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天命》谭 (全文)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4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46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588


文章时间: 2015-8-09 周日, 下午5:13    标题: 《天命》谭 (全文) 引用回复

《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1、谭一谭《天命》——《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正在再谭《论语》中出现了天命的思索,近几天晨练中边上山边思索,以前的一些思索一起涌上心头。到今天暂放下手中的《论语》谭,随着思索,谭一谭《天命》。
2、天命之谓性——《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此题目来至于《中庸》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历来对于“天命”的争议就是很大的,当下基本统一于:天命,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运。在此的关键就是:天的含义、命的含义。又回到“天命”来了。慢慢谭去吧。
3、这个性就是指“人性”——《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为了弄明白“天命”,首先,要弄明白“天命之谓性;”的“性”。这个性就是指“人性”,对此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关于什么是“人性”争议就大了,基本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性是怎么产生的;二是人性的善与恶。
4、人性是人天生具有的本性——《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首先来解决人性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对当今现代的人来讲,可以说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基本人性的反映。就是说人性是人天生具有的本性。因此《中庸》的第一句话就是“天命之谓性”。
5、人类社会是基本人性的反映——《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我们地球上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的基本人性的反映,正是因为,我们这个地球上只有一个人类,也就只有一种人性,这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上不同种族、民族之间能够交流、理解的基础。
6、人性为宗教提供了理论基础——《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既然人性是人天生具有的本性,那么就是天主宰了人的本性。又可以说天主宰了人类社会的理论是成立。因此,人性的思想,为宗教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7、唯物论实质上是反对人性论——《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正因如此,唯物论者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给人性套上了“阶级”的枷锁,实质上是反对人性论。人性普遍存在的客观性,使得唯物论显得软弱无力而败笔。
8、人性与人类社会是什么关系——《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那么,难道人性真的是天生的么?!唯物论的败笔在那哪?!那就让我们从人性是怎样产生的?人为什么会有人性?人性与人的逐渐演变过程是个什么关系?人性与人类社会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开始思索吧!
9、人类是宇宙变化的产物——《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进化论的思想认为:人是猿逐渐演变的。由此推来,可以说我们人类,是由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变化到一定的程度上,逐渐的产生了银河系、近而是太阳系、地球、生物、植物、动物、猿、人,简而言之,人类是宇宙变化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
10、“天造”我们人类——《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既然人类是宇宙变化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那么,就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因此也可以说是“天造”我们人类。这就是“天命”论的理论基础。那么,这个宇宙变化的过程又是如何进行的哪?
11、就是物质变化的实践过程——《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详细的分析人类在宇宙变化中进化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实质上就是物质变化的实践过程。实际上我们人类一直在思索着这个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思想、文化、宗教、理论。古今中外历来如此。
12、宇宙大爆炸论与人类进化的探索——《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类在宇宙变化中进化的全过程,实质上就是物质变化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如何变化的哪?当下科学逐渐将被证实的最新发现,根据光谱的红移的现象,推导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为探索宇宙的变化,进而探索人类进化的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13、宇宙大爆炸论还有很多的疑点——《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科学逐渐将被证实的,最新发现的宇宙大爆炸论还有很多的疑点,首先是什么大爆炸?其次大爆炸前如何?三是在那爆炸的?四如何爆炸的?等。提出此理论已经是很伟大的了,要想证明此理论那是任重道远的。证明地球是圆在今天开来是如此简单的问题,人类却经历了多少世纪。何况如此哪?!
