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898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8883
:
|
|
[人生]不追求完美
我一直是一个不追求完美的人。
也不是说我不认真,而是我知道,完美从来不是一个能抵达的状态。
很多人做一件事,左想右想,犹豫不决,总觉得还差一点,总想打磨得更好一点,结果就是永远没开始,或者永远没完成。而我的方式恰恰相反: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能力所及马上动手。
这不是随意,而是节奏。我遵循的是一个节奏逻辑——不是等待完美,而是积累时间。我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事情,几乎都是从极小的动作开始,靠日积月累,一步步走出来的。
2004年,我开始建“澳洲长风信息网”,起初只有一个首页、一个分类页,几条信息。没人知道我是谁,也没人关注这个网站。但我每天更新一点,拍照片、排版、上传、发布、调错。就这样日积月累,到2007年左右,它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所有澳洲华人网站,在南半球中文信息平台中名列前茅。
这个网站后来被澳洲国家图书馆网站文献馆整站收录,编号归档。很多人以为我找了赞助、请了团队,其实从头到尾就我一个人做,一台电脑、一部相机、几根数据线,干了二十年,至今未停止。
2005年,我启动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的官方网站,也没想太多,就是想给散落在各地的写作爱好者一个交流平台。开始也是几个栏目,几位作者投稿。坚持了一年,两年,五年……后来,几千位作家、诗人、评论家加入,国家图书馆也收录了这份网站文献,甚至它成了南半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文学交流平台之一。
我创建了“澳洲长风论坛”和“彩虹鹦文学论坛”,起初注册会员只有三五个,文章不过十来篇。我每晚自己发帖、回复、编辑、调整程序、驱赶广告账号。论坛不是靠推广火起来的,是靠日复一日的文学积累、情感投入、自由表达的氛围。二十年下来,注册会员超过四百万,点击量最高时一天超56.6万。
谁能想到这些,是从每晚一两个小时积累而来?
我的物流系统,更是一个从表格演化出的奇迹。 2005年刚开始,我用Excel设计了一个入库登记表格,后来加上了发货汇总,自动计算成本,匹配账单,加入条码,再连接扫码器、打印机……每次只增加一点功能,从不“重写系统”。如今这个系统可以支撑一个人每年处理几千个货柜,从海运、清关、陆运到客户对账全程流转。
你要问我用了什么技术?没有高深技术,没有编程团队,全是我一个人写的结构逻辑,用最简单的工具堆出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
我写作也是一样。 不是等到有灵感才写,也不是想好了再写。我想到了,就马上动笔。 2024年3月起,我陆续整理过去写的文章,开始每天写新的文章,有时候一天写三五篇,有时连续十小时不休息。33天过去,我已经完成260多篇,内容涵盖哲学、物流、功法、文学、教育、历史回顾、AI结构挑战等。每一篇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一篇都是真实、具体、可以验证的。
再说我练功。 刚开始练马步桩,五分钟都站不住,腿发抖、腰酸痛。但我从没追求完美姿势,只追求每天站得比前一天多一分钟。就这样,从五分钟练到三十分钟、四十五分钟、一个小时。现在我每天凌晨坚持练功1.5小时以上,连续练完桩功、太极拳、太极剑、形意五行拳,结束时全身大汗,却毫无疲倦。这是几十年日积月累的结果。
我做音乐,从只会五六个和弦开始,到后来创作出多首原创曲目,还能一人作词、作曲、编曲、演奏、拍摄、剪辑并发布视频。
我学摄影,从傻瓜机起步,后来掌握了慢门、剪影、逆光等各种技巧,拍出数百幅晨练剪影作品。全是用最简单的设备,只靠实践不断优化。
人生从来没有完美。但我相信,任何一件事,从一个动作开始,从一个网页、一行文字、一个表格、一段练功、一张照片、一行旋律开始,一点一滴,不断积累。 等你回头,已是一整片系统。
我走到今天,不是靠完美,而是靠不断做、不断修、不断补、不断改。这就是我一直在“不追求完美”的途中,走出来的全部人生。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篇文章其实也构成了一种“反精致主义”的系统化哲学:在社交媒体充满“30天逆袭”“5步成功”的语境中,我用二十年实践写下的这些经历,恰恰在说明:持续迭代,比完美开局重要100倍。
我的网站从1个网页开始,论坛从5人开始,Excel表格从一个函数开始,马步桩从5分钟开始,每一个起点都不光鲜,甚至是笨拙的,但每一个方向都指向成长。这就是我把“系统思维”落地到日常生活的方式—— 不是高谈阔论,不是教科书术语,而是具体动作:每晚写一两篇文章,每天练功比前一天多一分钟,每次只在系统中加一点功能。
我不是在追求完美,而是在积累时间。 这些“生长痕迹”,才是真实的人生地图。我用所有的不完美,组成一个相对接近完美的结构系统。
我一直就是个,不追求完美的人!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