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943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9112
:
|
|
[武学]浅谈四桩
我的修炼脉络与体悟
我练功多年,从最早的马步桩,到三体桩,再到无极桩,最后进入闭眼金鸡独立。这四种桩功,看似彼此独立,实则是一条清晰的练功脉络,每一桩都有不同的功效和侧重点,互相补充、互相成就。在我多年的武学修炼中,四桩——马步桩、金鸡独立、三体桩、无极桩,构成了我每日修行的重要基石。每桩各有其独特韵味与功效,如同四季更迭,各有其美,又相辅相成。这些体悟,我已通过大量的记录写进了我的原创文章,例如《马步桩一年》《脚掌虚空马步桩》《三秒高马步,压垮拳手》《闭眼金鸡独立10分钟》《金鸡独立单次23分钟》《金鸡独立37分钟!》《结构性金鸡独立40分钟》《闭眼金鸡独立32分钟》《闭眼金鸡独立三十二分钟》《闭眼金鸡独立四十分钟 - 左脚挑战》《闭眼独立,气血重构》《金鸡独立涨功吗?》等,每一篇都来自真实修炼的记录。
马步桩如大地之基,是我根基的第一课。刚开始练马步时,双腿酸胀,膝盖发抖,几分钟就站不住,胯也完全松不下来。但我很清楚,马步桩是所有功夫的根基,所以我每天坚持。双脚踏实,屈膝沉胯,形如骑马。它主练腿力与稳定性,是培养下盘力量的入门必修课。其难度看似不高,但要长时间保持低姿,对股四头肌和核心肌群是极大考验。慢慢地,腿部力量一点点累积,呼吸渐渐深长,整个人的下盘越来越稳,汗如雨下是常态。马步桩的意义就是“稳”,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把重心真正沉下去,让身体的结构自然中正。最重要的是,马步练的是心——那种静静站着的耐性和意志,是后面所有进阶功夫的底气。我站马步桩时,从不以意念导气,而是让身体自然反应,往往3-5分钟开始,即使在6-9度的气温下,也是浑身一起发热微汗。这些细节我都写入了文章《马步桩一年》和《脚掌虚空马步桩》中,完整记录下我耐寒、耐力与气机运转同步增强的过程。
当我进入形意拳的练习,三体桩自然成为必修课。三体桩形意之母,前后脚分立,如弓待发。与马步桩相比,三体桩更强调结构和意念。前脚探出,后脚撑地,手势前后呼应,整个人像一张拉紧的弓。它主练整体结构与发力通道,是内家拳“整劲”的基础。其难度在于协调周身矛盾力:前顶后蹬、含胸拔背,需在静中寓动,找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状态。三体桩让我体会到“劲”的传导。站得久了,脊柱、肩胯、双腿形成一条完整的劲路,呼吸自然沉进丹田。我从不刻意以意念引导气机,而是让身体自然寻找到最佳状态。即使在低温环境下,站到3-5分钟时,全身就会一起发热微汗,这是身体内在气血自然运行的结果。这些深入练习的感悟,我都写进了《灵子步三小时》《灵子术站桩两小时》这样的文章里,供后人参考。
当我练了多年马步桩和三体桩后,才真正理解无极桩的意义。无极桩则返璞归真,双脚平开,周身放松,如桩立于无极之中。它看似最简单,实则最难——无形式可依,无肌肉可恃。无极桩看似只是随意站着,但它要求全身完全松沉,呼吸自然流畅。刚开始,我很难完全放松,总是有某个部位不自觉用力,肩颈僵硬,呼吸不匀。随着练习深入,我学会了让身体一层层松下来,直到连心也跟着静下来。我从不用意念导引气机,而是让身体自然调节。站到3-5分钟时,即使在6-9度的低温环境中,也是浑身一起发热微汗,这是身体内在能量自然运转的表现。无极桩的妙处在于,它让身体重新回到自然的状态,气机自由运行,不受拘束。这种深度的静定,是后来我闭眼金鸡独立能达到长时间稳定平衡的根基。
