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陵陽與黃鶴樓

安徽省青陽縣/九華浪子

 

陵陽鎮,是安徽省青陽縣的南大門,南邊與黃山市和石台縣相鄰。陵陽曾是青陽的文化中心,漢代置陵陽縣就是青陽縣的前身,這裏道家文化積澱深厚,至今還保留著很多道家文化遺跡。你知道嗎?古代就聲名遠播的陵陽鎮,還與相隔千里的黃鶴樓,有著特殊的源緣呢。

話,當從古陵陽縣的首任縣令——竇子明說起。當年,竇子明在嘉魚池釣到一條小白龍,就把它放生了,後來便釣得一條大魚,從魚腹中得到煉丹秘方,便潛心修煉,終於得道成仙。他那在四明山修道的弟弟竇子安,就常來陵陽與兄長同養生、修煉、服氣、煉丹,並得到兄傳道術,也於此間得道升天,列入仙班。竇子安常駕著黃鶴仙遊。就因他駕黃鶴之仙游,竟遊出了天下名勝——黃鶴樓,也聯成了古陵陽與黃鶴樓的一段妙緣。此有崔顥的詩句為證: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崔顥(704-754)的《題黃鶴樓》中注解,昔人是指傳說中的神仙,其說有二:一是指三國時蜀人費文偉跨鶴登仙,曾在黃鶴樓小息;一說是先人竇子安乘黃鶴經過此樓。

黃鶴樓,當由子安乘黃鶴一遊而起,並非因費文偉所致。因為,《三國志》第四十四卷.蜀書十四.《蔣琬費禕薑維傳》明確記載:費禕,字文偉,江夏郡黽縣人。先帝劉備時被任命為太子舍人,升任庶子,後主即位後,費任黃門侍郎,後做參軍,建興八年,改任中護軍,又任司馬。延熙十六年元旦,官員大聚會,費開懷暢飲,喝得大醉,被魏國投降的人郭修親手用刀殺害。此年即西元254年,距崔顥所生年代不到五百年,何來白雲千載之說?

而竇子安生於西元前110年以前,距崔顥所生年代則有八百多年,即近乎千載。更有李白之詩《登敬亭南望懷古贈竇主薄》可證:

“溪流琴高水,石聳麻姑壇。白龍降陵陽,黃鶴呼子安。”

李白曾登臨黃鶴樓,見了崔顥的題詩而發感歎:“此處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後來順江而下,入宣州,登敬亭,心中因嚮往八百年前得道成仙的子明和子安兩兄弟,便寫下以上詩句。

顯然,當年子安跨黃鶴仙游,至黃鶴樓上(此前,或有此樓而非名曰黃鶴樓),道友們呼喚子安下界休息並相敘,以交流神仙之術,故而成全了這座天下名勝。

可以說,非陵陽,竇子明無以成仙,子安便無以得道,子安不得道,就不會駕黃鶴仙遊,也即無黃鶴樓神奇之由來。我們的傳統文化,本來就是由一根主線串著,並向四方傳播延伸的。

你說,陵陽與黃鶴樓,當是怎樣的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