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丽江的柔软时光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陈富强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11/19
文章: 37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积分: 15


文章时间: 2008-10-22 周三, 下午4:34    标题: [原创]丽江的柔软时光 引用回复

丽江的柔软时光



陈富强



丽江是一个大范畴,其古城的核心区是一座叫做大研的古镇,习惯称作丽江古城。古城的布局有些玄机。青石条铺成的街道不宽,甚至于显窄。即使不是雨天,地面也湿滑,尤其是清晨阳光,或者夕阳的照耀下,那些街道泛着冷暖不均的光芒,仿佛折射着这座古城从前的时光。其实,地面湿滑的原因很容易找到,由于丽江古城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天气变幻无常,见风就是雨,加上游人激增,长年累月的侵蚀,就形成丽江古城青石条呈现出部分玉的色泽。这些色彩,是行人用脚底磨出来的。而古城的街道呈不规则状,倘若以纵横方向感行走,就很容易迷失在古城里。这就是古城布局的玄机所在。但是,无论城内的道路多么复杂,却总有一个无比优秀的引路者,告诉我们如何进城,又如何出城。它们分别是水和鱼。



站在古城的入城口,可远眺玉龙雪山,也许,我们还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小城,终年面对一座连绵的雪山山脉,雪山以她清澈的眼睛,注视着脚下的这座城市,而融化的雪,以水的形态,从玉龙雪山的冰川奔流而下,冰冷、却洁净而甘甜。它们一入城,就沿街道与屋檐下的小河欢畅地流淌。这是其他水城所没有的景观,水系从一个方向入城,在城内百转千回,又朝着同一个方向出城。于是,进城者只须看着水的流向,就可寻找出城的路,也就是说,顺水进城,逆流出城。与水一样为游人指路的还有鱼。这些鱼多为橘红色的三文鱼和红色的鲤鱼,它们喜欢逆流,所以,当我在城内一时无法辩别出城的方向时,就只要看小河里的鱼的游向,并且跟着鱼走,就能顺利出城了。都说水清则无鱼,丽江古城的河流却颠覆了这种规则,在清澈的水流中,色彩艳丽的鱼,以无比快乐、自由、奔放的泳姿,感动着我们的视线。



丽江古城的成名,当然得益于它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是,也不得不承认,1996年的那场大地震,在毁坏了古城的同时,也让这座偏于滇西北的小城名扬天下。现在我们看到的丽江古城,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即便修旧如旧,当我徜徉在古城街头时,依稀可见一些修建过的痕迹。尽管如此,也不影响丽江的文化价值。



品味丽江古城,最好的方式是自助游。城内客栈遍地开花,寻一家幽静的客栈,住上若干天,是人生难得的经历。找客栈,最好避开四方街,四方街处于古城的中心位置,大多旅游团队,都会以此作为坐标。这儿既是一个广场,从清晨到黄昏,都有纳西族的大妈们在此跳民族舞,纳西古乐被扩音器放大无数倍,美好的民族艺术,就在喧嚣的天空下尽情地舞蹈。



而距离四方街稍稍偏远一些,街道就会安静许多。选择一家临河的客栈,推窗俯瞰,窗下的河水哗哗流过,屋檐下的红灯笼,在夜色中发出红色的光芒,灯光映照下的小桥、路面,泛着淡淡的光,偶尔,会有一些成对,或者一个孤独的身影从窗外晃过,他们是古城的夜游者,他们在幽暗的街道寻找着内心所需的一些东西。而独坐窗前,看丽江古城从黄昏进入黑夜,是一段略显凄婉的时光。以我的观感,古城的黄昏是一天间最美的时刻,稍显伤感、寂寥,甚至苍凉,却有无限的静渗入我的身体,渗透于心。



黄昏来临,屋檐下所有的灯就开启。此时的天色,尚未完全黑暗,是暮色轻柔的那种状态,地面依旧湿滑,泛着水泽一样的光。而温暖的灯光沿街亮起,地面上那些水样的光,也显得温暖起来。而小河的水依然发出响亮的流淌声,灯光倒映入水,流水将屋檐的倒影冲得零七八碎,仿佛房子在小河里也跳起了纳西舞蹈。



乏了,饿了,可找一家临河的吃食店。就像遍城银饰、木雕、披肩、咖啡、酒吧店那样,饭店也随处可见。只是每条街道大致会有一个相对不同的分工,以四方街为中心辐射,临近四方街一端多为艺术性强一些的店,而离四方街稍远,则多为饭店。酒吧则大多分布在同一条街上。这样的布局,较好地兼顾了古城的资源分配。


