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寶
会员等级:2
性别: 
加入时间: 2010/09/21 文章: 84 来自: 中国江西 积分: 373
:
|
|
听大书
王水宝
我8、9岁时,当时全国解放不久,百废待兴。私人开设的茶馆很多,我住在杭州闸口,因为闸口是水陆码头,这里商贾较多,往来人口也多,比较繁华,因此,虽然是小小的一条街,却十分繁华,光茶馆就有五六家。当时茶馆有几种,一种是纯粹喝茶的,一种是到了晚上请人弹唱的(有评弹、越剧、杭剧等),茶客边喝茶边听戏,最多的一种是请人说大书(说大书的演讲《薛仁贵镇东》、《火烧红莲寺》、《济公传》)等。这说大书当时十分流行,在茶馆的上首搭一高于地面四、五十公分的台子,台子上置条桌一张,靠背椅一把。每晚夕阳西下,玉兔初升,说书人身穿长袍,手持执扇,稳坐台上,将惊堂木在桌上一敲,台下正喝茶闲谈的茶客们都会立刻闭上嘴巴,整个茶馆鸦雀无声。说书人讲述的就是流传在民间街头巷尾的连载小说,如《七侠五义》、《彭公案》、《万花楼》、《济颠传》、《狸猫换太子》等等。每天晚饭后,和我那么大的毛头丫儿(杭州人称小孩叫丫儿),就会蹓到茶馆外,在黯淡的路灯下找个合适的位置,站在那里等待听大书。我家与茶馆很近,是邻居且又面熟,不会驱赶我,我还能早早坐在茶馆的楼梯台级上,等候着大书开场。这时候,茶馆里早就坐满了茶客,有时座无虚席,边嗑瓜子边聊天,闹哄哄的,真是生意兴隆。
说书人的演讲十分精彩,再配上各种手势,用手比划着战争的场面,口里还会模仿马的嘶叫、奔跑声音……听众们都会被他绘声绘色的演讲吸引过去。当人们正集中精力地谛听时,只听到说书人将惊堂木一敲,口里说声“且听下回分解”,故事“戛”然停止,茶座上的茶客们又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始闹哄哄起来。接着有专人向茶客讨钱,茶客们也都会在铜锣里丢1角、5角,甚至有1元的。说书人趁此喝几口茶,一则顺顺嗓子,一则休息片刻。只要“啪”的一声,惊堂木一敲,茶客们又一声不响地认真听下回分解了
这听大书,夺去了我儿时好多辰光,但也让我知道了许多坊间的侠义、忠诚、孝廉、信义的故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