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隨筆(一)
澳洲雪梨/曉雷
BALI(巴厘島),是印尼一個美麗的海島,面積不大,人口卻有一百多萬,信奉HINDU教(屬於印度教的支系)。它之於整個印尼,有點兒象雲南的麗江之於中國,有鮮明的服飾和文化區別。不同的是納西族人的麗江,在一千年前就能夠把儒,道,藏(佛)之位一體,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在歷史上,對藏式佛教漢化多少有所貢獻。而今天的BALI,HINDU教與作為國教的穆斯林回教,至今涇渭分明。
巴厘人經常提起,他們的祖先來自于北面的印度支那半島和中國的南部沿海。也許是由於這種“地綠”的緣故,在他們的心裏永遠抵觸祖先來自于瓜哇的回教人。即便鄰里相處,也決不通教,通始,通禮。甚至通情。
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一種狹隘的民族意識。但是用實力說話的歷史,對比占90%穆斯林人口的印尼,幾乎聽不到巴厘人的聲音。有的就是世世代代,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才得以把祖先留給他們的獨特文化和風情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