14、运用“道”来推论宇宙大爆炸——《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科学在于求证,哲学在于推论。能不能在现有科学的基础上,用哲学来推论一下宇宙大爆炸哪?从而为科学的求证提供方向哪?进而能不能运用中华传统文化“道”的哲学思想,来推论宇宙大爆炸的科学方向哪?哲学需要孤独的思索,慢慢谭来。
15、宇宙大爆炸论是最大的总“道”——《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大有大“道”,小有小“道”;有分“道”,有总“道”。宇宙大爆炸论就是当今最大的总“道”。是“道”就离不开“中、和”制约着的“阴、阳”变化。大爆炸理论同样是在“中”制约下“阴、阳”变化的“和”与“失和”之“道”。
16、大爆炸“原点”的本质是“中”——《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开始思索吧!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原点”,这个“原点”的本质就是《中庸》中所说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中”,也可理解为是宇宙的本源,这一点也是一个无限变化的过程,制约着整个宇宙的变化进程。
17、“中”制约下“阴阳”的“和”——《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在“原点”本质“中”的制约下,构成“原点”诸因素可基本分为“阴、阳”两大类因素。在“中”的制约下“阴、阳”两大类因素可保持相对的平衡,也就是《中庸》中所说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的“和”的范围。
18、事物只有在本质“中”的制约下——《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可理解“和”就是在其“中”制约下的一定的范围。宇宙任何事物的本质就是其“中”,任何事物只有在其本质“中”的制约下,构成其“阴阳”两大类因素,才能保持“和”的状态,这个事物才能存在。否则这个事物就会发生失去事物本质的变化,变化为另一种本质的事物。这个在其“中”制约下“和”的过程,就是实现宇宙客观变化的过程——“达道”也。
19、“中”制约下的“阴阳”均衡——《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构成宇宙大爆炸“原点”的“阴、阳”两大类因素是在永恒的变化着,这种变化永远是在“原点”的本质“中”的制约下,均衡与不均衡中变化。在“中”制约下“阴、阳”均衡,就是“原点”“和”的范围;不均衡“原点”“失和”了。
20、“原点”“阴”因素的比重大——《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在“中”制约下的“阴、阳”均衡,不等于“阴阳”各为一半。而是由这个事物的本质“中”决定了“阴阳”两大类因素的百分比。宇宙大爆炸的原点相对于大爆炸后的膨胀,应该是属于“阴”。因此,“原点”“阴”因素的比重远远的大于“阳”的因素,因此,才是“原定”。
21、“原点”本质会发生质的变化——《天命》谭
全文: 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随着“原点”的变化,“阳”因素的增长远远地大于“阴”因素的增长,当此种增长达到了冲破“原点”的本质“中”制约下“和”的范围,“原点”的均衡就被打破了。那么,“原点”的本质“中”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那就是宇宙的大爆炸。
22、在宇宙膨胀本质“中”制约下——《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大爆炸的开始也就是宇宙膨胀的开始。就是在宇宙膨胀本质“中”的制约下,“阳”因素继续增长,“阴”因素(虽然也在增长)相对的缩小的开始。这种“阳、阴”因素相互变化至今,始终是在宇宙膨胀的本质“中”制约下的“和”的范围内的变化。
23、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宇宙大爆炸膨胀到一定的程度上的产物。当今的科学只能模糊的证实宇宙的年龄约为137亿年,大约50亿年前太阳系从原始星云中诞生,之后46亿年前可能有了地球,人类的起源的估计是在1400万年以后的事。这就是佛学“缘”的深奥的哲学思想。
24、宇宙膨胀“和”的最佳范围——《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类逐渐进化的过程,是在当今宇宙膨胀的本质“中”制约下的“和”的最佳范围内。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中的偶然。当今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在宇宙“原点”中就存在着其因素,只是宇宙大爆炸膨胀到一定的程度上的产物,这就是“天命”。
25、人类常问常新的天字号问题——《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类同宇宙中的一切一样,是宇宙大爆炸膨胀到一定的程度上的产物。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哪?也就是人是如何产生的哪?这是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常问常新的天字号的大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思想、文化、哲学、宗教等,直至今日还是如当初人类发问一样。
26、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的精灵——《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当下普遍认为是客观科学的,那就是“进化论”所述:我们人类是由有类人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是提供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随着宇宙的膨胀,到了一定的客观程度必然产生的精灵。之所以称其为精灵就是因为我们人类有意识。
27、意识是宇宙膨胀的产物——《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我们人类意识的功能因素,同样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的那个“原点”中就存在。只是大爆炸之后,膨胀到了该出现的程度上才出现的。所以,可以说我们人类的意识,是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这个“产物”是以我们人类这个物质的属性的形式而存在的。
28、没有载体意识就体现不出来——《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的意识是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上,以我们人类这个物质的属性的形式而存在的。那么,没有人这个物质载体,意识就体现不出来(没有人哪有意识功能!);没有生物的进化就没有人;没有地球的演化就没有生物;没有宇宙的膨胀就形成不来地球。因此,一切都是宇宙变化的过程,这就是“道”天命也!