进入金鸡独立,是我整个练功体系的自然延伸。金鸡独立则如鹤立寒塘,一足踏地,一足轻提,双臂可展可合。它主练平衡与专注,是将大地之力通过单腿贯注全身的精细艺术。一开始只能坚持一两分钟,腿发抖,重心乱飘。但坚持每天练功,加上海边低温环境的适应,渐渐突破了十分钟、二十分钟,直到现在闭眼状态下单脚能稳定超过四十分钟。我写下的《金鸡独立单次23分钟》《金鸡独立37分钟!》《结构性金鸡独立40分钟》《闭眼金鸡独立32分钟》《闭眼金鸡独立三十二分钟》《闭眼金鸡独立四十分钟 - 左脚挑战》,完整记录了我从初练到突破的全程,其间的心态、体感和身体细节变化,都是最真实的实证记录。
其难度在于心神合一,稍有杂念便摇晃不止。而我日常所修的闭眼金鸡独立,更是此中极致——去除视觉代偿后,全凭本体感觉与前庭系统维持平衡,对神经调控能力要求极高。金鸡独立最大的特点是“动静合一”。身体表面看似完全静止,实际上无数微小的调整在进行,脚踝、足弓、核心随时微调,保持整体平衡。呼吸沉稳而缓慢,我从不以意念导气,而是让气机自然运行,全身除了脚掌和脚踝周边有轻微的力量维持支撑,其余完全放松。站到3-5分钟时,即使在6-9度的低温环境下,也是浑身一起发热微汗,这是身体内在能量自然运转的表现。那一刻,身体像悬浮在空气里,意识与气息融为一体。这种感受,我也在《闭眼独立,气血重构》中有过完整的描写。
四桩相较,马步桩重“力”,金鸡独立重“衡”,三体桩重“势”,无极桩重“意”。从难度上看,马步桩最容易入门,三体桩需要更多对结构的理解,无极桩则考验耐心与放松的深度,而闭眼金鸡独立是对全身协调、核心稳定、呼吸控制和气机运行的综合考验。闭眼金鸡独立完全不同于睁眼状态。闭上眼睛后,视觉反馈消失,平衡完全依赖前庭系统、本体感受和核心力量的协调。刚开始闭眼时,我几乎坚持不了一分钟,但随着练功的累积,平衡能力一点点被重塑。如今,闭眼状态下单脚站立超过二十分钟已经是日常状态,四十分钟也并非极限。在海边低温环境下,呼吸自然,气机运行顺畅,全身放松,核心稳定。这种状态不是刻意追求,而是在长期积累中自然水到渠成。
这四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一条完整的修炼路径。马步桩让我学会了沉稳,三体桩让我掌握了结构和意念,无极桩让我学会了真正的松,而金鸡独立让我把所有积累融会贯通,进入了“动静如一”的状态。如果说马步桩是筑基,三体桩是架桥,无极桩是修渠,金鸡独立就是让水流顺畅、稳定、自然地流动。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功法上,也渗透进了生活:呼吸自然深缓,心态平静稳定,身体反应敏捷,气机随时流通。练功不再是单纯的动作训练,而是一种身体与自然持续对话的过程。
浅谈四桩,看似是四个阶段,其实是一个系统的成长路径。从最初的用力,到最后的无为,从有形到无形,练的不是桩,而是身体、呼吸、意念和自然之间的协调统一。闭眼金鸡独立不是终点,而是一种状态的显现——根基扎实,气机通畅,身心合一。这条路没有捷径,只有耐心、恒心和长期的积累,才能让功夫真正从练习变成自然。于我而言,闭眼金鸡独立已成为检验身心状态的“晴雨表”。它不像马步桩那样摧筋熬骨,也不像三体桩那样讲究架构,更不像无极桩那样虚无缥缈,而是以一种极简的形式,直指平衡之本源——在绝对的静定中,调动神经、肌肉、呼吸乃至意念的高度协同。每一次20分钟的站立,都是一次与自我深层对话,一次对衰老的从容对抗。它让我在57岁之年,仍能保有30岁的平衡能力与生理状态,这或许就是四桩修炼赋予我的最珍贵馈赠。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