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
|
|
孙钿印象
钱志富
孙钿常说:“我不要做大人物,我也不是大人物。”孙钿曾经与胡风同命运,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写成的大量诗篇都是胡风替他发表、收存和编辑出版的,如今他的写于1937年9月18日的诗篇《给敏子——无数的敏子呵•苏醒吧》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当然,他的其他作品也都是那种能够令读到他们的人感喟的优秀作品,孙钿的存在的确是中国新诗史上的骄傲。孙钿是被大家遗忘了的一位大诗人。他的好多作品,好多优秀的作品都有待于整理、发表和出版。孙钿多次委托笔者替他编文集,笔者毫不犹豫地承担下来了这一神圣的使命。笔者经常在课余奔赴到孙钿的寓所,听他讲他们当年的故事,同时从他的如山的书籍和报刊以及一些杂乱的堆积中挖掘他可能留下的旧稿,笔者找出了一大包,孙钿当着我的面清理了,神情非常愉悦,说:“你来掘古墓。”
从“古墓”里掘出来的资料经过比对,发现有三分之二都没有发表和出版。笔者简直兴奋极了。如今初步的整理,录入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要做的是校对,录入的时候好多字不认识,所以后续的工作还很大。
在跟孙钿多次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笔者发现孙钿是一个真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一辈子铁骨铮铮,在恶势力面前从不屈服。他早年参加革命,同当年的反动统治者抗争,差一点被捕入狱。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从日本回国并很快投身到实际的战斗之中去,他的战友就牺牲在他的身旁而且溅他一身的鲜血。五十年代他受胡风案的牵连被捕入狱,然而他没有卖友求荣,后来多次受到各种运动的冲击又多次入狱,多次劳动改造,可谓九死一生,可是到了粉碎“四人帮”过后,他连平反都懒得申请,别人找他说要给他平反,他说:“我不要平反”。当然,后来还是平了,不过已经是几年之后的1983年了。平反后,孙钿虽然出任过宁波市作家协会主席一职,但是他一直低调处事,不与人争权夺利,他尽量写作和翻译,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可是他出版、发表的极少。他仿佛宁愿被埋没,被遗忘。
笔者第一次跟孙钿先生见面是2001年年底。那一年我博士即将毕业,恩师命我外出放学并找一个自己的饭碗。我顶着风霜雨雪,一路来到宁波。我当时预计在宁波呆的时间很短,所以当宁波大学留我用中饭的时候,我碍于我将来要工作的单位的盛情,所以只好给只通过一封信的孙钿先生打电话,说不能按时到他那里了。结果孙先生在电话里说,为了接待我,已经好几天前就在做准备了,说买了很多菜,还有日本友人作陪。他可能害怕我不去,另外加了一句,说,到他那里吃过饭的人后来都成了名人,他举出广州的林贤治作为例子。笔者听到这样的话,只好舍弃了宁波的盛宴,打的到了孙先生的家,果然一屋子的人,一桌子的菜,孙先生见到我高兴极了,我见他谈笑宴宴,饭吃得很香。孙钿先生热情,真诚,待晚辈若我也如上宾,令人十分感动。
2002年我来到宁波大学工作,与孙先生同处一城。我们成了忘年交。孙先生每次见到我都很高兴,很热情。前几年还能四处走动的时候,我每次去看望他,他都一定要带我奔赴他最爱去的饭店吃饭。他很喜欢广东菜,他每次都吃得很高兴。看到孙先生高兴,笔者也很高兴。如今他生了几次病,住了几次院,脚指甲腐烂不堪,痛苦不堪,然而,笔者每次去,他还是依然高兴,热情,我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个中午,有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中午。有几次我也领着我的学生过去。有一位叫马丽娟的硕士研究生跟我去了,老人见了他眼睛更见明亮了,她的名字居然跟他的爱人的名字是一样的,他喊一声“丽娟”,房子里一老一少,两个人应着,他兴奋极了。更奇的是,这个马丽娟的家乡居然是孙老参加新四军打日本鬼子的地方——驻马店,这勾起来人许多回忆,他仿佛又回到了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后来,说道驻马店的吃食来,老人居然想吃驻马店的大饼和馒头,并吩咐小马春节回来之后带一个回来,说完他自己也笑了。他天真得象个孩子。孙先生经常这样,他是一个九十多岁的有着童心的人,这大概是大家觉得他年轻的一个原因吧。
孙先生很注重友情,前几年他走得动的时候,经常外出,经常奔赴上海、杭州去看望老朋友,他跟贾植芳、何满子、杜宣、王元化等老友是越老越亲,跟杭州的冀汸也跟亲兄弟一般。这几年不少老朋友纷纷谢世,这令孙先生十分悲伤。“寂寞呀,杜宣走了,贾植芳走了,梅志走了,老朋友没剩几个了。”笔者每次见到他,他都要这样数一数,说一说。笔者之所以常常到老人家处走一走,除了要完成这件神圣的使命之外,也是想让老人寂寞的晚年生活有点热闹的气氛。老人说,他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每年都要到广州去过冬,象一只候鸟,如今飞不动了。
老人嗜书如命。老人天天读书看报,也看电视,他尤其喜欢看百家讲坛。有一次我到他家送东西,看见他正在看马未都说收藏,他看得津津有味。心想,老人真的是活到老学到啊!笔者经常会向老人借一些世面上买不到的书来看,老人每次都要在我拿走之前查验查验,看我拿走了哪些宝贝。我知道孙先生十分爱惜他的那些书,所以看完了马上就去还,但有些书一直没看完,所以没还。我在还某某书的时候,老人就记起我还有什么书没还,这让我非常吃惊。老人的记忆力可真好,老人也真精明啊!这对这还处于盛年的我是一个警醒!这又让我想起老人虽然当年地下党的革命工作一干十余年,在特务密集的风云岁月里一次都没暴露自己的身份,这与他的惊人的记忆力和精明应该有关,当然这与老人的革命胆魄有关系,老人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老人四十年代在香港工作的时候,曾担任了对来港文化人的接待、管理和疏散的工作,有一次他去通知作家茅盾,茅盾正在洗脚,见是孙钿来了,神色慌张,忙叫小声一点,害怕别人听见,因为他知道孙钿是共产党。“茅盾胆子小。”孙老对笔者这样说道。
孙钿在为人上十分正直和正经。孙钿欣赏女人,但不近女色。这跟他的许多七月派友人都很相象。孙钿告诉笔者,当年胡风之所以不怎么能够看得起茅盾、郭沫若等,这多少跟他们在处理男女关系上的轻率有关。孙钿告诉笔者,当年在香港,他同廖承志一样工作的时候,当知道当时党的最高领导人要娶江青为妻时候,他还同廖承志一起发了一封反对他们结婚的电报。孙钿跟上海时代的江青即蓝苹一起演过戏,他知道这个人的为人。“当时我们还睡在一起。”孙钿告诉我的时候,我吓了一跳。“当时演出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天外》,赔了本,只好大家挤在一起,蓝苹二十多岁,心气很高,但是看我正经,选择跟我睡。”古人有坐怀不乱的美谈,孙钿蓝苹同榻不乱,这也见出孙钿的高洁来。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孙钿老人,我记忆犹新。如今再读钱博士的评文,更敬仰十分。谢谢博士的评介。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