29、“道”之论最著名的来源——《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道”之论最著名的来源还是《老子》上篇《道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我说的这个“道”呀,可这个“道”并不是平常所说的道路的那个道;只是用“道”的这个名呀,可这个“名”并不是平常随意命名的那个名。
30、古今中外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必定是一位当时博览群书的学者,因此“道”论,老子可称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哲学家。这不仅是当时人类对生活环境(宇宙)进行物格后,最佳的哲学思想,更是当今人类探索宇宙科学最佳的哲学指导理论。
31、老子是一位善于思索的哲学家——《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古今中外所有的学者,尤其是哲学家都善于思索,老子这位博览群书的学者,也必定是一位善于思索的哲学家。老子任周朝守藏史时,在书海中深深的思索,离任后在深山老林里苦苦的思索着。那么,老子是如何思索的哪?
32、老子的困惑——《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老子在苦苦的思索中,与古今中外所有的哲人一样,深深的感觉到:在冥冥之中,总是有着一个“什么”在主宰着社会的变化与朝代更替;自然的变化与季节更替;天象的变化与环境更替等;社会的变化与朝代的更替等,如此的相互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哪?老子困惑了。
33、老子的睿智——《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面对着如此的困惑,老子没有逃避客观存在的现实,而简单的理解为是什么“物”什么“神”在主宰着。因为,所有的“物”与“神”也都在一个“什么”主宰着。这就是老子,成为古今中外最伟大哲学家的睿智。
34、老子的智慧——《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那么,这个“什么”主宰到底是什么哪?老子思索着人类进步、朝代替换、季节更替、天象变化,都宛如眼前那条弯弯曲曲、起起伏伏、时隐时现的山间小路,一路走来,一路变化。说不清啊!那就不说清吧!这就是老子伟大的智慧。
35、老子的悟道——《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老子沿着那条弯弯曲曲、起起伏伏、时隐时现的山间小路,一路走去、一路观察、一路思索、一路变换、一路探道,从无路到有路,回身望去又无路,还是走着.......顿时开悟:那就是“道”,但不是那条永恒不变的平常道路的道,而是天地万物变化之“道”呀!只不过是没办法只好借用这个道路的“道”字罢了呀!
36、顺势走出的“道”——《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这条弯弯曲曲、起起伏伏、时隐时现的山间小路,说其不存在吧!顺势走出的“道”,使你看到了天地的变化,“无,名天地之始。”也;说其存在吧!已经走过来的“道”,使你看到了万物的变化,“有,名万物之母”。整个天地万物也就是如此吧!
37、无始无终、无影无形——《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所以,这条弯弯曲曲、起起伏伏、时隐时现的山间小路,在其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色无味、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中,才能观察到天地初始时自然状态的无穷的奥妙;在感觉其作用时,才能观察到人类所感觉到的天地间的万物。
38、玄学就是哲学——《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在此的“有”与“无”,同出于这条弯弯曲曲、起起伏伏、时隐时现的山间小路之“道”,只不过是只好把其表现称其为“有”与“无”不同的“名”而已,对此,可称为“玄”了,真可谓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就是哲学。
39、走对了“道”就是条活路——《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类的进化与宇宙的变化是同理,我们人类的祖先类人猿为了适应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条生存、进化、发展之“道”。走错(上所述)了“道”就是条死路;走对了“道”就是条活路,就是一条生存进化之“道”。人类在经过无数次的选择中,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生存、进化、发展的“道”上。正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呀!
