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廣西北海/湘雯

在揚州蜿蜒曲折的瘦西湖,伴著潺潺的流水聲,看湖水時展時收,感受它粼粼波光中掩映著的羞怯風韻,形態自然動人,但最令人難忘的還是那二十四橋明月夜。

是啊,瘦西湖的二十四橋明月夜,不知引發了多少人對它的聯想。記得杜牧詩中曾這樣寫道:“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傳說明月之夜,曾有24位仙女在這座橋上吹蕭演奏,歌舞歡唱,故稱二十四橋。古老的二十四橋已不復存在,今天的人們為了重睹它的風韻,共用古人吟詩作賦的樂趣,在瘦西湖的西北角,重建了橋長24米,寬2.4米,呈玉帶狀單孔石拱形的二十四橋。每到夜晚來臨,依然可以看到吹蕭的窈窕淑女。在這兒,一切都很古樸、神秘。在這兒,心靈都很沉寂、悠遠。

柔和的傍晚又來臨了,在一汪幽深的湖面上,那座二十四橋,依舊是那麼奧秘。此刻四周山色暝暝,瘦西湖披上一層薄薄的輕紗,含情脈脈,飄逸著淡淡的情幽。

我們站在橋上,抬頭看這美麗的月色,美麗的夜空,有一種難以言狀的親近與甜蜜。月色遍地,不像無形的夜,像一個秋天的夢。站立橋上,猶如置身於瓊瑤仙境之中。

在那浮動的月光裏,我看見,湖水很遠的地方,萬籟俱寂,古典的少女在橋上嫺靜地佇立著,羞怯地低著頭,黑色的長髮和白色的裙裾在月光下款擺,當一串足音蜿蜒叩醒聽覺,她笑了,像水蓮。沒有淚,如花的笑靨有月色拂動詩意的柔情。一份詩情畫意逗人心顫。

是啊,美好的想像可以使人年輕,用心深入那超現實的境地,你會真正體會一種無法拒絕的朦朧的美,含蓄的美。當我們凝神傾聽,所有空靈的足音戛然而止,只有幾盞螢火遊移湖邊的夜。

少女的心緒隨風飄來,一種非凡的語言輕輕地在傾訴,在表達,在祈禱,我想這是為祈禱失散的心靈可以團圓,這樣的時刻,往事從心靈深處姍姍而來,少女的心緒,月亮的心緒,我們的心緒正糾纏不清,我覺得似有一種無法表述的語言在灼痛靈魂。

也許,這樣的等待,有一座橋架在心上,讓心與心之間能如此相通。

夜漸深,心卻還在遙想。

那二十四橋明月夜啊,此刻卻鉻在心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