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信仰
筱琴
中国人能信佛,这跟中国人平和、忍让、宽容、仁爱的精神有关。佛性与中国人的精神更有亲和力。
佛教,与伊斯兰教不同,与基督教也不相同,伊斯兰教奉行真主,基督教奉行上帝,真主和上帝是外在的,他们至高无上,主宰着人的命运,人们因为敬畏上帝和真主,才收敛自我,因为惧怕神秘力量的惩罚,才克服恶行和自私心,因为期盼恩赐才勉强付出和具备善良心,这种来自恐惧、来自要求回报而具备了的德行更具人性的本质,是人最基本的寻求平衡的心理,有所付出才有所收益,有所得必须有所失。
而佛则不同,佛是一种自在,是一种精神的自我修练,一种出世的、静态的思维境界,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不如说是一种思辨的哲学。佛说:“人生是无边的苦海,”此苦,有生存的原本质造成的,也有人的善恶行径所造成的,也有自己的心所造成的。相对于个人,苦不苦在于心,乐不乐在于人,全要有自己的心灵负责。其实活在世上,要想解脱烦恼的种种道理就是佛理,就看你能不能解其中的真味。真假、动静、虚实都在不断地变换之中,只有轮回,没有永恒。能领略佛学的精髓,其思想和智慧的精深、博大,定能站得更高一层,从统一整体的角度释译生命真正的张力。
佛学中生死轮回的观念,把承担个人命运的责任都放在了个人自己的肩上,这种一种有辩证意义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角度,由自己负责的命运会兹长出无人能敌得韧性,由自己负责的善恶观才能真正解决善恶的问题。西方哲学曾说:“上帝死了……”如果真主和上帝死了,人们的敬畏感也就随之丧失了,敬畏一旦丧失,人的恶行也就会有恃无恐。轮回其实说的是:恶必定会受到惩罚,善必定得到回报;前世的恶在今世得到惩罚,今生的善也许在来世才得到回报,你今生的善恶行径决定了来生的苦乐,而今生的幸福和苦难是你自己前世所造就,怨不得任何人。有了这样的轮回观,人就多了一份忍辱负重的韧性。宿命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你无奈于自己的命运,宿命反而使人具备了坦然面对一切的气度。
人也许就生于苦乐,局限于不断发生的种种矛盾之中,惟有求得极端的宁静,才能摆脱纷繁的事务对心灵的激荡,也即:涅磐状态。有了宁静就有清澈,有了清澈就有无私,有了无私就有胸怀,有了胸怀才有对苍生大众的悲悯之心。有了悲悯之心,才有普度众生的远大理想,这也许就是佛的精神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