40、生存决定了人类的进化之“道”——《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我们人类的祖先类人猿首先是为了生存,生命——生存决定了一切,为了生命而选择、适应生存的环境,因此,人类的生存决定了人类的进化之“道”。人类能够进化的本质就是“生存”。“生存”左右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选择。
41、生存就是左右人类进化的“中”——《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类能够进化的本质就是“生存”。“生存”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之大本,《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生存”就是左右人类进化的“中”。左右着人类经过无数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进化、发展的“道”上。又可称为:“中”也者“天命”也。
42、影响进化的“阴阳”两大类因素——《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经典之作,《易经》的哲学思想,来分析影响人类进化的诸因素大致可分为“阴阳”两大类因素。凡是有利于人类进化的因素可称谓“阳”因素;凡是不利于人类进化的因素可称谓“阴”因素。
43、“中”制约下一定范围的“和”——《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通过分析影响人类进化的“阴阳”两大类因素。不难看出均在左右人类进化的“生存”“中”的制约下,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形成为一个相对“和”的范围。正如《中庸》所指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中”制约下“阴阳”两大类因素,在一定范围的“和”,是实现人类进化之“道”也。
44、在适应与不适应中进化——《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类为了生存,一直由“中”的制约下,在适应与不适应中进化。也就是在适应生存环境的谓之“和”,与不适应生存环境的谓之“失和”,并不断地选择逐渐的适应新的“和”的生存环境中进化着。实践着《中庸》所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人类的生存、繁衍、进化。
45、群居是人类进化唯一的生活方式——《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实践过程中,是逐渐的脱离动物的过程,在“中”制约下这个渐变的过程里,群居生活的“和”,逐渐的成为了人类进化的唯一的生活方式。只有群居的生活,人类才能在适应与不适应中进化。离开了群居人类的生存无法想象。
46、“四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产物——《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在人类漫长进化的群居生活的过程里,为了生存逐渐地产生了区别于动物的情感。即孟子总结的“四心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此“四心说”是人类群居生活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群居“和”生活的保障,同时又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生存本质“中”制约的必然。
47、脱离动物最伟大的特征之一——《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可以想象:在人类群居生活逐渐的进化中,为了生存逐渐的产生人类之间相互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多么善良的心态呀!是多么和谐的氛围呀!这是人类脱离动物最伟大的特征之一。
48、为群体繁衍而产生了恻隐之心——《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可以想象:在生存“中”的制约下,人类必须“和”的群居生活,在逐渐的进化中,对群居中的妇幼、病弱、老少等的生存困难,为了保持群体的繁衍生活,年轻力壮的强者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恻隐之心”。
49、随之产生了人共同的羞恶之心——《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又可以想象:为了保持群体的繁衍生活,年轻力壮的强者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恻隐之心”,随之就会产生了人共同的羞恶之心,如男女之间的害羞、厌恶恃强凌弱等。此时想到了《圣经》中偷吃禁果的故事。人类的内心进化是趋同的。
50、共同生活中相互谦让的辞让之心——《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可以想象:人类随之产生共同的“羞恶之心”,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害羞、厌恶恃强凌弱的行为等,接着就出现了在食物分配中、遮风避雨中、共同劳动中等相互谦让的“辞让之心”,从而保证了人类群体的生存。
51、最初的价值取向共同的是非之心——《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可以想象:随着人类产生共同的“羞恶之心”,与在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相互谦让的“辞让之心”,逐渐地产生了共同的“是非之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有了最初共同的价值取向。
52、形成儒家人性本善的基本特征——《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大学》的宗旨“一道”的内容就是“三纲”目的是“在止于至善。”《中庸》的“率性之谓道;”基本奠定了人本性善的理论基础,“四心说”又指明了人本性善的内容。以至于后来的发展,逐渐的形成了儒家思想人性本善的基本特征。
53、正所谓人“命该本性善”——《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性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人的性本善,是人类由动物逐渐的进化为人的过程中,逐渐的产生、发育、成熟的;是人类由动物逐渐进化为人的实践过程中,进化为人的最重要的心里标志。但对于当今的每个具体人来说,人的本性善又是天生具有的,这就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天命”,正所谓人“命该本性善”。
54、人性是实践的产物——《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的性本善,是人类由动物逐渐进化为人的实践过程中,进化为人的最重要的心里标志。这种“人性是实践的产物”的观点充分地体现了“人性论”的唯物史观,同时,“人性论”中的“天命”正是人类由动物逐渐进化为人的实践过程。由此,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唯物史观,是区别于西方有神论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55、中华传统文化的唯物史观——《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唯物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理论,只是“唯物论”这个名是新的,其具体内容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就有充分的体现。《易经》中的每一幅卦象都是客观的反映;“道”就是宇宙客观的变化过程;“天命”就是人类由动物逐渐进化为人的实践过程等,都排除了神的存在。
