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避世

寧波大學/錢志富

 

孔子說:“聖人避世,其次避地。”又說:“君子不入危邦。”我們國家曾經用了相當長的時間,動用了相當多的人力、物力來批判孔子的那種“明哲保身”的哲學思想,結果鼓動了許多革命闖將起來進行所謂的革命,形成了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動亂,貽害無窮。

其實,對於“明哲保身”的含義,我們恐怕還沒有真正地完全地弄懂。我們現在看到世界上未能保全其身的人,無論是國內的或者國外的,還真不少。就拿被美國人施以絞刑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來說,他曾經南面而王,統治伊拉克達數十年之久,而且富甲天下,掌控著一個差不多占世界石油儲量三分之一的石油大國。然而,他在十數年前非要發動科威特戰爭,結果授人以柄,峙強而霸的美英諸國便很快發動了海灣戰爭。薩達姆•侯賽因被處死之後,一些人表現出了同情,其實,作為薩達姆•侯賽因本人,也許死不足惜,可是被他拖入戰爭的那些人卻成了冤死鬼。這不令人哀歎嗎?

不知什麼時候在媒體上看到報導,說有甘願當人女友而向對方勒索錢財的,結果被對方殺死在出租房內,也成了冤死鬼。一些當權當勢者,為官一方,禍害一地,結果被人弄死的也有。

看到這些種種的情形,筆者經常想,孔子提出的明哲保身,可真是高明啊!明哲保身不是貪生怕死,明哲保身是保清白之身,只有清白之身,才足以自保。假如薩達姆•侯賽因不發動科威特戰爭,而把他賣石油掙來的錢用於世界和平,也許他不但能夠保全自己,而且也能保全他的臣下子民,他該多受天下萬民的愛戴啊!假如為人情侶而不勒索錢財,恐怕也不會惹來殺身之禍的。又假如官不逼,一般的良民百姓,又怎能視官吏如猛虎,非誅之而後快!《水滸傳》中被宋江殺掉的閻婆惜不用梁山書信對宋公明相要脅,又何至於慘死!但我們當前閻婆惜一樣的婦人恐怕沒有死絕。一些女人不注重婦言、婦德和婦工,只注重婦容,結果鬧得家庭四分五裂的不是沒有啊!

所以,在筆者看來,非明哲不足以保全其身,明哲不但要保全自己之身,也要能夠保全身邊人之身。所以明哲有時候要回避,回避亂世,回避危險之地。古公亶父受不了西方夷狄的淩辱,本來有人建議他帶領部族打一仗,結果他決定放棄戰爭,他遷居西岐,不但保全了自己和自己的部族,也保全了敵對部族,這真是高明啊!古公亶父的回避,不是貪生怕死,而是一種德行,常言說:“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他的後人有800餘年的天下,正是對古公亶父德行的一種絕妙的回報。

明哲保身還有一重意義就是保全文化。眾所周知,中國文化也曾厲遭劫難,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燒盡天下寶典書。可是,秦滅之後,中國文化又復興了,活過來了,這份功勞應歸功於那些不為名不計利的隱士,他們避世避地,不但保全了自家的生家性命,而且保全了中華文化,這是多大的功勳啊!

孟子曰:“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所謂獨善其身,就是明哲保身,就是避世避地,就是保存文化,像陶淵明那樣保存並創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