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海静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8/06/11 文章: 125 来自: 中国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实验中学 积分: 567
:
|
|
心灵的颤音
——读诗人舒中近期作品有感
牟海静
读诗人舒中近期作品,我感到我好像是一头牛,在荒原上艰难地垦荒时突然嗅到了一股青草味,清幽、纯正、沁人心脾。作为一个拓荒者,我不敢写评,仅把自己的一点读诗感受记录下来,与朋友们分享。
捧着这些作品,犹如捧着一颗颗沉甸甸的宝石,又如捧着一份厚重的情感或者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我感到手腕无助。反复品味,我认为舒中先生重抒情想象,擅隐喻象征,他乘着对于诗歌来说最重要的双翼在诗的天空自由地翱翔,留下了道道心灵歌唱的绚烂痕迹。我把舒先生的诗作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挥写心志,一类是自我反省,第三类是描绘美景。
第一类诗作占的比重最大,这类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在细腻的刻画中表现挚烈的情感,在挚烈的情感中彰显灵魂的高度。如在《一方朱红的印》中,“腰肢舒展或者舞动/一笔一画刻在心头/一方朱红的印/让我。爱并感恩// 就这样长相厮守/永不褪色的印记呵/一方朱红的印/看我。捧到掌心”。印章上文字的一笔一画对诗人来说入眼更入心,在常人眼中普通的红印章到了诗人笔下好像成了一位正扭动腰肢翩翩起舞的妙龄少女,一举一动都令人欣喜得生怜,这种效果归功于诗人细腻的刻画。喜、爱与感恩在诗人细细的观察和描摩里并肩而生,与印章的朱红交相辉映,令人读后久久难以释怀。再如:
“从窗户直接进入心田
幽然,宛转
就象高尚的身体
惊鸿再现
在谁家的枝头
声声呼唤
肺腑之言穿越黑夜
饱尝了艰涩
不然,我的呼吸
为何越来越窘迫
亲爱的夜莺呵
踩着黑夜去看你
只为露水打湿的羽毛
从我掌心
如初的新鲜”
——《夜莺在呼唤》
诗歌以温存的抒情开始,夜莺的呼唤穿越夜色破窗而入,使诗人为之动容。读这一节,我仿佛看到:暗夜里,诗人独坐窗前,眺望夜的深处,随着声声幽然宛转的呼唤看到惊鸿一瞥喜形于色。然而喜悦也如惊鸿一般转瞬即逝,因为诗人听出了这呼唤中饱尝了艰涩,随后诗人的悲悯情怀在读者面前铺开,为了夜莺生活的改变生命的复活,诗人不顾黑夜冲破一切阻碍去看它,呵护它。一只夜莺——自然界中的一个弱小生灵引发了诗人如此的喜爱、同情、忧思与执著的拯救,彰显了诗人自身的心灵高度。在细腻准确的刻画和真挚的抒情中,一种人世间最纯净的美好和圣洁在诗歌和诗人的上空蔓延。灵魂的高度决定诗歌的高度。读这样的诗歌,我除了感动就是敬畏。
第二类作品中,诗人深刻的自我反省警示着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灵魂的味道。
“黑夜里
两个。同时呼吸
怀疑并且仇视
猫一样的眼睛洞察秋毫
笑得支离破碎
彼此紧握手术刀子
实际上唇齿相依
两个。无休止地争斗
从一只蟋蟀蹒跚的脚步里
受伤。保持距离
报复或者宽容
飘在时光里一去不返
肉体宝贵而真实
阳光下依然寸步不离
两个。难辨真伪
黑黑的影子愈显夺目
站住。哪个都无所畏惧”
——《两个》
夜阑人静之时常常是我们思维最活跃之时,也是我们的情感与理智、心灵与心灵较量之时。品读《两个》,我似乎看到诗人和他的影子抑或诗人灵魂的两个方面在无边的黑夜里拼得你死我活又相伴相生,到底谁占上风,谁占上风才对,岁月会给人们一个恰当的明证。换一个角度思考,人类历史上哪一种事物或社会形态的进步离得开竞争?不都是在近乎残酷的竞争中优胜劣汰吗?这首诗歌不但语言凝练而有张力,更重要的是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真实而锋利,让我很自然的联想到《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联想到鲁迅先生的自我解剖,在权钱时尚想尽一切办法往自己脸上贴金的社会潮流中,这种深刻的自我反省精神显得多么难能可贵!
“六月的风一样/居无定所/内心的空洞卷土重来/大地上流行品质恶劣” “嚎叫弥漫黑夜/闪电穿过身体/看见我/随雨水走投无路/比城市还污浊”(摘自《看见我》),一个饱读诗书的人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感受着他周围的世界,歌颂着他所热爱的自然和生活,他怎么可能“比城市还污浊”?正所谓傻子从来不承认自己傻,高尚的人从来不说自己高尚,这对“圆圈理论”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论证。
在舒中先生的近期作品中还有一首写景诗《夏天即景》。
“波光从月影里游走
逃不出你眸子的温柔
晚风拂过脸颊
双唇翕动成最浓的花
话语闪着星星的亮度
新的凤凰展翅飞出
柳树忍不住探过头来
跟着幸福翩翩起舞”
短短八句融波光、月影、晚风、星星、柳树、人等柔美的多种景物于一炉,把静景写动,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夏晚波光艳影图。每一种本无情的自然景物在诗人笔下变得像美人儿一样风情万种。人的活动又为这幅画增添了灵性,拓宽了诗的意境,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说这首小诗既是对生活场景的记录,又能勾起对一段诗意往事的回忆,充分体现了文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文学的一种功能。
在口语化诗歌泛滥的当今时代,舒中先生始终不为潮流所动,不去迎合当代人的口味,坚守自己的创作风格,事实上,他这种精致的抒情言志诗远不会被时代遗弃,相反,不管你关注到什么程度,它们总像金子一样在某处熠熠闪光,因为“诗歌的本质就是抒情”。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创作中他总能找到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相匹配的恰当意象借以抒写自己的心灵,这就使得他的诗歌给读者强烈的感观上的冲击和内在的震动,在反复品味中不断有新的体验和不同角度的理解。和着这些心灵的音符,我们翩翩起舞或者陶醉地吟诵,灵魂也得到彻头彻尾地洗礼。
读舒中先生的近期作品,每一首都让人感动,每一首都值得细细咀嚼,可是我才疏学浅,迟迟不敢落笔,唯恐我的浮浅理解和粗劣笔触抹杀了他诗歌的光辉。近日,再次翻阅这些作品,写下了上面这些文字,以表敬意。
2008.09.17
共计2200字 _________________ 海静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欣赏好诗精评。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三弦儿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5/11 文章: 3690
积分: 15149
:
|
|
在反复品味中不断有新的体验和不同角度的理解
品味在其中。 _________________ 一壶茶 两杯酒 三根弦 日日练剑 夜夜操琴
欢迎到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65962381 |
|
|
返回顶端 |
|
 |
海静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8/06/11 文章: 125 来自: 中国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实验中学 积分: 567
:
|
|
三弦儿 写道: |
在反复品味中不断有新的体验和不同角度的理解
品味在其中。 |
真诚感谢你反复品味,敬请你提出宝贵意见。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海静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