古城内饭店多经营云南美食。我坐于一间食店的屋檐下,局促的位置只好摆下一张小小的圆桌,桌外,悬一条小船,船舷外,就是一条小河。丽江古城的小河无处不在,它们见缝插针,流淌着古城柔软、温婉的时光。



我临河而坐,要一份小锅米线,再要一盘纳西小炒肉。如果我的胃口允许,我还打算要一份炒饵丝。米线和饵丝,都是云南的特色小吃,一般来说,吃过了当地的小锅米线,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吃云南米线,就会发现,口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很显然,云南米线输向本土以外的地区时,为了符合当地人的口味,经过了改良。而只有在云南本地,才能吃到纯真口味的米线,街头的小锅米线则最具代表性。



这一顿晚餐,吃得相当用心,并且十分缓慢。我几乎是伴着古城的夜色吞咽着米线和小炒肉。我看着夜色在周围越来越重,它们将我紧紧地,却又是非常柔软地包围。店内有些冷清。店家说,这儿离四方街远了一些,午餐顾客盈门,晚上就相对清淡一些。晚上最热闹的地方在酒吧一条街。以店家的经验,晚上到她店里用餐的顾客,大多喜欢安静,他们在这里吃云南的菜,看窗外的景。食店与木府近在咫尺,晚间的木府大门紧闭,只有万卷楼的重重檐影从高高的围墙内伸出一只角,眺望着古城的夜晚。



据说,丽江古城的艳遇指数很高。一直以来,艳遇这个词,总是与暧昧相联系。或许,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艳遇是一个敏感而湿润的话题。而丽江为艳遇的渴求者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甚至有酒吧挂出了这样的语录:用有限的生命,泡无限的妞。这家酒吧一顾作气,居然还发出这样的宣言:全樱花屋的美女都是纸老虎。



古城酒吧的集合处是在进城的酒吧一条街,这条街的清晨很安静,所有的酒吧尚未开门营业,而小河潺潺流淌的水声清晰可辩。鱼儿们也悠然地逆流而上,但是它们游动的十分困难,我曾经坐在河边,看鱼群逆游,发现它们的速度几乎为零,也就是说,鱼儿在激流中,由于水流的作用,它们基本上是在原地游动,它们对这种没有前进的逆水游戏似乎乐此不疲。看着鱼儿与清澈的激流,我忽然想起一位外国诗人,这位名叫裴多菲的匈牙利诗人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叫《我愿意是激流》:



我愿意是激流,

是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不知道有没有一位艳遇渴求者,在丽江古城的酒吧,艳遇一位她心仪的男孩,而那位幸运的男孩则为她朗诵了这首诗的第一段。倘若如此,这段丽江古城的艳遇,也算有些诗情画意了。可惜,艳遇者们若真的在此朗诵这首诗,多少有些扭曲了诗人的本意。



其实,在酒吧一条街,除了那间公开发出艳遇宣言的樱花屋酒吧,还有像一米阳光、地平线、千里走单骑等,也是很有名的酒吧。酒吧的名字奇而异,多少带些诗意。而所谓的艳遇,事实上,更多的是一种意境。当然,丽江古城的氛围,为艳遇提供了较大的几率和可能,到是有章可循。



晚上的酒吧一条街,全然没有古城应有的宁静。乐队和歌手在这条狭窄的街道上,发出震耳欲聋的演奏与歌唱。酒吧一间紧挨一间,每间酒吧都有一支乐队、若干名歌手与舞者。年轻的纳西族女孩穿着她们的民族服装,站在河边的酒吧门外迎客。酒吧基本满座,啤酒排在桌上,没有杯子,嘴对着啤酒瓶口直灌,肢体痒了,就上台去与舞者共舞。选择郁闷的释放,这儿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也有酒吧开在偏僻静处。这些酒吧里,生意相对要清淡一些,也没有乐队和歌手,但是适合人聊天,适合相视而坐,也适合独自发呆。夜深时分,我从这样的酒吧门外蹀躞而过,我看见屋内的灯光照耀着原色的木桌和木椅,一对外国人坐于桌前,他们用自己的母语,说着丽江的风景,而我从他们的门外一晃而过,留给他们的,只是一个影子。对于丽江,我们都是一个影子,我们无法在丽江留下片言只语,也不能在丽江古城的街头刻下我的足迹。许多人,远道而来,看丽江古城,我们甚至于不及一条三文鱼或者红鲤,在丽江古城的水系里快乐地游来游去。



