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潇湘辉子
会员等级:3
性别:  年龄: 37 加入时间: 2006/06/03 文章: 208 来自: 中国长沙市 积分: 581
:
|
|
我的母亲
王辉
母亲是乡下妇女。
母亲一生劳碌奔波,操劳一生,具有传统中华民族的勤劳、俭朴、忍耐的美德。
母亲生育我们弟兄三个。母亲年青时,飞鸟似的父亲支援国家水电建设,常年在外,后又在人民公社当乡干部,家,里里外外全靠母亲支撑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英年的父亲遭遇了政治上的劫难,蒙冤而死。母亲年轻守寡,既当妈又当爹,含辛茹苦养育着我们弟兄。在那物质匮乏的岁月里,艰辛的母亲在原本美好的青葱时代就仿佛遭霜打的茄子,让人禁不住心酸。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的一家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尤其青黄不接的日子里,总得依赖母亲到很远的河那边的赤山,在山民翻耕过的地里捡红薯度日——扛着满袋的红薯,瘦小的母亲要走10多里乡间小道,负重的母亲挥汗如雨的情景在少不更事的我幼小的心中隐退不见——还有不好吃的蚕豆饭,吃得我们弟兄脖子一哽一哽的,难以下咽。因为人少(4口之家),我家的菜园自然也是村子里最小的。虽然辛苦到头,菜总是不够一家人吃。如今,早已为人父的我总记得这样一个画面:母亲将饭菜做好了,饥饿的我们兄弟端起热腾腾的饭碗,风卷残云般的狼吞虎咽,等到母亲拢桌,不多的两个菜碗只剩下了沾有汤汁的碗底,隐忍的母亲望着一个个瘦弱的儿子,没有责怪我们兄弟不谙事不留菜,默默的端着饭碗吃光饭,母亲的眼里分明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逢年过节,节俭的母亲将自己身上的毛线衣拆下,再到供销社买几支毛线,为我们精心编织红绿相间的花花绿绿的毛衣,把我们弟兄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寒碜的母亲却没有为自己添一件新衣裳。
我们弟兄脚上穿的千层底的布鞋,都是母亲劳作一天后,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熬夜纳的。每想到母亲坐在桔黄的油灯下赶做布鞋,孟效的《游子吟》在心头油然而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左右邻舍的大娘大婶共认母亲的女工,是村子里最灵秀的,提到母亲总是赞不绝口,夸母亲心灵手巧。
即使在贫穷的年代,爱美的母亲总是让我拿一个小小的化妆瓶子,花几毛钱,从供销社打一点雪花膏,搽一搽,在脸上涂抹一下,一年四季,母亲虽然是地道的农妇,但什么时候看上去,总是那么精致,将自己头上、脸上、身上收拾得熨熨帖帖。
母亲是独女,兄弟中排行老二,小时候,能干的外婆不要母亲插手半点家务,可见现在能干的母亲是环境逼迫的。如果父亲不英年早逝,原本柔弱的母亲何至如此呢。
直到我们兄弟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母亲才不再到田里劳作,辛劳一辈子的母亲才轻松些许。
母亲会剪窗花,会折好看的清明花纸球。每年正月过了元宵,母亲就为清明节早作打算,买好红纸绿纸白纸,动手折彩球,邻近村子的乡亲扫墓挂山的彩球都是出自母亲之手。我想,即使我们弟兄经济条件改善了,家庭殷实了,母亲虽然不缺零花钱,但闲不住的母亲只要能动能挪,她都会年年在清明节前折彩球卖的。
母亲如今已是古稀之年。谁会记得当年弱小的村妇,为了一个经济上的纠纷,山重水复,在交通很不方便的情况下,举目无亲的母亲孤零零地来到省城,找到省司法厅律管处咨询,拿到一份律师出具的亲笔信,在那个刚刚脱离人治走向法制的年代里,母亲凭一纸法律文书,拿到了她应得的补偿金,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未出过远门的母亲,在花甲之年,还曾经应外甥女的邀约,一个人远赴广州,给她的女儿带孩子,母亲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自己的子孙遮风挡雨,给我们做儿子的撑起一片丽日晴空。 _________________ http://wanghui1813.blog.sohu.com |
|
|
返回顶端 |
|
 |
谢流石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5/10/08 文章: 1003 来自: 中国 浙江 积分: 5467
:
|
|
返回顶端 |
|
 |
塔双江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11/14 文章: 1992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9103
:
|
|
返回顶端 |
|
 |
杨光
会员等级:4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5/15 文章: 437 来自: 中国 云南 昆明 积分: 1581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