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楚水之南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8/07/24 文章: 14
积分: 15
:
|
|
还是在梅雨季节里,那天,当我踩着坑凹积水的小道,小心翼翼上班的时候,突然看见远处的绿丛已开出了紫红的花朵,定睛一辨,是紫薇。
紫薇开了,一个艳丽缤纷的夏天也跟着来了。我总愿意以某种东西来界定一个季节,对于夏天,于动物来说,是蝉,于花来说,则是紫薇。
七月既望,玉兰已经凋谢,石榴亦已纷零,月季虽开得甚欢,但作为小灌木而言,不足以为代表,于是,我印象中能代表整个夏天的花儿,要选紫薇。
紫薇花大而不俗,色彩多样,除紫红外,还有粉红、朱红、纯白诸色,一路而行的花海中,常见各种颜色相伴在一起,给人以视觉的交错美。况且植株挺拔,骨骼清奇,似花中的大丈夫。前人对紫薇多有赞美之辞。如宋人杨万里诗云:“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紫薇不畏骄阳,在整个炎夏中始终亭亭玉立,又称满堂红、百日红,这首诗堪为其精神的完美写照。
不仅如此,紫色在中国文化中为富贵之色,享有崇高的地位,仅位居皇黄之下。由是,国人爱花及乌,将紫薇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寓义。唐代玄宗年间,一度将中书省改为“紫薇省”,将中书令改为“紫薇令”,据说是因为中书省内遍植紫薇之故,但仔细想来,何尝没有更深的含义?古时将星空的中心分为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而紫微更是三垣的中垣,在整个天文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与此相应,唐时中央政府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中书相对与紫微,紫微又与“紫薇”音同,由是推衍,为何要在中书省内遍植紫薇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此,“紫薇省”这一改又使其更生言外之意,将花之更替与仕途变迁连在一起。如白居易有诗:独恋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陆游诗曰:钟鼓楼前官样花,谁令流落到天涯。以花喻人,有愁有怨,怎一个奈字了得。
紫薇的魅力,关键还在于“紫”字,关于紫,其理解在东方有共通之处。写过《源氏物语》的日本女作家名紫式部,这个名字很有意味。紫式部本名藤原香子,为何改名,怕是紫色虽然曼妙,但在色彩学中并非原色,而是间色,在现实生活中容易联想到感伤和易逝。一部有日本红楼梦之誉的《源氏物语》充满着对往事的追怀,又是以一个个物语般的专题出现,带着“紫”的色调,因此以紫式部为作者名,就饱含着某种象征。
而于我看来,紫薇就是紫薇,紫色就是紫色,大可不必联想到它们曾经的辉煌指代。紫色是我最喜爱的颜色,仅是从视觉和心灵的感应出发。紫代表着浪漫和唯美,与紫相关的花,如紫荆、紫藤、紫罗兰等,我都喜欢。由夏及秋,无论烈日炎炎,还是风吹雨打,紫薇始终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那些浑圆饱满的蓓蕾,似乎层出不穷,交替着给世界人间呈放出生命的图腾。清晨,日中,黄昏,但凡你有闲暇,随处可觅它们的芳迹。紫薇的禀性之高洁,恰如人称“紫薇舍人杜紫薇”的杜牧所言的那样: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文/张凌云 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通运新村73幢302室 215600 |
|
|
返回顶端 |
|
 |
塔双江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11/14 文章: 1992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9103
:
|
|
紫薇的魅力,关键还在于“紫”字,关于紫,其理解在东方有共通之处。 |
|
|
返回顶端 |
|
 |
中尉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7/25 文章: 1758 来自: 深圳 南山 积分: 9030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