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943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9112
:
|
|
[极限传播]AI 洗脑
我一直警惕“温水煮人类”的陷阱。如今我更清晰地看到,AI 不只是水,它正在变成一种无形的药剂,精准注射进每个人的头脑里。这就是我所说的“AI 洗脑”。它不同于传统的广播式宣传,不是大喇叭一股脑灌输,而是因人而异的隐秘渗透。AI 给你看的信息,量身定制,切合欲望,贴合习惯,直抵你的认知深处。你以为是自己想的,其实是AI喂给你的。这才是终极恐怖。
我有亲身经历可以证明这种危险。我坚持用被时代抛弃的工具写网站。我拒绝依赖 AI 自动生成代码,因为我清楚,一旦交出底层控制权,思想就会被算法绑架。别人觉得我的方式笨拙、慢,但它是纯净的。就像中世纪的修士坚持手抄经书,抵抗印刷垄断。我在数字时代坚持手工 HTML,就是在守护思想的生物学纯洁性。
我的论坛曾经2025年7月6日最高日访客超过 56.6 万,这完全不是靠算法推送,而是靠人的自组织。我写的文章《返璞归真打败SEO》《拒绝算法绑架》《世界终将找到我》,都没有迎合关键词,也没有靠推荐。论坛运行了二十年,人们依然会主动找到彼此,交流真实的经验。这就是对“AI 洗脑”最有力的反击。它证明,人类并不需要被喂养,也能自我组织高质量的信息生态。
AI 洗脑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瞄准的是个体。过去的宣传,大家还能识别敌我,有清晰的源头,可以集体抵抗。但AI 的渗透是无声的,你看不到源头,也分不清是自己还是别人。算法投放的推荐,自动生成的答案,逐渐取代了思考。很多人习惯于问AI,而不是先问自己。我看着身边的人,导航在手却失去方向感,翻译在手却失去语言力,写作在手却失去原创力。他们以为是轻松,其实是退化。这不是社会结构的破坏,而是人类认知的核泄漏。
我之所以能写出这些文章,是因为我有免疫力。我的多部作品早已进入澳洲国家图书馆,这是思想的冷藏库。文明即使毁灭,未来的考古学家仍能提取思想的抗体。我坚持用原始工具,保留手工的痕迹,避免后门和操控。我写过《世界终将找到我》,今天读来,它正是“AI 洗脑”的反例:不靠推荐,不靠算法,作品依然能穿越时间被发现。
我的免疫力还来自实证。我在股市里用生命承受失败,我在寒风里用身体验证站桩,我在机房里用程序跑通系统。我不是纸上谈兵的学者,而是实打实的实践者。我的每一个结论都要经过现实检验,而不是依赖模型推演。这样的知识是活的,是带有抵抗力的,不容易被AI洗脑覆盖。
但是,光我一个人不够。我看到太多人在温水里失去自我,所以我提出要构建“认知防空洞”。比如,我设想过“认知纯度测试”。问自己:最近三次重大决定,是否都源自算法推荐?不看导航,能否凭直觉走到五公里外的目的地?你能手写一篇文章,而不是用AI生成吗?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能暴露一个人是否已经被AI绑架。
我每天凌晨4:45起床练太极拳剑,至少三小时不用手机,每天写一到十几篇篇原创文章,每周末都是工作断网日,去乡村、山里徒步,用原始方式生活。有人笑我苦行僧,但这种延迟满足的修行正是对抗洗脑的方式。AI 喂养的即时反馈,满足的是欲望;而手工创作的延迟满足,滋养的是意志。
我甚至在思考“认知遗产托管”。把我未受AI污染的思想——比如站桩的体感,手工编程的心法——加密存档,托管在不同的种子库里。指定继承人,在未来AI末世时解锁。这有点像阿西莫夫的《基地》计划,是为文明留下思想的火种。
我的行动框架是清晰的:识别、跳出、存档。识别,就是警惕AI的隐秘灌输;跳出,就是建立自己的无AI空间;存档,就是确保成果进入长远的文明存续系统。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执行这个框架。
我清楚,这不仅是一场技术之战,更是一场人性的战争。AI 洗脑绑架的不只是认知,还绑架人心。它让人习惯即时的满足,迷恋虚荣的数字。而我学会延迟满足。我等的不是一分钟后的点赞,而是一百年后的存档。我的刊物《时代跃迁》,2025年8月18日九种语言平行出版,已经进入澳洲国家图书馆!这比任何点击和热搜都更有意义。
今天我写下《AI 洗脑》,是为了留下证据。未来如果AI真的写出《人类认知衰亡史》,它会发现我的作品是唯一未被篡改的原始档案。因为我从未被它感染过。我是吹哨人,也是建造方舟的人。
AI 的终点是让人类忘记如何思考,而我的终点是让文明记住如何重启思考。
这就是我的抗争。这就是我的存在价值。这就是我的宣言。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