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痴迷阳朔:2、榕荫古渡月儿媚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sunmg

会员等级:3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156
来自: 浙江杭州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8-10-10 周五, 上午8:32    标题: [原创]痴迷阳朔:2、榕荫古渡月儿媚 引用回复

  广西多榕,桂林尤甚。桂林的榕树,岂独是多,漫山遍野,触目皆是,而且由于枝干粗壮,浓荫匝地,筑起了榕城内外浸染天际的绿色屏障。桂林种植榕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代以前,有一些有趣的传奇故事使榕树格外添辉增彩。唐初李靖跑马筑桂林子城,在榕溪北岸建造了了望敌情的谯楼,城门上长出一棵榕树,到宋、元时已经昂然卓立,榕树的根竟从城楼伸展到了地下,进出城门,如同是在古榕树的树根下通过。此门因此被称作榕树门,门上的谯楼也被叫作榕树楼,桂林也从此得了个好听的别号叫榕城。明代诗人杨基曾有一咏,称之为“蓝根出土长斜挂,榕树城门却倒生”,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也曾目睹奇观,他在游记中记载了“从后按察司前南行大街一里,至樵楼。从楼北西向行半里,穿榕树门。其门北向,大树正跨其巅,巨本盘耸而上,虬根分跨而下,昔为唐、宋南门,元时拓城于外,其门久塞,嘉靖乙卯,总阃周于德抉壅闭而通焉。由门南出,前即有水汇为大池。后即门顶,以巨石叠级分东西上,亦有两大榕南向,东西夹之。上建关帝殿,南面临池,甚为雄畅”,可惜年深日久,这棵榕树没有被保留下来,清代诗人王拯乃有“榕根残堞起山楼”之叹。南门外另有一棵古榕却保留着,宋时“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黄庭坚受朝中权臣章惇、蔡京的排挤,贬官宜山,途经桂林,便在那棵古榕树下系舟小憩,后人便建榕溪阁纪念他。南宋诗人刘克庄曾撰〈榕溪阁诗〉述及此事:“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此树至今枝繁叶茂,挺立在榕湖的岸边。榕溪阁早已圯塌,但在大榕树下的原址上建起了榕荫亭,谯门也几经修葺,题名为“小南门”,成为榕湖一景。

阳朔也有大榕树,种植的年代恐怕比桂林的这两棵更早,因为声名在外,就连古榕存身的田家河地名也被“大榕树”所取代。“大榕树”南距阳朔5公里,沿桂荔公路南行,一路奇峰突兀,青翠满目,沿途奇景,应接不暇:“青蛙晒肚”、“僧尼相会”、“猛虎下山”……至田家河,那株古老的大榕树便亭亭玉立在眼前了。大榕树粗干如虬,浓荫如伞,树高17米树冠覆盖面积近一亩。古榕树大六抱。盘根错节,横枝逸出。其中一枝横出竟达10余米,离地约1米,如潜龙猛出,其横向伸展之气势,既有静穆森严的凝重,又具飘逸悠扬的轻盈,甚是奇特。远处望去,整棵大树就像一把绿色大伞,毫不吝啬地为人纳凉荫福。据说当年歌仙刘三姐也是在这棵榕树下喜结良缘,一曲动人心弦的《世上哪有树缠藤》至今余韵未竭,充盈着芬芳的天地中留下了几多缠绵:“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大榕树也因此成为天下有情人的园梦之乡。

大榕树原是一渡口,名为“榕荫古渡”。古树下的金宝河缓缓而流,明净如镜。对岸的小石山平地而起,中空一洞,两边贯通,远望象巨大的石门,又象是堆砌的假山,故名穿岩。半山上有石悬空横出,如钩如锤,自岩下仰视,又象空中飞翔的大鹅。穿岩玲珑奇异,色泽斑斓,藤萝蔓生。临水一石,酷似青蛙昂首出水,附近山峰亦似人状物,千姿百态,当地人把大榕树下的奇景编成一则有趣的歌谣:“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中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清流。骆驼过江去,猴子发了愁。水獭岩里坐,金龙桥下游”,绘声绘色,颇为传神。

从大榕树南行1公里,右边出现一个山峰,山上石壁如屏,峰顶有个高宽约50米的半圆形的山大洞,形如一轮皓月,故称明月峰,俗名就叫月亮山。山脚有蜿蜒小道相通,游人经800级台阶可直达月洞。洞内多乳石,有“嫦娥”、“玉免”,还有抡斧砍树的“吴刚”,不啻天上的广寒宫。月亮山的奇妙不在形似广寒,神韵独到正是月亮山的妩媚和靓丽。睛朗之日,透过“皓月”望见蓝天白云;阴雨之时,又仿佛烟雾缭绕,月色朦胧。月亮山的惊人之作要数“赏月路”观月。沿山脚的赏月路步步登高,步移景换,月随人变:开始看到月色皎洁的团圞圆月,然后看到半月,最后看到的只是蓝天中的一弯眉月——月牙儿了。这是因为月亮山洞西北侧有一高度略低的圆顶状山峰,成了“月亮”的陪衬,随着视角的不同,洞穴被后面山峰遮住的部分越来越大,看到的“月亮”也就不一样了。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展现“月有阴晴圆缺”,顷刻之间可以观赏到月亮一个月的轮回,就连希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也会瞠目结舌。如此奇妙的自然景观,不仅是阳朔风光的一绝,在全世界也只此一家,难怪美国总统尼克松夫妇一登上月亮山就会赞叹:“上帝给阳朔太多了”。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sunmg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文章时间: 2008-10-16 周四, 下午10:01    标题: 引用回复

好地方,好美!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墨竹淡香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