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欣賞中國傳統文化之審美觀
──讀梁羽生武俠小說想到的
李 景 麟
一
一次在《香港筆薈》作家們的聚會上,會長香港大學黃康顯教授,得知我是基督徒時,突然問我:你想見梁羽生嗎?我說:當然!他說梁生會在一個基督教佈道會上出現。然而,彼時我初抵香江路不熟,等舟車輾轉到達時,教堂已人去樓空,與其失之交臂。
雖未謀面,然而──也許我們同是基督教徒,必有神脈相通之處。我原本不太熱衷武俠小說,然而,一經接觸到他的並非正統的武俠小說,卻深深把我吸引。我想是不無端的:那就是在他的武俠小說中,滲透和揉合進很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說實話,有時我甚至拋開頗有吸引力的情節和懸念,而喜讀與欣賞小說中穿插的古典詩文,其如所謂之「融合文學、歷史、詩詞、聯語於一爐」,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之審美觀,和籍此突顯出的梁羽生作品之特色。
於是,儘管金庸、梁羽生並稱一時瑜亮,然而,筆者還是更傾倒於梁羽生。其原因,我認同佟碩之《金庸梁羽生合論》裡的觀點:「梁羽生是名士氣味甚濃〈中國式〉的,而金庸則是現代洋才子。」正是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頗深,作品中突顯的中國傳統文化之審美觀,具有著濃鬱的文化品味,才使其小說無疑成為中國文學苑囿的奇卉異葩。難怪著名詞人劉伯端這樣評論梁羽生的作品云:國家飄零,江山輕別,英雄兒女真雙絕。玉簫吹到斷腸時,眼中有淚都成血!
不是嗎?名士風流有一手,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開風氣也梁羽生!
不是嗎?小說内涵:武、情、詩、史的層面,皆雋刻著中國文化的深深烙印!……
不是嗎?我們心目中的大俠,他脫離不了中國文化傳統而孤立於世呵!
不是嗎?他的武俠小說,若不以中國文化為深邃豐富的底蘊,刻意描寫的故事、意境和人物心理,怎能美其名曰,稱得上是「成人的童話」!……
二
讀梁羽生武俠小說,首先感到的是作家的高風亮節,和中國文人虛懷若谷的胸襟。記得他曾這樣為自己定位:
笑看雲霄飄一羽,
曾經滄海慨平生。
好一個雲飄一羽!──孤懷統覽,滄海平生,體現了梁羽生的思想境界和處世之道,也展示出正直中國文人的那一個世紀的心路歷程。使筆者想起唐?杜甫詩:「經綸中興事,何代無長才」,他真乃豪俠義士,亦耆儒雅人。
三
梁羽生作品中彰顯的是獨具獨特中國化的俠之概念。
不是嗎?國人對俠的概念是:
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
本來 「言必 信,行必果」是孔子讚子路的話,後司馬遷加上 了「諾必誠」。
梁羽生追求的骨風,也正是如此的俠骨文心:寧可無武,不可無俠耶!
他筆下的俠,人物皆栩栩欲活。除梁羽生筆補造化,銜華佩實;更重要的是作家的睿智靈魂,賦予其英雄人物以真正華冑的生命。
可以說,梁羽生在寫每個故事之前,已經有了在詩〈詞〉境裡的構思,情節尚未著一筆,詩已急就。
請看,他為《龍虎鬥京華》寫的《踏莎行》:
弱水萍飄,蓮台葉聚,卅年心事拼憑誰訴?劍光刀影燭光搖紅,禪心未許沾泥絮。絳草凝珠,曇花隔霧,江湖兒女緣多誤,前塵回首不勝情,龍爭虎鬥京華暮。
於是,誘人入讀。讀之入勝。龍爭虎鬥的史實不虛無……
於是,我讀之,感到有一種醇厚感。像釅茶,像醲酒……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