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见习记者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故事小说[600字内短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庞飞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10/10
文章: 182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6-3-23 周四, 上午11:50    标题: 见习记者 引用回复

见习记者
文/庞非

同学今年23岁,说大不大,许多和他差不多大年龄的人都还在读书。说小也不小了,和他住在一个小区里的小龙去年就结了婚,老婆的肚子都挺起来了。去年的夏天,同学从省城一家高校毕业,大专文凭,学的社区管理。
同学毕业后,他妈妈们托人找关系七转八弯地找了一家报社,叫同学去见习,待时机成熟就转为正式记者。他的妈妈是这样打的如意算盘,也是这样给他说的。妈妈说报社就是国家正式单位,记者相当于国家公务员。
同学就去了报社。报社是一个省级机关的下属机构,一周出版一期报纸,走的是深度报道路线,办的得不错,效益也不错,稿费颇为可观。这是他从他妈妈认识的那人口里知道的,那人也就是把同学搞进报社去见习的人。
同学觉得能去报社上班,实在太好了。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多如牛毛,一抓一大把。不说去吃国家皇粮,就是能找到工作也是万幸了。比如班上的小张,平时成绩优异,是系里的风云人物。可是同学那天就看到他在大太阳下背着一个大大的包,为一家公司推销洗发水。
同学去的第一天毛人不熟一个。见了人就叫老师好。那些年轻的记者看他一眼就知道是去见习的毛头小孩子,装模做样地说“恩,你好,你好。”
同学在办公室里见到了编辑,编辑是个戴眼睛的中年人,很知识分子的样子,编辑看了看他,说你就是同学吧,哦,我知道你来了。你坐吧,啊,先坐坐,熟悉熟悉我们这里的工作环境。
编辑说这话的时候和和气气的,同学听了很受感动。他听其他同学说,他们去单位第一天,不但公司老总不大甩帐,连员工也不大搭理他们。
同学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希望的同学干起事来就特勤快。但是因为才进报社,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该干哪。不过只要你愿意做,事情总是有的。办公室里的记者采写新闻回来,草草地写好稿子,就丢给同学,说给我打打字,好吗?问归问,稿子已经丢了下来。
同学是新人,自是不敢不答应,且帮助人,也容易结下人缘,所以他就乐于帮大家打稿子。一篇接一篇地打。报社里比他大一个月的李记者也常常叫他帮忙。然后一大帮记者没事了就坐在桌子上看报纸,喝茶。
但是好歹进了报社,总要干点记者干的事情才行。同学打了一天又一天的字,一边打字一边就这样想。他听人家说去电视台实习,总是能常常出去的,因为那些记者叫新人给他们扛摄影机。在报社里干的事情不多,顶多背个照相机。但记者把那相机当宝贝,还不给新人背呢。
机会还是有的。国内出名的某作家出了新书,这几天在全国热卖,三天前登陆省城。编辑说我们下一期做一做这书的新闻。他把同学叫到办公桌前,说这个新闻说难不难,说简单嘛也不大简单,不过,简单的事情锻炼不出你,太难了你写不好。这个新闻就由你单独完成吧。
同学一听这话心里就咚咚地跳了起来,心想这是好机会,还是编辑好啊。他小心翼翼地问编辑:“老师,我行吗?”
编辑拍拍他肩膀说:“啥事不是锻炼出来的啊。一定行。这样的新闻不难。”编辑开了一张见习记者的证明,拿到里间请老总盖了章,递给同学,说:“这证明很重要,不要乱用,回来记得上交给我。”
同学接过证明,仿佛身子轻了许多,他想,有这纸条,我才成了记者呢。虽然在报社里坐了很久,但毕竟没有加入人家的行业,出去谁信呢。当然朋友们是另外,因为朋友们都知道同学是在报社上班,干着无冕之王的职业。
同学像吃了定心丸,于是大踏步地出门去。
他在省电视台旁边的时候看见了老同学未力,未力在一个摆满了电子产品的摊子前给路人讲着产品的特性和功能。他在人群里看见了同学,推开人走过来。“听说你在报社的啊?”
同学心里很开心,却只是呵呵地说:“采访任务多,没时间出来和你们玩。这不,今天正出来采访一条新闻呢!”他说完这话就觉得自己真的成了大记者了。
未力就很羡慕地看着同学,同学说我还忙着把材料拿到手呢,等会回来再和你聊。打完招呼就匆匆地走了。
同学到了站台,他没有坐公交车,而是打了出租车,他心想今天是打进报社来的第一遭采访,该享受享受。平时读书没都只是坐公交车,哪有钱打出租车的。
他坐在出租车上,看着城市里的建筑,觉得今天特别亲切,特别有意思。你看那德达大厦多有气派,那电信大楼多么雄伟,港川酒店修得真有艺术感,那是西欧模式,那是日本建筑。他就这样欣赏着,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第一个书店。
他走进各家书店,问那书的销售情况,也问读者对书的看法等。被采访的人当中绝大多数都积极配合。但是他在即将采访完毕的时候遭遇了一起委婉的拒绝。
在求学书店,他问了好久,服务员才告诉了他经理的房间,爬上经理房间时,同学觉得腿都软了。他敲门,过了好一会,才出来一个文文秀秀的中年人,手里拿着那本正热销的书。同学对经理自报家门,说我是省城某报的见习记者,今天想就某书问你一些问题。这之前他去采访别的书店经理的时候都是这么开口的,所以他这会说起来非常熟悉,就像小时侯背古诗一样。不过他忘了这是采访,而不是背古诗。
他说完就递上了报社给他开的证明,这之前他去采访那些书店经理和读者的时候也拿出这张证明的,但是有的人并不看这证明,只要你说我是某某报的记者,不管你是见习记者还是正式记者只要你说你是记者他就告诉了你你问问题的答案。
这经理说话温和,他招呼同学坐下,先和他聊起了一些在大学好玩的事情,没想到他和同学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同学觉得两个人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于是就问到了书的销售情况。他最迫切了解的是那书这几天在求学书店卖了多少册,因为这之前的书店经理们都不大告诉实话,同学知道他们说的不大是实话,虽然拿到了一串的数字。
