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平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01/04 文章: 108
积分: 525
:
|
|
平度和高密是邻市,桥路相接,一衣带水,文学界之间的交往却不密切。2005年秋天,我与长袖应邀到平度诗友雅诗、三石家中做客,兴高采烈的雅诗为我约过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徐俊国,但他出了发,没能相聚,至今仍觉遗憾。时光荏苒,冬去春来,我时常搜索和关注着这位邻市的诗坛才俊。先是《新华文摘》叫我眼前一亮,这一号称“中国小百科全书”的大型综合性杂志,2006年第4期转载了徐俊国的组诗《热爱》,青岛的半岛诗坛随之出现轰动,诗人荷东更是对此褒奖有加。紧接着,2006年3月份下半月的《诗刊》,在头题位置上刊发了徐俊国的组诗《时光重现》,雅诗在网上发了这组诗的照片。我忍不住想深入了解俊国和他的诗,就用“百度”搜了他的简介、照片和其他大量诗作。遵雅诗嘱咐,我反复品味了俊国的组诗《时光重现》,一股灵动俊美的诗风扑面而来,一种亲切朴实的感觉渐次滋生,让我不得不写下点什么,与诗友们共飨。
组诗《时光重现》由8首短诗组成,描述和展现了诗人所经历的“过去的时光”中的一些生活片断,表达出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人生领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生的思考。
俊国生于1971年,上小学的时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凡从那个年代的农村走过来的人,都会信服俊国诗中真实的描写和感觉。
1、《上 学》
一边赶时间 一边踢石子
冷不防会踢到一根白花花的骨头
飞过头顶的灰蝴蝶
像某个谢世的人灵魂重现
过了苇湾就是一座断桥
敲着木邦子的人早晨从上面经过
傍晚还会回来
车上的豆腐减少 身上的灰尘增多
上小学二年级时
有一天放学早
我在苇湾摸到两个大蛤蛎
哼着小曲回家 庭院比往日安静
从窗户缝往屋里看
爹在酗酒 娘双手抱膝 瘦肩哆嗦
我不敢弄出一点声响
一口气跑回学校
眼泪唰地流下来了
“一边赶时间 一边踢石子,冷不防会踢到一根白花花的骨头”,接下来的灰蝴蝶、断桥、木邦子、豆腐、灰尘等意象,把那个年代的乡村氛围生动地刻画和营造了出来。这为诗人“上学”设置了一个客观再现的历史背景。诗歌的题目叫“上学”,但诗中并没有写多少上学本身的事,倒是对看似与上学无关的事着墨不少,这正是诗人的过人之处--通过上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凝炼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态。当诗人放学回家,看到“酗酒”的父亲和“瘦肩哆嗦”的娘时,“我不敢弄出一点声响/一口气跑回学校/眼泪唰地流下来了”。这泪水中,既有对娘的同情,也有对父亲的不满,更有自己内心的委屈与苦闷。哼着小曲回家,却又跑回学校流泪,一种戏剧般的强烈反差,把一个上小学的“孩子”的心理状态活脱脱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诗歌没有一句议论性的语言,都是在客观记述,颇有“述而不作,述而不论”的史志味道,当应持久存在的。
2、《够了》
二十年前
遭受过雷击的玉兰树竟然还活着
当我重回故乡
它递来更多的浓香
爱一个人
不但得到了她的呼吸和白藕
她还一下子给我生了两个女儿
——一份幸福就够了
比比居无定所的蜜蜂和蝴蝶
比比寒风中搓手跺脚的卖煤人
我得到的太多
以至于不知道如何偿还 偿还给谁
失眠时 一勺月光就够了
失败时 一个温暖的词语就够了
从一只羔羊的眼泪望进去
能窥见那种清澈的温良就够了
它却主动走过来
轻舔我掌心的疤痕
我一向认为,没有主旨的诗不是好诗。《够了》一诗表达了诗人的知足、坦然的主观意向,向人们传递着如何看待得与失、如何对待予与取的价值取向判断,在物欲横流、精神迷失的今天,这无疑是一股可贵的清流。诗作通过遭雷击而又开花的玉兰树、生了两个女儿的爱人、居无定所的蜂蝶、寒风中的卖煤人等这个意象串,相互映衬出“够了”这一主旨。而第二段的结尾,则又把“够了”这一判断进行了强化“我得到的太多/以至于不知道如何偿还/偿还给谁”。诗歌的语言自然、平和,使人感到亲切可信。诗的第三段用了一个排比句式后,大胆跳跃至“一只羔羊的眼泪”,并且让这只温良的羊“轻舔我掌心的疤痕”,诗人用羊的善良、无欲来烘托和深化了主题,让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诗歌所传递出来的信息。
