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不嫁
洁洵(广东省汕头市)
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我撑着一把花伞,朝离家不远的一家工夫茶座走去,去赴一位女友的约会。她白天电话约我的时候,先心情沉重地举例说了一通对恋人的种种不满,听得我也心情灰暗。接着,她约我晚上出去喝茶,说要跟我仔细聊聊,又认真地给了我一项庄严使命,要我在她嫁不嫁的问题上给她一个主意。客观情况复杂啊,这个主意不好出。
我准时到达客人稀稀拉拉,灯光柔和但亮度被刻意打压的茶馆,一眼见女友已在一隅的桌旁呆坐。桌子上电水壶中的水已开了,正滋滋冒着白汽。坐下,喝过了两巡工夫茶,我俩便谈开了。我和她虽是10多年的朋友,但近几年并不常见面,只是常电话联系。大抵所有成了家、有了孩子的女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疏离待字闺中时的朋友的。我算了算,和这位女友上一次见面的时间距现在大约有两年了。我就着桌子上的烛光细细打量她,两年不见,她五官平平的脸显得老相了点。也难怪,女友一直受个人问题困扰,36岁了还没把自己嫁出去,总郁郁不乐,而在人前却又要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是以压力多重,人难免老得快些。特别是她在谈目前的这位男朋友之前,有人给她介绍的对象中,竟有三个是40多岁的丧偶中年人,这让她恼火、悲哀,但又无可奈何。她与其中的一个以世俗眼光看条件尚可的中年人见了次面。见了之后她正因为对方带着个20岁的女儿犹豫不决呢,那个长相英俊的丧偶男人却很快通过介绍人传过话来,大意是嫌她不漂亮,表示不想进一步交往。这严重打击了她的自信。她非常聪明,奋斗到现在也算事业有成,是一家大公司的中层干部。但聪明、事业有成这些条件往往对一个女性(特别是外型条件一般的女性)择偶的积极影响作用不大,有时候甚至会起消极作用。
看到女友愁眉不展的样子,我劝她,只要她的对象是个男人,那就嫁他,不要想太多了。要找个38岁的未婚男子(女友的对象38岁)结婚也不是件易事呀。我喋喋不休地说,大道理讲了一大堆(在现实不如意的情况下,也只能说服她服从于大道理了)。她静静地听了半天,同意我的很多说法,但仍下不了出嫁的决心。她又给我说了件事。说就是那件事成为她想与男友分手的导火线。原来,今年情人节那天晚上,她忽然很想吃凉果,于是两人一起去一家超市。路上,他看见花店打出“玫瑰一朵5元”的广告,就说:“神经病,广场早市才卖5毛!”她当然没有奢望他在他俩相识后的第一个情人节送花给她,毕竟不是小青年了。但她听了他的话,又见花店中有不少正在选购玫瑰花的人,心中就觉得不是滋味。到了超市,她想买黄梅,但他见那么一小包要10多块钱,就大惊小怪地连说太贵了太贵了,把她想吃黄梅的心也说淡了。她想买西梅,他看了价格,又大嗓门地说:“一包4块多,有什么意思,不如买些有营养的东西吃。”她说,当时超市中很多人都看着他俩,搞得她什么也没买就出了超市。随后几天,她情绪低落,对他不理不睬,急得他差点打爆她的手机……
我听着女友的倾诉,认为她的男朋友也真是太小家子气,太那个了,绝对是个不解风情的家伙。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立场,即还是要她把不得已而求其次也当成一种人生选择,抓住机遇把自己嫁掉。我对她说:“你既然相信他很在乎你,那就把他的言行当另类版本的爱情,当一种虽然缺乏浪漫,但却是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爱情。”因为就我所知,她的对象好歹是个有稳定职业的老实人。如果她和他吹了,谁能保证她还能遇上她愿意嫁的人啊。若遇不上,一辈子单身,那还不如还是有个不太合意的伴好。也就是说,我在劝她接受现实。现实有时候令人难以接受,但能够忍受痛苦接受不如意现实的人,一般来说,也是个处世理性成分大于感性成分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才能正常地、更好地生活。
唉,哪个女人不想嫁得如意郎君,然后夫妻恩爱苦也甜相厮相守过一生呢。只是,有时天不遂人愿,让许多未嫁的愁嫁,让许多多情的嫁个寡趣的。天就喜欢这么弄些不愉快的插曲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