彰显也给了笔者突出的印象。前面说过,诗人何炳阳是那种有血性、有性灵,有生命和灵魂的诗人,他的诗是从他的命泉中带着血液流淌的声音渗泄出来的,所以他的诗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当我们阅读何炳阳的诗的时候,我们仿佛能够进入到他的体内,进入到他的生硬的骨骼、筋肉和血液里面,事实上他的一些诗写了他的身体,他疼痛的骨骼和筋肉及血液。笔者特别喜欢他写的《我的家就座落在我的身上》一诗,这首诗写于2003年3月,是一首能够搅动我们的灵魂的诗,不妨一读:“我的家不在生我的地方/不在这座比远方还近的城市/在谋生某爱的小巷穿行/我的家座落在我没有尽头的体内”,这是诗的第一节,笔者相信读者跟笔者一样以前是没有读过这样独具一格的诗篇的,这是诗人的独特的生命体验作用于诗人的灵魂并发生作用的结果,非常具有创新意识,这样的诗是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的。诗人接着写道:“三年啦,我跟自己相依为命/少年时期的快乐和有生/常常在梦中风一样吹我/他们在我的头上/数出一根又一根白发/在有诗意的地方/用真诚和泪水/把我一口一口喂养”,这是诗的第二节,这是只有经历过相当的人生苦难的差不多四十上下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具有可贵的沧桑感的诗,诗人人到中年,诗人已经有了白发,诗人经历了煎熬,诗人把真诚和泪水奉献给了读者。“没有家了 诗歌/是我和汉字挨饥受冻的嘉/在诗中我爱比我富有的祖国/爱那些比我还穷的人们/每当没有了跨出门槛的李琦/我多想匆忙中的祖国和人民/给诗歌一个鼓励或相扶的眼神/我的家呀 为什么/只座落在我趔趄的身上”,这是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微言大义,强烈的生命意识中透出了强烈的使命意识,诗人心系祖国和人民,诗人是那种有着一定的忧患意识的具有古人所谓的圣贤心的人。其实,诗人不仅心系着祖国和人民,他还把他的眼光投向了整个地球和人类,所以他的《东方之鼓》中专门有一组诗《地球村》,诗人在他的《地球村》里严肃地思考着战争和和平,还有祖国命运,他擂着何氏大鼓写出了《中国:大胆地往前走》这样的宏伟诗篇。
上面我们简单向读者介绍了诗人何炳阳诗歌的几个优点,也给读者点评了两首比较杰出的诗篇,相信读者会认同笔者的看法:何炳阳的确是我们当下诗坛的一位比较优秀和杰出的诗人。最后笔者再给读者介绍一首诗歌《我听见我风干的热血在流》,相信读了这首诗,读者会更加喜欢诗人的这些热血奔流的诗篇:“我听见我的热血在流/流向 等你的那个港口/在这些快得比慢还慢的日子/小艳 我听见我风干的热血在流”,诗人就是情人,诗人的爱刻骨铭心,所以诗人对他的爱人小艳说了一句刻骨铭心的话:“小艳 我听见我风干的热血在流”。这是诗的第一节。诗人接着写道:“我听见我的热血在流/流向 找你的那个港口/在这间让身心漂浮的居室里/小艳 我听见我风干的热血在流”,这一节诗与前面的一节有着某种“复调”性质,但诗人向我们表达的诗另一个层面的情感,诗人没有重复第一节的内容,而是加强了他的情感指向和强度。“我听见我的热血在流/流向 背你过河的那个港口/在那个头上住满了神灵的家中/小艳 我听见我风干的热血在流”,同前一节一样,这一节诗构成了与前两节诗的复调,但不是重复,而是增加了一个动用情感的层面,也进一步加强了诗人情感指向和强度,诗人的诗想必能感动铁石心肠的姑娘吧,当然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姑娘们看重的也许不是当不了饭吃也当不了衣穿的所谓爱情了,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的妙龄女郎要坐在灯红酒绿的吧台里了。诗的最后一节诗这样的:“我听见我的热血在流/流向 载你还乡的那个港口/在这个把热血关在体内的年代/小艳 我听见我风干的热血在流”,果然,诗人的遭际不太理想,这的确是个只能“把热血关在体内的年代”,所以你最好不要向什么人动什么真情,但诗人的不幸偏偏发生了,他只好单相思地对他的小艳发出了绝唱般的呐喊:“小艳 我听见我风干的热血在流”!据说,诗人因为一些原因在家庭生活上还遭受了挫折,他现在也不知有没有找到愿意跟他受穷受苦的小艳跟他一起过日子。
何炳阳的诗当然还不是那种好得不得了的诗,但他的诗自有他的价值,他的诗写得比较有个性,很异样,笔者读了他的诗,觉得应该向读者推荐,所以写了这篇评论,但愿读者不会认为笔者在瞎吹。
最后祝愿诗人何炳阳在一面艰苦地谋生的同时能够写出更多更优秀的诗篇来,为中国新诗的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315211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钱志富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