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泯恩仇
美國芝加哥/非馬
美國前任總統克林頓的夫人喜萊莉,是現任的美國參議員,一向以高超的能力與理性著稱。幾年前當自己的丈夫因緋聞而成為世人的笑柄時,她仍能不動聲色,為他的政績滔滔辯護,呼籲人們以國事為重。這種冷靜鎮定的工夫,贏得了包括一些政敵在內的許多人的讚賞。其實在能力與理性之外,她還有不同凡響的急智與幽默感。
幾年前夏天的一個週末,一本剛出爐的書宣稱她曾透過靈媒,向死去的羅斯福總統夫人討教請益。這位當時的第一夫人馬上成了全國傳媒以及許多脫口秀的取笑物件。接下來的那個星期一,克林頓夫人必須出席一個在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亞舉行的會議,發表演說。鴉雀無聲的聽眾,都在暗地裏為她捏一把汗,不知她將如何面對這尷尬的時刻。
然後一個容光煥發的身影出現在臺上。“這會議是一個把大家聚在一起的絕佳方式,”她輕快地說﹕“我同羅斯福夫人談過,她也認為這是個絕佳的主意。”引起了台下的記者們及聽眾的哄堂大笑,預期中的尷尬氣氛頓時煙消雲散。
這種敢於自嘲的幽默能力,在中國似乎並不多見。我常覺得中國現代詩太嚴肅正經,令人敬而遠之甚至望而生畏。生命裏當然該有嚴肅的時候,但整天緊繃著臉,也未免太累己累人。因此除了一些令人笑不起來的天災人禍外,我都儘量在詩中加入適量的幽默感。一首成功的幽默詩,是讓人讀了從心底升起微笑,繼而大笑,終於忍不住迸出眼淚來。究竟這笑與淚是甜是苦,是酸是辣,只有讀者自己心裏明白。這樣的詩當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也發現幽默的分寸很難把握。一不小心,往往成了插科打諢的打油詩,得不償失。
下麵這首詩,是生於加拿大的詩人冷諾‧科亨(LeonardCohen,1934
- - )寫的,題目叫做〈英雄詩〉﹕
要是我有個發光的頭 / 引人扭脖注目 / 在街車上;
/ 而且我能舒展身軀 / 在明亮的水裏 /
同魚與水蛇競技; / 要是我能焚毀我的羽毛 /
在太陽面前翱翔; / 你想我會待在這房裏, /
念詩給你聽, / 還因為你嘴巴微微一動 /
便猛做大頭夢?
題目及詩的開頭,都讓我們期待一個英雄人物的出現。沒想到這些都只是詩人為他的自嘲營造氣氛。當我們在笑聲中猛然想到,在這個把球員及歌星捧成英雄的時代裏,那些以建設文化為己任的詩人及其它的文化工作者,在社會上所處的邊緣地位時,我們的哈哈大笑也許會變成無奈的苦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