56、唯物的辩证的认识世界的理论——《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再有唯物论的辩证法,也只不过是一个新名称罢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易经》与《中庸》所阐述的:宇宙与万物在“中”的制约下“阴、阳”在“和”与“失和”的状态下的变化。讲的就是唯物的辩证的认识世界的理论。
57、为什么当时圣贤没有明确——《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那么,为什么当时近百家圣贤没有系统的明确的的将“道”“阴阳”“中和”的哲学思想如此唯物的辩证的联系起来哪?原因有三:一是年代、地域所限;二是资料遗失所限;三是时代发展所限;四是历代歪曲的利用。但是,还是有在一定范围内的思想联系的。
58、《易经》止步于“阴阳”爻卦——《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易经》即《周易》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与《传》包含卦、爻的说辞等。由于时代等种种所限《易经》只止步于通过“阴阳”爻组成的卦象的变化来观察世界。虽然如此,也足以体现出其辩证的唯物论思想。
59、《老子》止步于“为无为”——《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道德经》相传老子所作,由于时代发展阶段性的局限,老子的“道”止步于“为无为”。局限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世界观中了。只是看到了“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作用,而没有能力进一步的揭示“道”是如何作用的。但是,这也足以说明了老子“道”客观性的唯物论的世界观,与“德”的辩证看社会的方法论。
60、《中庸》止步于“致中和”——《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中庸》相传孔子之孙述圣子思所做。同样由于种种所限,《中庸》止步于“致中和,”以及后来者“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的解释。虽然如此,但是,“中庸”的意义本身就是:怀着真诚的愿望,实事求是的为人处事的唯物论思想。
61、人类认识能力发展的里程碑——《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公元元年前后一千多年中,可以说是人类认识能力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当今在全世界最有影响的思想、文化、宗教大都产生于此时间内,也必将左右人类未来的思想、文化、宗教的走向。但是,在后来人们的利用中而歪曲了这一时期人类的伟大杰作。
62、歪曲的利用了先哲的思想——《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首先,两千多年里的统治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需要,歪曲的利用了先哲的思想;其次,人类思想感情的需要,神化了先哲的思想;再其次,学者们在时代的影响下,曲解了先哲的思想等。使得先哲的杰出思想呈现出模糊不清、甚至面目皆非、更甚者走向了反面。
63、在歪曲中继承先哲的杰出思想——《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类是在不同的时代从自身需求出发,在歪曲利用先哲思想中继承先哲杰出思想的。本来是人性解放的思想,歪曲成了摧残人性的工具;本来是精神解放的思想,歪曲成了压抑精神的枷锁等等。这就是在歪曲中继承先哲的杰出思想!
64、正本清源的直通先哲们的思想——《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当今时代的需要,正本清源的直通先哲们的思想、准确把握先哲们的精神实质、弄清楚先哲们的疑问、进一步发展先哲们的感到困惑的道理。已经迫在眉睫了。这是指引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这是指导人类更好生存的需要。
65、那就从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吧——《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正本清源的直通先哲们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那就要从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吧!由此,世界同理,光照宇宙,滋润众生。上面在下已经不自量力的谭到,接着继续谭来。
66、人的欲望不等于人的本性!!——《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谭到此争议最大的问题来了。人的本性善,那么。“恶”是什么那?在下可以肯定的认为:“恶”绝不是人的本性!!“恶”只是失去了人本性善制约的欲望。人的欲望不等于人的本性!!
67、人类进化史上里程碑式的飞跃——《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逐渐的产生的人本性善,这是人类进化史上里程碑式的质的飞跃。由此,人类由类人猿可以称为“人”了。因为,有了人性的人的心理特征,而脱离了动物的特征。没有人性的特征那就不是“人”,而是动物。当下有时还形容说:没有人性的畜生。
68、欲望本无善恶之分——《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欲望本无善恶之分,如狼吃羊与羊吃草是无善恶之分的,只不过是欲望而已。都是物竞天择的大自然的平衡过程。又只不过是当宇宙的变化过程,到了地球上的类人猿逐渐的进化成为了“人”,产生了人的本性善,才有了善恶之分。
69、性善对欲望逐渐形成了制约机制——《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的性本善从逐渐产生的那一天起,人的性善就在逐渐地影响着人如同动物的欲望,并逐渐的形成了人的欲望。也就逐渐的脱离了动物的本性,有了人的本性,这就逐渐的形成了人的本性善对人的欲望形成了制约的机制。
70、“恶”是失去了性善制约的恶欲——《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由于,在人性善制约下形成的人的欲望,相对而言,失去了人性善制约的欲望就是如同畜生的恶欲。因此,可以肯定的说:人性是“善”的,绝不是“恶”的。“恶”的只是失去了人本性善制约的“恶欲”。
71、赤子之心只是纯真的天性——《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中的赤子之心只可理解为是纯真的天性。婴儿一出生就知道吃母奶,而不管母亲身体如何,这并不是恶性的表现!只不过是近乎于动物的欲望而已。因为人是由动物演变过来的,同样具有与动物共有的欲望表现。
72、婴儿性善没成熟称为“未成人”——《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处于婴儿阶段中这种表现,是因为人本性善的功能与人会说话等功能一样,这种功能,对当今的每个人来说是天生的(前面已述),只是还没有成熟,还处于不懂人事的阶段,所以称为“未成人”。等到了十八岁标志着“成人”了,本性善逐渐的成熟了,有了自控能力了,也就是自控欲望的能力了。因此,婴儿欲望的表现,绝不能说明人之初性本恶!!赤子之心绝不是恶心!!!
