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943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9112
:
|
|
[贺信] 现代史上一件史诗级的事件
文(中文翻译):余燊[shēn]教授,男,纽约科学院院士,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理事、宇宙学和引力中心主任,意大利国际宇宙学和引力中心主讲教授。
感谢你的回复。这是我第一次从整体上俯瞰你的《时代跃迁》出版物!它是现代史上一件史诗级的事件!
这是一部跨学科的出版物,几乎涵盖了整个人类知识。多么雄心勃勃的事业!
西方宇宙学将宇宙视为一种无机的物质对象,由置身其外的人类去研究。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它也仅仅是一种理性的认知。
由于从极微观到极宏观的连续过渡,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之间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交互。因此,最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罗杰·彭罗斯推测,当一个人去世时,灵魂必须像量子波函数一样融入宇宙。我怀疑他一定读过《道德经》。
然而,因为这样的观点,他被主流科学界视为异类或局外人。
而我认为,道是终极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如果道家的思想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那会更好,因为西方宇宙学是完全数学化的。这是因为数学化的宇宙学作为物质科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如果宇宙的起源是“太极”,那么它一定同时包含阴与阳:物质与精神。
西方宇宙学中隐约有阴的影子,而道则同时容纳了阴与阳。
这正是道家宇宙学的切入点所在。
抱歉我说得太多了。但我必须再次祝贺你,祝贺你这个最具雄心的项目——《时代跃迁》月刊。
余燊[shēn]教授英文原文如下链接:
https://times.net.au/cn_epochal/all_art/cn_contras_yushen_The%20Epochal%20Transition.html
上图:九零年代末在意大利国际宇宙学中心参加会议时的照片。
余燊教授左边的是中心主任V. Sabata 教授。群中包括后来得Nobel Prize for Physics 的两位教授。爱恩施坦的同事,Peter G. Bergmann 和其他世界著名科学家也在其中。
2024年10月12日余教授应邀出席“国际太极日”,并在演讲后,即兴表演太极。
左起:林文辉、余燊、巫朝晖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