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文革初期,《人民日报》发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后,学校仅夜以继日贴大字报。学校越搞越乱,社会上更乱,出现了很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乱象怪事。想不到有些事得到了毛主席最新指示的肯定:要经常面对报上的白纸红字(当时最新指示大多以红色印刷)。
毛主席明察秋毫,怎么会上别人当呢?待到林彪"自我爆炸",再听到毛主席给江青的信的传达时,--既然1966年就识破林彪阴谋,为什么还是让他干那么多坏事,还通过《党章》将他确立为接班人?将毛主席当成神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
诗曰:
无意翻出旧鞋样,上面半个人头像。
孙女问奶笑作答,温度尔汗永健康。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中国人被饿怕了。冯小刚的电影《1942》,反映那个年代中国的饥荒及饿死人的情形,那情景是不带夸张的。黄豆会被穿成串卖。大规模饿死人的情形发生,往往不是因为粮食的绝对短缺,而是粮食的分配出了问题,例如,穷人买不起粮食,粮商及大户人家囤积居奇。但也有例外。60年前后,中国不少地方饿死了人,就主要不是买不起粮食的问题,而是粮在国家备战仓。这次大饥荒的原因之一,是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全国粮食产量到处"放卫星",一些农民也开始藏匿粮食,工作队在农民家里收粮,那时连逃荒要饭的自由也受限制,饿死人的情形自然会严重。
对饥饿的记忆是集体性的,后果也是相当负面的。
后果之一是,国人的集体饥饿记忆产生了百姓的高储蓄倾向。甘肃定西某县近年玉米产量猛增,农民家家便储存玉米,多到几年用不了的程度。农民说饿怕了。其他做工挣钱的人,便是以存钱为肚子保险。中国人的储蓄率为世界之最,可是架不住中国人又特别勤劳,高储蓄率引起的总供应与总需求的差额,要用巨额贸易顺差来平衡,于是就有了巨大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要投资生息,又于是买了不少美国的国债,因为它的债券的风险相对较小。美国政府有钱会干什么?这个不用说了。
另一个后果是,集体饥饿记忆导致国人的职业选择行为有所不同。人们把找工作叫找饭碗,把失业叫做饭碗砸了;最好的工作不是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工作,而是最有保障的工作。美国,人们把吃饭不当一回事,政府也有能力出资让低收入人群吃饭无忧,百姓便把兴趣作为职业选择的第一决定因素,人们更会发挥出创新的潜力。美国民间有稀奇古怪的技术储备,说不了就可用到武器装备生产上;而政府又能印票子买武器、养军队,还不怕通货膨胀,单单这个便让它平添了优势。饭碗这回事,就这样影响了国际政治。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