73、性善对欲望逐渐相制约的过程——《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类进化的过程,就是脱离动物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由于人性善的逐渐产生,对人类期初如同动物的欲望,逐渐相制约的过程。同时,也是由于人性善逐渐的产生,人们的好恶之心、是非之心逐渐的认识到,失去了人性善制约的欲望,就是如同动物欲望一样的恶欲。
74、欲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欲望是一切生物,包括植物、动物、人的欲望,任何欲望都是其生存发展的动力,有了欲望才有了生命。欲望推动了人类由动物逐渐的进化为人;欲望推动了人的本性善的产生;欲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欲望推动了人类生存所需物资的丰富;欲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75、欲望不时地冲破人性善的制约——《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在欲望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是人性善制约的过程。但是,其动力始终就是欲望,这种欲望不时地冲破人性善的制约,在欲望的强制下人性善的软弱性,使得人的欲望往往表现为恶欲,并改写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76、人的恶欲改写了历史的进程——《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选一些耳熟能详的事说说。看世界的:美洲的欧洲文明与印第安人的命运;臭名昭著的金三角中的黑奴买卖;所有的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等,都是恶欲改写了历史!!!创造了历史!!!再看我们中国的:秦始皇的统一、隋文帝的统一、唐宗李世民的杀兄囚父、宋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明成祖朱棣的清君侧、元朝的版图等,也是恶欲改写了历史!创造了历史!此时,性本善哪去了?!
77、性善在与欲恶的对立统一中发展——《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性善始终在起到制约着人恶欲的作用,制约着人的恶欲向更恶的方向发展,制约着人的恶欲及早的向人性善的转化。制约着人的欲望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人性善就是在这与人欲恶的对立统一中发展成熟的,这也就是人类进步的过程。
78、人性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再选一些耳熟能详的事说说。看世界的:英国的《自由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林肯公布的《解放奴隶宣言》等;也看我们中国的:秦两世就被推翻后的文景之治、随同样是两世就被推翻后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人性善在成熟!人类文明在进步!在制约着人欲望的恶性发展,在推动着历史有利于人类进步发展的历程。人性善在与欲恶的对立统一中左右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
79、其根本就是人性善的胜利——《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再从近现代来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性善也在发展成熟中,更为有力的制约着人的欲望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谐,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如: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二战的胜利、共产主义的运动、中国革命的胜利、殖民地的独立解放等就是正义的胜利、人民的胜利、人心的胜利、其根本就是人性善的胜利,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80、这都是人性善的成熟发展——《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再有联合国的成立及其作用、当前国际的人权氛围、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尤其是中国的改革、救助贫困人口、保护弱势群体、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珍稀动物等等。这都是人心所向!这都是人性善的成熟发展!
