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新解(節選)

山東臨沂/厲如良

 

 美德即美好的品德。

 “品”是等級的意思,一個人的德屬哪個等級,這個人就屬哪個等級。

 “品”還有眾口評論之意,俗話說“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而老百姓的評論一個人,首先是看他的德性。

 《周易上經·坤卦·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意思是說:黃色的衣裳大吉大利,因為黃裳是人內在美德的象徵。

 黃河水,黃土地,養育了中華大地上的黃種人,所以,黃色的衣裳成為美德的象徵。

 什麼是美德?古人還有很多比喻。

美德如玉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瑉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瑉之多與?”孔子曰:“非為瑉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這是《禮記·聘義》中的記載:子貢問孔子說:“請問君子為什麼珍視玉而鄙視瑉,是因為玉少而瑉多嗎?”孔子說:“並不是因為瑉多才鄙視它、玉少才珍視它,而是由於從前的君子用玉來比喻美好的品德。”

 玉細膩潤澤,具有仁的品德;縝密堅實,具有智的品德;雖有楞角而不傷於人,具有義的品德;玉體低垂,常做垂墜,就像人謙恭知禮;其聲音清冷激越,傳之長遠,具有樂的素質;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具有忠的品德;其采色彰達,著見於外,具有信而不欺的品德。

 正因為玉有這些特點,所以人們才認為玉比石頭貴重,才用玉來比喻人的美德。

 只有美好的東西才能用來比喻美好的品德。

 為人父母者應如何做人,如何教育子女學會做人?

 不僅要注重才,而應把德放在第一位。

 有才無德,往往會成為“壞才”。

 培養個人和孩子們的美德吧,社會在呼喚美德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