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吟啸徐行
会员等级:6
性别: 
加入时间: 2007/05/25 文章: 1155 来自: 安徽 积分: 5340
:
|
|
文化和心理意义的黄河
黄河
文/非马
溯
挟泥沙而来的
滚滚浊流
你会找到
地理书上说
青海巴颜喀喇山
但根据历史书上
血迹斑斑的记载
这千年难得一清的河
其实源自
亿万个
苦难泛滥
人类深沉的
眼穴
诗文赏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古诗中已多有吟咏,虽然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但往深里讲,还是客观意义的黄河。
黄河一进入到当代诗中,就有了质的飞跃,它已跃升为文化意义的河,心理意义的河,精神意义的河。新诗赋予它的象征意义、隐喻意义,前所未有,它极大拓宽拓深了诗的意境和韵味。非马老师的《黄河》,便是此类作品中上乘又上乘之作。
黄河是一条生命的河,它是炎黄子孙的血脉;它又是一条苦难的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苦难历史的见证和写照。长期以来,战争和掠夺,是造成黄河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也是中华民族苦难与落后的症结。一个植根历史,漫长而又血腥;一个植根当代,短暂却更加触目惊心。正因为此,那个令人向往的地理意义和生态意义的黄河早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到地理书上去找,到记忆中去溯,到历史传说中去领略。现实中的黄河,已变成“挟泥沙而来的滚滚浊流”,更为可悲的是,连这“滚滚浊流”也将不复,将化为断流。倘若有一天,变成永恒的断流,将是何等深切的悲哀。
诗歌第一段,用一个独起的“溯”领起全诗,直溯而上,完全不输黄河滔滔直下的气势。第二段,一个“但”字,笔锋一转,直逼灵魂,挖掘出我们心灵深处的黄河,诗意一下子拓深到精神层面,化实为虚的功力,端的四两拨千斤,同时也上升到一个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黄河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黄河,而是我们的生命和血脉,它从我们心里发源、奔腾,从我们眼里泻出,诗到此,完成的飞翔,是何等举重若轻。
有意思的是,读罢此诗,不经意一数,恰好十四行,看来非马老师是把它到情诗处理的。开头一字若心,追溯之心;结尾两个字若目,沉思之目。如此巧合,如此结构,不知非马老师是否作过这方面的思考,就算是潜意识中偶合,它所产生的功效,也足以让人对此诗品味再三,青睐再三。 _________________ 追求自然、质朴和个性的表达。 |
|
|
返回顶端 |
|
 |
非马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1/13 文章: 1461 来自: 芝加哥 积分: 8044
:
|
|
吟啸徐行 写道: |
文化和心理意义的黄河
黄河
文/非马
溯
挟泥沙而来的
滚滚浊流
你会找到
地理书上说
青海巴颜喀喇山
但根据历史书上
血迹斑斑的记载
这千年难得一清的河
其实源自
亿万个
苦难泛滥
人类深沉的
眼穴
诗文赏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古诗中已多有吟咏,虽然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但往深里讲,还是客观意义的黄河。
黄河一进入到当代诗中,就有了质的飞跃,它已跃升为文化意义的河,心理意义的河,精神意义的河。新诗赋予它的象征意义、隐喻意义,前所未有,它极大拓宽拓深了诗的意境和韵味。非马老师的《黄河》,便是此类作品中上乘又上乘之作。
黄河是一条生命的河,它是炎黄子孙的血脉;它又是一条苦难的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苦难历史的见证和写照。长期以来,战争和掠夺,是造成黄河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也是中华民族苦难与落后的症结。一个植根历史,漫长而又血腥;一个植根当代,短暂却更加触目惊心。正因为此,那个令人向往的地理意义和生态意义的黄河早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到地理书上去找,到记忆中去溯,到历史传说中去领略。现实中的黄河,已变成“挟泥沙而来的滚滚浊流”,更为可悲的是,连这“滚滚浊流”也将不复,将化为断流。倘若有一天,变成永恒的断流,将是何等深切的悲哀。
诗歌第一段,用一个独起的“溯”领起全诗,直溯而上,完全不输黄河滔滔直下的气势。第二段,一个“但”字,笔锋一转,直逼灵魂,挖掘出我们心灵深处的黄河,诗意一下子拓深到精神层面,化实为虚的功力,端的四两拨千斤,同时也上升到一个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黄河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黄河,而是我们的生命和血脉,它从我们心里发源、奔腾,从我们眼里泻出,诗到此,完成的飞翔,是何等举重若轻。
有意思的是,读罢此诗,不经意一数,恰好十四行,看来非马老师是把它到情诗处理的。开头一字若心,追溯之心;结尾两个字若目,沉思之目。如此巧合,如此结构,不知非马老师是否作过这方面的思考,就算是潜意识中偶合,它所产生的功效,也足以让人对此诗品味再三,青睐再三。 |
谢谢赏析。十四行纯属偶合。我很少刻意经营有固定行数的形式的诗。但我的确是把这首诗当成最深沉的情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访问<非马艺术世界>
http://feima.yidian.org/ |
|
|
返回顶端 |
|
 |
曾庆怀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7/26 文章: 4381 来自: 广东深圳 积分: 20246
:
|
|
吟啸徐行 写道: |
文化和心理意义的黄河
黄河
文/非马
溯
挟泥沙而来的
滚滚浊流
你会找到
地理书上说
青海巴颜喀喇山
但根据历史书上
血迹斑斑的记载
这千年难得一清的河
其实源自
亿万个
苦难泛滥
人类深沉的
眼穴
诗文赏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古诗中已多有吟咏,虽然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但往深里讲,还是客观意义的黄河。
黄河一进入到当代诗中,就有了质的飞跃,它已跃升为文化意义的河,心理意义的河,精神意义的河。新诗赋予它的象征意义、隐喻意义,前所未有,它极大拓宽拓深了诗的意境和韵味。非马老师的《黄河》,便是此类作品中上乘又上乘之作。
黄河是一条生命的河,它是炎黄子孙的血脉;它又是一条苦难的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苦难历史的见证和写照。长期以来,战争和掠夺,是造成黄河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也是中华民族苦难与落后的症结。一个植根历史,漫长而又血腥;一个植根当代,短暂却更加触目惊心。正因为此,那个令人向往的地理意义和生态意义的黄河早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到地理书上去找,到记忆中去溯,到历史传说中去领略。现实中的黄河,已变成“挟泥沙而来的滚滚浊流”,更为可悲的是,连这“滚滚浊流”也将不复,将化为断流。倘若有一天,变成永恒的断流,将是何等深切的悲哀。
诗歌第一段,用一个独起的“溯”领起全诗,直溯而上,完全不输黄河滔滔直下的气势。第二段,一个“但”字,笔锋一转,直逼灵魂,挖掘出我们心灵深处的黄河,诗意一下子拓深到精神层面,化实为虚的功力,端的四两拨千斤,同时也上升到一个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黄河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黄河,而是我们的生命和血脉,它从我们心里发源、奔腾,从我们眼里泻出,诗到此,完成的飞翔,是何等举重若轻。
有意思的是,读罢此诗,不经意一数,恰好十四行,看来非马老师是把它到情诗处理的。开头一字若心,追溯之心;结尾两个字若目,沉思之目。如此巧合,如此结构,不知非马老师是否作过这方面的思考,就算是潜意识中偶合,它所产生的功效,也足以让人对此诗品味再三,青睐再三。 |
欣赏好评. _________________ 曾庆怀
“澳洲彩虹鹦中文作家笔会”理事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