81、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天命”——《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虽然人性善的成熟和发展,都是人类所为。但是,从根本上来认识,这就是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的这个“中”,在人类自觉不自觉的状态下,客观的制约着人类社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的范围所形成的必然所为。这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命”。
82、性善表现为制约恶欲的 “礼”
——《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性是善的,失去人性善制约的人的欲望,就是如同动物一样的欲望,在人性善的认识下那就是“恶欲”。为了更加有力的制约人的恶欲,人性善逐渐的表现为制约人恶欲的“礼”,人类进化中“礼”的逐渐诞生,标志着人性善在人言行上的规范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具有人类文明进步的划时代意义。
83、“礼”转化为维护私有的工具——《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礼”逐渐的转化为维护私有制等级的工具。虽然,此时的“礼”仍然是人性善的表现形式,但也正是如此,私有制的统治者才会利用礼制来统治社会,保持私有制的“和谐”社会。正如《论语》的“礼之用,和为贵。”
84、“礼”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是古代君主的治国之道,“礼”最宝贵的作用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都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是有所行不通的。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制约和谐,也是不可行的。此时的“礼”起到了维护社会“和谐”范围的制约作用。“礼”制约着社会的“和谐”。
85、礼制逐渐脱离了人性善的意义——《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由于私有制统治者的利益,是与被统治的民众利益相冲突的。因此,维护私有制的礼制也就逐渐的脱离了人性善的意义,甚至于走向了与人性善相背离的反面,近而成为了人性的枷锁。
8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由于维护私有制的礼制逐渐的脱离了人性善的意义。因此,《老子》提出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说:“上德”就是人性善,只要人性善就是不守礼制的“德”,也是有“德”;“下德”就是“礼制”,只守“礼制”的“德”而失去人性善,也是无“德”。老子所说是非常深刻的。
87、只有顺着本性善才是正“道”——《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所以《中庸》篇接着第一句“天命之谓性;”后说“率性之谓道;”人的本性善是天命授之,人生只有顺着本性善为人处事那才是正“道”。此处为什么没有说“礼”哪?而只说“性”哪?只能说明:人生之正“道”只有顺着本性善为人处事,才符合“天命”。
88、后天的影响制约了人性善——《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生之正“道”只有顺着本性善为人处事,才符合“天命”。但是,每个人都是社会之人,因此,后天影响依然很重要,用一个差距大的例子来说明,那就是有关报道的“狼孩”似乎足以说明,后天的影响制约了人性善功能的发挥。
89、性善功能会受到相对的压抑——《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婴儿从出生所接触的生存环境,使得人都具有的性善功能,不同程度的展现出来。生存环境“恶”性善的功能就会受到相对的压抑;生存环境“善”性善的功能就会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表现出了不同人的性格、品德、情感、思想等。这里所说的“生存环境”,就是指家庭、社会环境。
90、父母、家庭、社会的不可选择——《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当人处于婴儿至少年时代时期,其的人性善,与其的父母、家庭、社会环境同样是不可选择的,期间所形成的性格、品德、情感、思想等,注定要影响其终生的命运,这又使人想到了这就是“天命”——命呀!
91、青少年的教育是决定终生的——《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处于婴儿至少年时代时期所形成的性格、品德、情感、思想等,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与学走路一样,是通过不断的磕磕碰碰,多次的摔倒了再爬起来的实践中逐渐的学会的。因此,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青少年的时期的教育是决定终生的,十分重要的教育。
92、人性善在起制约的作用——《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虽然人的性格、品德、情感、思想等注定要影响其终生的命运,但是,人性善还是在对人的欲望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如“恶”人做“恶”,同样知道是在作“恶”,这本身就是人性善在起制约的作用。
93、此时教育就是“人性善”的教育
——《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人的性格、品德、情感、思想等注定要影响其终生的命运,但是,人性善对人的欲望还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这就提出了后天影响的重要性,也就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中庸》的第三句“修道之谓教。”此时的教育:就是“道”的教育、“德”的教育、“人性善”的教育。
94、人性善具体化体现在“礼”上——《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既然,此时的教育:就是“道”、“德”、“人性善”的教育。那么,当时的“道”、“德”、“人性善”的具体化,只能充分的体现在“礼”上。也就是“周礼”,因此,至圣先师的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等一系列的“礼”论。
95、以礼待人就是以善待人——《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礼”的教育一直贯穿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对于历朝历代的治国理念的形成,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不同程度的被历代统治者歪曲的利用了,但是,以礼待人就是以善待人的思想。始终是“礼”的教育的根本思想。
96、教育是遵“天命”的客观要求——《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总结起来说:“天命”针对人类来讲,就是客观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宇宙的变化过程。人类的“天命”就可称为人的本性,天命人性善。遵循天命的人性善,那就是人“道”。人“道”也就是人变化的过程,就是人性善的变化过程。在人性善的变化过程中,人性善之“道”“德”的教育是遵循“天命”的客观要求。
97、儒家思想充满着实践论的道理——《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在自己实践中的感悟。非常经典。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中,很难找到神学的思想,无论是“天命”、“中和”、“人性”、“道”、“礼”等都充满了实践论思想的道理。
98、谭到此算是知“天命”了——《天命》谭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58033.html
谭到此算是知“天命”了,感觉到儒家思想充满着实践论的道理,因此,唯物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有着深厚的基础。还是那句话:论而不辩。
二零一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于调兵山下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