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梵蒂冈过一段罗马假日
王志振(河北省邯郸市)
到了意大利,一定要去罗马,而到了罗马,则必定要看梵蒂冈。这似乎是意大利导游的一句口头禅,却也道出了所有到过意大利游客的一句心里话……
原本不是世俗国
梵蒂冈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西北角的宗教国家,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北京故宫3/5大小。
梵蒂冈原本并不是一个世俗国。公元765年,古罗马法兰克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周边地区赠给了罗马教皇斯提芬二世,此后的教皇势力日益扩张,及至意大利中部地区。罗马,逐渐成了西欧教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1870年,意大利全国统一,王国收复了教皇的领地,剥夺了教皇的世俗权力,逼教皇退居到梵蒂冈,而教皇则对意大利国王不予承认,也不承认教皇国的灭亡。直到1929年双方签订了《拉特兰条约》,矛盾才得以和解,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梵蒂冈城国。
作为具有独立地位的梵蒂冈城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自称是“基督在世的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神权,是世界上天主教的精神领袖又是梵蒂冈的首脑。在梵蒂冈的国旗图案上有一段《马太福音》的话:“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椭圆形的城市精灵
梵蒂冈的艺术杰作,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广场、圣彼得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和西斯廷小教堂。圣彼得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花去11年时间建成的杰作。广场呈椭圆形,长340米,宽240
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铺砌而成,两侧由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造型和谐,气势恢宏。柱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道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插云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在广场两侧各有一个银花飞溅的美丽喷泉。令人好奇的是,站在喷泉之间的圆形白色大理石处,观望两侧的柱廊,四排石柱只能看到前面一排,这是贝尔尼尼匠心设计的透视效果。
圣彼得教堂位于广场的西南面。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于公元326年落成。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
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博物馆的内部造型奇特,米开朗基罗与拉菲尔的雕像高居在正门之上。博物馆里展出历代教皇收藏的艺术品,地上铺满彩色大理石和马赛克镶嵌图案,无数绘画、地毯、地图、花瓶和雕塑令人目不暇接。
去维纳斯家做客
西斯廷教堂的壁画是博物馆最珍贵的收藏,也是众人不愿错过的地方。天顶画《创世记》使每个人都久久仰起头来仔细观赏。米开朗基罗是第一个在艺术中表现上帝形象的画家,我们看到上帝头发花白,身披淡红色的长袍,只在一挥手之间就分出了白昼和黑夜,造出太阳与月亮。在同一幅画中,上帝聚精会神地创造世间万物,他背对着大家,身上淡红色的长袍没有遮严,以至于露出背以下大半个不应该被我们凡人瞧见的部分,米开朗基罗的这种近于不敬的描绘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大厅的一端是巨幅圣坛画《最后的审判》,几乎赤身裸体的耶稣基督挺立在他的宝座前,显露出他胸前的伤疤,庄严地宣告最后的审判。天使吹响喇叭,唤醒坟墓中沉睡的尸骨,尸骨渐渐地重现人的形状,上升到上帝的面前。大天使手里拿着两本书,那本巨大的书上记载着下地狱者的名单,小书上则是获救者的名单。圣徒们手里拿着使自己遇难的刑具,神色紧张地等待着宣判,似乎在急着分辩,又好像不大能肯定自己做出的牺牲是否能得到上帝的认可。受审后的有罪灵魂纷纷坠落地狱的火海,头上长角的卡龙凶狠地把鬼魂一个一个叉下船去。这幅画是米开朗基罗晚年的作品,表现人类最终的命运,上帝绝对的裁决,也是他对人类命运极为悲观的反映。
人们通常不大注意西斯廷教堂大厅两旁的壁画,其实它们也是极为珍贵的艺术佳作。不少艺术大师在其中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大师之一是波提切利,他画中的女性具有他独特的风格。我突然看见了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那幅画如一阵清风扫荡了整个大厅的沉闷气氛,使我感受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油画几乎占了整整一面墙,画面上一朵朵鲜花纷纷洒落海上,海上波光粼粼,如贝壳般洁白的维纳斯浮出海面,飘拂的长发半掩住丰满的身体,一对相拥的天使吹动轻风把她送上岸,一位手拿红色衣衫的女子等在岸边迎接。《维纳斯的诞生》宣告世俗之爱从此进入了艺术之中。
出了西斯廷教堂和其他展厅,我顺着宽大的楼梯朝外走,头上一盏盏橘黄色的灯光映照出墨绿色墙壁上雕刻的精致花纹,盘旋而下的白色倾斜台阶是通向外面凡人生活的途径。走出博物馆,走出梵蒂冈城,我看见月亮已经升上来了,清亮的月色推开了四周厚重的乌云,把光辉洒在罗马古城之上。
过一段罗马假日
到意大利不去罗马其实也是让人遗憾的。前段时间流行的“布波”风潮,让很多人提起布尔乔亚和波西米亚就极为亢奋,拼了命的要往身上添加蕾丝花边和一切扮相如同吉普赛的行头……可是真到了罗马,也许你还真要为曾经的冲动后怕:在一些意大利电影中,我们羡慕吉普赛人自由自在的游侠生活,感叹于他们生命的随意,凭借算命、玩牌就可以照顾好全族人的生活。说了这么多,就是想提醒大家在意大利旅行一定要小心谨慎,因为意大利素有小偷多的恶名。虽然说游览之地难免人多手杂。可通常游人看到的小偷们,较多的还是吉普赛人,他们多成群结队出现,以小孩妇女为众。旅行本是为放松神经,可是徒徒赚钱给别人花,毕竟是让人恼的!
在赴意旅行之前,劝大家多看一些故事背景为意大利的电影。因为在这些电影里记录着许多优美的当地风光,曾经就有一位“旅友”顺着《罗马假日》情节的发展游了一趟罗马,有时这样的旅行就像是一种还愿。
在罗马流行着物以古旧为贵。古街、古楼、古董……连旅馆也是老而旧的,每一家看上去都是上了年纪的,可是有一点就让我们对这些外国人肃然起敬,竟然能将这陈年老房打理的清洁舒适,没有让房客觉得一点的不适。这就是意大利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五星级现代化酒店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而有百年、千年历史的,独有此家!
意大利的城市都很古老,而景点更是集中在老市区,所以道路比较狭窄而车流量又很大,大巴旅游车不能进入景点区,所以游客都要走不少路,会很辛苦,穿一双舒适便利的鞋实在是很必要。
罗马的宾馆一般都不提供牙膏、牙刷、拖鞋;但洗澡间一般都装有一根紧急报警绳;罗马是一个浪漫的国际之都,每到夜晚,街头的小酒吧就会聚集许多年轻人。通常这里的气氛轻松活跃,年轻人多选择这里交流思想,许多新锐的东西往往最早是从小酒吧流传开来的……每个清晨,会有许多人到这里用早餐、喝咖啡饮料、买彩票……可一般地,这里的座位是要收费的。也就是说,所买的食物站着用和坐着用是两个价钱。请大家注意!在罗马有付小费的习惯。餐馆就餐后要付餐款的约5%到10%的小费。
意大利是个宗教国家,很多艺术珍品是诞生并保存在教堂里的,所以参观教堂也是必修课之一。进教堂不可穿短裙、短裤或背心,特别是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在广场上入教堂的必经之路上有专人负责检视来客的服饰。所以,若当天准备去教堂,而天气又酷热难当,请别忘了带上长裙、长裤和不露肩膀的上装以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