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han456bb
会员等级:1
性别:  年龄: 78 加入时间: 2007/04/23 文章: 1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15
:
|
|
也来“解读于丹”一下
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摘自《少有人走的路》
“于丹就是真的把孔子说的活过来,也动摇不了古文化的根基,况且只是解读《论语》,宋代的程朱理学的影响恐怕要比于丹的影响大多了吧?那又怎样?朱子遍注经典的时候,不能说无人置喙。但似乎没有那么声嘶力竭吧!浸渍在传统文化中的古人更从容更理性的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导着自己的言行!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的方式吧!几千年的传承,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解读就灰飞烟灭,为此担心的人恐怕是太小看我们的文化而高看于丹了吧?其实几千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战争的摧残,这些才是我们文化的灾难,但事实证明我们的文化以坚强的韧性承受了这些灾难。这尚且不惧,于丹的解读又奈我何?“百花争艳”(典出《镜花缘》)只能是文化的幸事,不会是灾难!十博士说的不能不说是一家之言,但说自己的就可以了,为什么非拉着批于丹的“幌子”,一来让人觉得动机不纯,就算如他们自己所说,担心动摇了文化的根基,恐怕还真是有些杞人忧天了吧!”--------- 转帖
读了版主“无限江山”的《百家争鸣还是百家争名》主帖,会心地一笑,也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凑个热闹。前十几天在地摊上买到了一本盗版的《于丹全集》,日夜攻读,真是爱不释手,陪着我度过了多少无聊的时光。我不想参与砖战,也不想评击“十博士”们的“解毒”言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由。我只想说说于丹的心得为什么能给我带来无穷的愉悦。
自五四运动以来打倒了“孔家店”,又经过了文化革命时期的“批林批孔”运动,炎黄子孙们差不多把“国学”早就抛到了九天云外了。近十年来,古文化的书刊再版才出现复苏的苗头。应感谢那些有良知的学者,但在当今的物欲横流的商品世界,老百姓们还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很少问津,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献出的《庄子》心得及《论语》心得,真可谓之“坛坛都是好酒”!品尝之后令人心旷神怡,应了古人说的话:“酒香不怕巷子深!”或许于丹在解说《论语》的真谛时有些错误,但她同样可能引导我们进入国学的深处的,因为大家都想使自己的心灵过着快乐的生活的。本着这种意义出发,我认为于丹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先驱者,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于丹是活学活用经典文化的楷模,无论是《论语》或是《庄子》心得,她都能联系实际,真正地实现了“古为今用”!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学习态度。如果一个人不苦读而精思,根本写不出那些震撼心灵的篇章。请看:“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以下她举了大量的故事或实例,深入浅出地为自己的观点佐证,引人入胜。
我想起了毕加索说过的话:“艺术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然而这种谎言能教育我们去认识真理,至少是认识我们人类能够达到的真理。”也许于丹教授的心得见解与我们的人生体验不尽相同,但总是可引导我们向上的,“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个人遗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我们应该感谢于丹给我们的心灵之道。罗曼罗兰在文钞《先驱者》中说过:“事实非常清楚,劳动群众不能对统治他们的人运用应有的控制。相反的,他们老是得抵偿他们的统治者所犯的错误或罪恶,这已经够了。如果再要被统治的人来负责,那未免太过分了。”
我更喜欢她的〈庄子〉心得。她在“总有路可走”这节中说:“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
|
|
返回顶端 |
|
 |
钟敏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19 文章: 901 来自: 法国 积分: 5462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