走在夜晚寂静的街头,有一瞬间,我突然醍醐灌顶,丽江的艳遇,不只是男人与女人间的故事。对于我这样的独行者而言,更具体的是一种心灵与物质的相遇。当我面对的丽江古城露出她的本色,安宁、淡然,略显些许寂寥,我的心就被她深深地牵引了。我一遍又一遍,行走在古城的每一条小巷,那些潮湿的石板路,刻满了这座小城的沧桑。我无法在此还原那一年大地震时,这儿的大地如何颤抖,但是我能听见她此刻的呼吸,慢慢地穿过黑夜,在黎明撩开重重黑幔,显出她古典的模样。我用灵魂和眼睛一起抚摸她的创伤,这是一种另类的艳遇,我在这颗看似玲珑,其实对于我来说非常浩瀚的星球上,在远离我的家乡千里之外,找到这座古城,我与她一见钟情。如果喜欢一座古城也可算作艳遇,那么我在丽江,深深地沉醉了一次,并且不愿醒来。



丽江多艺术家。我在五一街徘徊,看那些木刻高手以娴熟的手艺雕刻动物、花卉与吉祥的图腾。在一家雕刻店,我停住了脚步。这家店与其他雕刻作坊没有明显区别,一位艺人坐在店内,在一截圆形的木块上埋头雕刻。我的目光停留在一件圆形的浮雕作品上,作品主题是一池莲荷,其上色十分准确,雕刻的功夫非常精湛,荷叶边缘卷起部分,惟妙惟肖,而开放的莲花,则雕得栩栩如生。我的心,在看到这件木雕作品时,快速跳动了一下。这是第一感觉,也是直觉,我的心想获得这件作品。于是,在徘徊了几个来回后,我第二次跨进了这家雕刻店。从后来的交谈中,艺人姓曾,他递给我的名片上,姓名处印老曾。这件作品最后以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成交。老曾显得有些高兴,他领着我欣赏他的作品,一方面,他很希望我能再选择一件,甚至于几件作品,另一方面,他得意地告诉我,那些青花瓷色泽的作品,北京人最喜欢,每件2300元,也毫不含糊就一次订购好几件。老曾说,他不做生肖生意。老曾所说的生肖,是指其他雕刻店,在一块小小的圆形木板上刻出一只生肖,也可定制雕刻一对夫妻或恋人的两只生肖,并且以一颗心形相连,价廉物美,很受游人的欢迎。但老曾显然对类似的生肖雕刻不以为然,他说,懂得雕刻的人,才会知道他的作品线条是多么流畅、精细和老辣,而那些生肖,只需几刀就能完成,是初级的作品。在老曾看来,那些生肖甚至于不能算艺术作品。



老曾是四川人。在丽江古城,类似老曾这样的艺术家比比皆是。作为茶巴古道重要的驿站,丽江古城的火把曾经照亮过马帮的路,而此刻,艺术家们沿着茶马古道相聚于此,在这儿享受属于自己的艺术时光。无论是老曾的木质青花瓷作品,还是其他艺人的生肖雕刻,再或更多艺术家们的存在,他们都是令我起敬的人,他们的出现,为丽江古城注入了多彩的艺术元素。如今,我已经听不见马帮的铃响,但是我知道,我只要沿着他们的足印,就可以抵达遥远的香格里拉,听松赞林寺悠远、浑厚的钟声。



从现在起,我将带着老曾的这件莲荷作品,走过千山万水。毫无疑问,与玉龙雪山毗邻而居的丽江古城,被东巴文化浸润千年的丽江古城,它的空气,它的每一块青石,每一滴水,每一条鱼,每一朵花,都渗透了高原的雨露和阳光。我站在海拔2400米的高处,从这里出发,我可以走得更高、更远,我的先祖们披荆斩棘,已经在崇山峻岭间趟出一条曲曲弯弯的路,但是,沿途有灿烂的阳光,有绿色的牧场,有爽朗美丽的卓玛和可口的酥油茶,还有遍地的格桑花。



我怀抱莲花,在夜晚的丽江古城四处游荡,再也没有目的,寂静的时候,我只能看见自己的影子紧紧相依,虽然形单影只,略显一些忧伤,却始终不离不弃。然而,我享受这样的时刻,因为有一池莲荷与我一路相随。我无数次仰望佛祖,我看见,佛坐莲而至。我的灵魂因此而渐渐归于纯粹,而灵魂在安静的时候,可以穿透黑夜,抵达一片明净的天地。我确信,我正走在这样一片安宁的大地上,时光慢慢地、舒缓地在我的身边流淌,平时给我那么坚硬、浮躁感觉的时光,在丽江古城突然就平静下来,变得柔软、温顺而丰盈。



2008年10月18日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中国浙江杭州市。业余写作爱好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陈富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文章时间: 2008-10-22 周三, 下午5:13    标题: 引用回复

欣赏好作品。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巫逖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