那经理说,这书比较好卖,大家都喜欢看。你可以买来看看呢!
同学心里急,他要拿到一些数字才好,很多时候数字非常能说明问题,这是同学在报社里几天来看报纸总结出来的经验。他还急着回报社,想早点把这文章写出来。同学这样想就又问了一遍经理关于那书的销售数字。
经理站起来,拿起那本书,翻开封面,递到同学面前,他说:“其实啊,师弟,我们这是商业机密。不能告诉你的!”
同学又采取其他方式问了几遍,无果。同学只好起身告辞。经理送他出来,说望以后多联系。
同学的材料还是够丰富的了。他到街边吃了碗粉。下午要下班的时候,他回到了报社。编辑出去了,有两个记者在。李记者说你先把文章写出来吧。
同学就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打开了字。虽然是头一回写新闻,但好在同学在大学时就喜欢看点书,偶尔也写写小文章,虽然没有发表过,但写作水平并不差。报社里的人都走了,他还在电脑前忙乎着。终于在天黑之前把它弄完了。
第二天他早早地到了报社,等着编辑的到来。编辑一推门进来,他就迎了上去,说老师你看看我写的稿子好吗?
编辑一边坐下,一边接过稿子,顺手往上揭了揭眼镜。他看的时候,同学就站在旁边,大气不敢出,等着编辑的回答。
编辑说话了,“恩,不错,能第一次写到这水平挺不错的。但是呢,还有些地方需要修改。我给你再看看!”
同学这才长出了一口气,他说谢谢老师。正要回到电脑前的时候,编辑又说话了,他说:“这文章下期发!”
同学听了更是心花怒放。这时李记者过来交给他一篇稿件,叫他帮忙打打字。同学毫不犹豫就接了过来。
报纸出来的时候,同学的文章真的发了,发在第二版的中间,很大的一块,占了三分之一的版面。同学拿到报纸,首先看到的是题目,一看到那熟悉的题目,他就飘飘然了。他心里说这不是我的文章吗!
真的是。他就一个字接一个字地往下看,不过他看到了不愿看的字。那就是文章的署名不是同学,而是编辑。而且是编辑一个人的名字。
同学才知道吃了哑巴亏,自己是新人,没有说话的权利。他以前听人说起过这样的事,没想到就在自己身上发生了。
不过毕竟同学的文章好歹见了报。于是他就给家里打电话说自己发了一篇文章,他说我和编辑一起写了一篇文章。同学的妈妈一听,很是兴奋,说有希望,有希望,连说了好几个“有希望”。
同学没事的时候就拿起那报纸看,看他的文章,看他的署了别人名字的文章。他想,下一期编辑总不会这样的。他甚至转念想,这文章也多亏编辑老师修改润色,不然真没这样好。采访的机会也是编辑老师给的。他署了就署了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同学还真发了几篇文章,都是他写的,不过每次发表时都不是他一个人的名字,即便是他一人完成的,有时是编辑名字,有时是那些对他指点了一下的记者名字,当然还是编辑的名字出现的次数多一些,他们出现的方式很有规律,就是都排在同学名字的前面。好在只要有他的名字见报,他就能领到几十块钱的稿费。每次拿到稿费,同学都兴奋不已。因为这稿费是他在报社唯一的财政来源。
同学在报社见习的期限是三个月,同学的妈妈说只要过了三个月,你就可以成为报社的正式记者了。这天,同学去没有看到报社里年轻的李记者,倒是在下班的时候看见了他,他正提着一个大大的箱子,往车站走去,同学问他干吗去?李记者勉强地笑了笑,说:“我回家!”。同学说你回家提这样大的箱子,李记者小声地说“我只是见习记者。”
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同学在报社里进进出出,却丝毫没有嗅到报社进人的消息,同学的妈妈慌了起来,来了好几次省城,亲自和托关系的那人商量进报社的事情。那人说我再帮你跑跑看!
那人是另一家报社的资深记者,他说我们报社的正式记者很少,但每年去见习实习的人很多,那些人的实习长,一般的新闻作品他们都能完成。因此现在省城的报纸都很少进记者,他说进记者“太浪费工资了”。同学看着资深记者不停蠕动的嘴,就觉得那特像一台吐字的机器。


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是不是在水一方哦


上一次由庞飞于2006-3-24 周五, 下午1:47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庞飞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刘云云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0/06
文章: 1598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市
积分: 9441


文章时间: 2006-3-24 周五, 上午10:40    标题: 引用回复

 某些自诩清高的文人,如今却腐败起来了,叫人愤慨、痛心!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刘云云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QQ号码573651153
庞飞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10/10
文章: 182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6-3-24 周五, 下午1:45    标题: 引用回复

问好刘兄.多指点
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是不是在水一方哦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庞飞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故事小说[600字内短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