3、《捉迷藏》
穷孩子最爱在深秋的鸽哨中捉迷藏
庄稼都收了 四下有的是垛堆
最大的一个藏得最远
一群人麻雀一样呼啦啦抢先散开
我是反应最慢的那个
有一次 天快擦黑
我误以为他们还没有回家
提了一只鞋子找啊找啊
后来 竟然找到一座小坟
那是哑妞
三天前还和我一块儿捡花生
现在就躺在那块地里
冷冷的星光给小小的土堆披了一件青衣
我和俊国一样,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对于童年的捉迷藏、打宝、弹玻璃球等游戏,至今记忆犹新。《捉迷藏》这首诗,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来写捉迷藏游戏的特征与过程,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写死去的同伴“哑妞”,“三天前还和我一块捡花生/现在就躺在那块地里/冷冷的星光给小小的土堆披了一件青衣”。诗人通过捉迷藏时无意碰到的哑妞的“一座小坟”,并适当展开联想的描述,让人对生与死、生命与游戏产生思考——进入坟墓也是在捉迷藏吗?生命乃至人生是一场游戏吗?诗人没有给出答案,但我想,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手里。诗歌用语平常,也不含蓄,更没什么“诗眼”,但其意蕴是深远而厚实的,我们姑且称之为“大写意”手法吧!俊国诗艺的可贵之处往往就在这里,看似不动声色,甚至漫不经心,背后却深刻凝重、意味深长。没有相当的功夫,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
4、《过年》
爹在扫雪
娘往家里抱进最后一捆柴禾
弹去布鞋上一年的浮尘
姐姐从外省回来 忙着整理衣裳和日记
牛羊无事
从栅栏里探出头来
听我读“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黄昏时分 上香 放鞭炮
一家人对着画上的祖宗磕头
十二点吃饺子
——小声说话
今夜 老爷爷老奶奶从天堂下来
在我们中间过年
《过年》几乎是过去甚至是现在胶东农村春节时的一幅风俗画,人象、物象、景象、事象浑然一体。扫窗的爹、抱柴的娘、从外省回来的姐姐、读古诗的我,以及栅栏里的牛,共同组成了一个祥和、幸福的家。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叫我不禁想起自己童年的农村老家。诗的第一段没有一点“年”味,似乎是冬日农家的平时场景,但对于过年来说,这一铺垫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过年的背景,也是过年的舞台。诗的第二段就年味十足了,上香、放鞭炮、磕头、吃饺子,这些过年的重要元素使《过年》一诗显得真实、客观,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诗歌的记实性被诗人最大可能地放大了。诗的末句“今夜/老爷爷老奶奶从天堂上下来/在我们中间过年”,能够叫人生出这样的联想——过年,大概比天堂里还要好吧!如同《上学》一样,全诗没有一句议论性语言,都是客观的描写,虽然这样做削弱和淡化诗歌的抒情性和冲击力,但诗歌本身所具备的信息量足以使其久而弥珍。
5、《喜鹊窝》
蔚蓝之下 头顶之上
那不过是一个喜鹊窝
我为什么如此伤感
秋风绕到背后摇晃它
我却有晕眩的感觉
喜鹊哪儿去了
和我一块爬树的伙伴哪儿去了
第一个把手伸进窝里的英俊
三十八岁从吉林回来 领着跛脚的对象
正月初二去了广州 从此杳物音信
抢走鹊蛋的外号叫歪眼
我在树下安慰哭红眼睛的黑牡丹
还发誓说改天给她掏十个
后来那棵梧桐树再也没有落过喜鹊
草窝 一天天变旧 破碎
下雨了 吧嗒吧嗒直淌水
喜鹊窝是乡村司空见惯的景物,但在徐俊国眼中,它既是小伙伴友情的一件载体,又是物是人非的现实见证。“秋风绕到背后摇晃它/我却有晕眩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有一虚一实两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二是精神上的,可谓虚实相间,相得益彰。并且,精神上的伤感才是诗人想要表达的。喜鹊飞走了,一块爬树的伙伴不见了,睹物生情,感慨良多,直至“草窝/一天天变旧/破碎/下雨了/吧嗒吧嗒直淌水”。站在梧桐树下,抬头望着喜鹊窝,回忆起跛脚的英俊,抢喜鹊蛋的歪眼、哭红眼睛的黑牡丹,少年不在,友情远逝,那吧嗒吧嗒直淌的水,既是现实的雨水,更是心灵的泪水。诗人总是多情善感的,俊国也不例外,通过诗人对喜鹊窝前后的变化和旧时伙伴的描述,我们又似乎听到了诗人的慨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我能奈何?
6、《早啊 春天》
我脱口而出的时候
忍受过霜雪的松针颤了一下 花粉荡漾
时光给小鸟解开活扣
长翅膀的事物飞得比原先更高
我在院子里拔草锄地
双胞胎女儿紧紧跟随
曙光用粉红色的乳汁灌溉心灵
早啊 春天
嫩芽从骨头堆中擎出小旗
生病的松鼠试探着走出洞口
闲逛的人忽然发现自己老了
暖风吹送 胸口多了一朵含雨的云
谁在墙根寻找乳牙
谁把揉成团的遗言放进有蛋的鸟窝
春天喽 我不得不重新打量这个世界
祝愿勤劳者不再收获瘪谷
失败者不再被生活劫持 停止豢养眼泪
诗人一定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这首《早啊 春天》的,从诗歌选取描述的事物和诗句跳动的节奏,足以看得出来。诗人仿佛在告诉人们:我多么幸福!世界多么幸福!诗歌通过自然界和人在冬去春来中的变化,传递出了对春天的问候和对春天的赞美。诗歌的语言既有直抒胸臆的,也有客观描述的,但都没有离开“春天”,没有游离到诗的主旨以外,这正是现代抒情诗所必需的。诗的后一段,显然是因作者压抑不住,急于表达的情绪——“春天喽/我不得不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祝愿勤劳者不再收获瘪谷/失败者不再被生活劫持/停止豢养眼泪”。我认为,对于不同的题材,应该用不同的写法,这首诗的写法就有别于本组诗歌中的其他作品,表现出了作者比较成熟的意象捕捉能力和题材驾驶能力。但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比另外7首稍有逊色。
7、《跟着姐姐回家》
月亮从黑牛滩的茅草上升起来
她端详着土地的肥沃和村庄的贫瘠
我踩着姐姐泥泞的影子
穿过棉槐丛回家
姐姐脊背上晃动着四只小鞋
虫声渐密 黄豆那样撒在心上
我跟着姐姐蹦蹦跳跳就过了三岔口
接近村中心时
我和姐姐互相看了一眼
唰唰唰加快了脚步
七大娘家门紧闭
上面的烧纸呼啦呼啦直响
姐姐的右手把我的左手握得更紧
我们不敢回头
就怕七大娘从黑咕隆咚的那个世界回来
硬要塞给我们一块花生糖或半个热地瓜
不得不佩服俊国,他竟然能把极平常的事物刻画得如此精彩!《跟着姐姐回家》一诗,只写了自己和姐姐在傍晚时分从外面赶回家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诗人把自己所所闻、所感受到的东西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传递给人们一种暗淡、恐惧、压抑的色彩,把当时农村的落后、愚昧、封闭的情状艺术地再现了出来。诗中姐姐泥泞的影子、黄豆那样的虫声、呼啦呼啦直响的烧纸,特别是想象中七大娘硬要塞给的一块花生糖或半个热地瓜,把诗人所处的客观情状与自己的心理经历有机的贯穿到了一块,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思考。真实是诗歌的生命,这种真实,不是对生活的机械摄影、简单复制;而是艺术的真实,是客观事物在诗人大脑中经过加工、提炼后的真实。我经历过俊国所描述的那个年代的农村生活,也有与俊国同样的心理感受,这也许是这首诗带给我震撼和沉思的另一个缘故吧!
8、《大沽河》
我要把一生的脏衣服抱到这儿
一切都需来个彻底的清洗
河水的三分之二已经解冻
鸟叫渐渐变暖
我的晾衣绳系在悲伤和幸福之间
等我从生活中回来
轻轻拍打各种布料上的阳光
转身的一刹那
桃花全开了
我还没有老
而春风已经来过许多遍了
谢谢它吹拂过我的汗衫
破了小洞的袜子
还有噙在笔尖上的祷告
大沽河是青岛市的一条著名河流,流经胶州、平度市。我不知道俊国是不是在大沽河边上长大的,但我知道他深爱着这条河。“我要把一生的脏衣服抱到这儿/一切都需来个彻底的清洗”,其实,需要彻底清洗的不仅仅是脏衣服,还有许多陈旧的、落满灰尘的、不干净的事物,这才是诗人的初衷。“鸟叫渐渐变暖”,不仅是一个精彩绝伦的诗眼,更是一种对新生活、新生命的期翼和希望。诗人俊国是睿智而又多才的,他把晾衣绳系在悲伤和幸福之间、拍打各种布料上的阳光,由此洞开了一种全新的向往。这是春天的大沽河,这是诗歌的大沽河,这是新生的大沽河。而对大沽河边的春风,诗人唱道:“谢谢它吹拂过我的汗衫/破了小洞的袜子/还有噙在笔尖上的祷告”,诗人借春风吹拂中的从属意象,把大沽河这一主体意象进一步强化了,使大沽河站了起来,就站在我们对面。
徐俊国现任平度市九中美术教师,是一个正在迅速成长、大有希望的青年诗人。他对诗歌意象的捕捉和对诗歌具象的刻画,以及整体意蕴的缀和,都离不开那双充满艺术灵光的眼睛,离不开那颗饱含独特美学思想和人文情绪的心灵。我惊异于他对细节的刻画和对事物的写实性描述,他由此也摆脱了随意滥情、无病呻吟、言之无物和艰涩难懂的羁绊,给我们展现出了一片赏心悦目的诗美天地。《诗刊》刊发这样的诗,让我看到了《诗刊》的进步和诗歌的希望。今后,《诗刊》大约的确不会再继续枉为“诗刊”了!
匆就此篇,仅为一孔之见,敬祈诸位诗家、诗友教正!
2006年3月28日于高密
_________________ 童心,良心,谓之诗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