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之我见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文章时间: 2007-6-06 周三, 下午10:46    标题: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之我见 引用回复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之我见
钱志富
(文学博士 315211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时代,各民族,各国度当然要交流,要交往,要有许多共享的文化政治资源,事实上现在的世界在许多问题上大家都是达成了一致的。比如,中国和美国在许多问题上是能够形成比较好的对话关系的,中国和美国是共享了一种叫做诚信和合作的原则的。中国同其他国家,尤其是亚非拉和东欧国家都能够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上达成共识,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能够合作并且合作得很好。别说是现在中国经济获得了相当的发展,国际地位获得了相当的提高,就是倍受封锁的“文革”时期,中国也本着诚信和合作原则与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连美国也不得不主动与中国建立比较良好的外交关系,不然就不会有1972年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事件的发生。
当然,中国因为落后,曾经忍受屈辱。中国从1840年开始,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同西方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而且赔付了巨额战争赔款,而且还经历了日本长达13年的侵华战争。中华优秀儿女也曾经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其中也包括向西方先进的政治文化学习。革命先驱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就是借鉴美国的“民治,民有、民享”的政治理想而融合中国古代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而进行建构的政治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革命,也是为了建立一个马克思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而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不是中国人却是西方人,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正是一个老百姓当家作主的社会。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中华民族懂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愿意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当然,中国也曾经修过万里长城,实行过海禁,然而,这些都是不得已采取的自我保护策略。中国人懂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如果别人打到自己家门口了,中国人也会毫不犹豫地操起家伙跟入侵者干一仗的。中国不但能够操起家伙跟入侵者干仗,也会将来犯之敌拒之于千里之外。中国古人众志成城,修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比较好地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尤其是中华文化的伟大成果。西方人由于不能精诚团结,各自为政,只修得一些看似坚固的城堡,结果外族一侵略,就彻底完蛋。笔者认为,如果西方人也修得有一条万里长城,那么匈奴人的入侵就不能得逞。匈奴人的入侵没有得逞,也就不会有野蛮的日耳曼人的入侵,西罗马帝国也不会那么快灭亡掉。西罗马帝国不灭亡,也就不会有黑暗的中世纪对灾难深重的欧洲的长期笼罩。曾经有人说,长城是中国闭关锁国的象征,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长城是伟大的,他为保卫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当然,中华民族是那种具有多种创造力的民族,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照耀古今。在笔者看来,这包含多种内容的中华文明中最伟大的文明还是政治文明。中华民族懂得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利益和个性,中华文化在本质上是人本文化。孔孟之道就是民本之道,他们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许多中国古代君主也都是依照孔孟之道来实施自己的治国策略的,他们很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很重视道德学问,所谓“正心诚意”,所谓“格物致知”。当然,也有一些比较昏聩的君主,但他们为他们的昏聩吃尽了苦头。夏桀殷纣的结局都不很好。秦始皇和隋炀帝之所以不能流芳百世,就是因为他们在驱遣老百姓时过于残暴。中国的执政党共产党也十分强调为老百姓谋福利,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国家主席刘少奇也曾经写过一本能够与古代德行修养衔接在一起的《共产党员的修养》,毛泽东曾号召所有的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那么多党派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尤其与国民党曾经兵戎相见,最后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是因为他们曾经为人民谋得了福祉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中国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成功,而且取得巨大的成绩,那道理自然也是让老百姓得到了不少实惠,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伟大政治文明中最为重大的一点恐怕还在于中华民族在相当的历史时期里能够保证将真正有能力而且有德行的人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当然,中国在选拔领导干部方面的确没有发挥西方式的民主,中国人不习惯用投票的方式来选拔人才。的确投票的方式,也可以选拔出许多优秀的人才来,然而,投票有时未必能够将有才有德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大家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杀人魔王希特勒就是德国人民辛辛苦苦用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度有时候正是被野心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使用了的,伟大的凯撒不是死于阴谋家之手吗?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投票的方式不一定能够选拨出真正有能力而且有德行的人士到领导岗位上来,就要否定民主方式的有效性。中国事实上在许多方面正在采用这种投票的选举方式,结果证明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中国没有全盘接受这种方式,原因也是执政党看到了这种方式的一些弱点。当然,我们现在也没有采取古代的那些比较有效地选拔的人才的方式,比如“举孝廉”的方式,“以诗取仕”的方式,或者是科举的方式,但中国的政治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国家录取公务员采取了公务员的考试制度,但这些制度还不完备。
1978年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在这差不多30年的时间里,一些人主张全盘照搬西方的大民主的方式来进行政治改革,企图颠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产生了一些比较坏的影响。好在党内有一些比较稳重的老同志主张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比较及时地纠正了那种错误偏向。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执政党共产党虽然不主张美国式的民主选举方式,可是执政党并没有忘记给老百姓一定的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和利益,事实上中国老百姓获得了不少的自由,尤其是言论自由。而这些自由是差不多有几百年的时间没有享用过的。大家知道,满清入关之后,大兴文字狱,所谓“文章尽为稻粱谋,避席畏闻文字狱”,曾经有人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两句诗而杀头的,可见中国人当时失去言论自由的情状之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也屠杀过持不同政见的人,民主人士闻一多就曾经倒在国民党特务的枪口之下。当然,文革时期,中国人也没有言论自由,但新的历史时期给中国人带来了相当程度的言论自由这却也是事实。当然,中国的言论自由还是有所限制的,有的领导干部不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也是事实,但却因此全盘否定中国的人权状况和言论自由状况这也是不对的。
前面说过,这是一个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要求我们得有世界眼光,要求我们看到他国政治文明中的优秀之处,要求我们借鉴他国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然而,全球化不等于全盘西化。我们自己的政治文明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没有必要自轻自贱,没有必要将自己弄得灰头土脑。历史证明,他国政治文明未必一切都好,西方人曾经为了强行向新大陆人民推行他们的政治文明,采取的却是血腥的大屠杀方式,不仅是新大陆的人民遭了殃,非洲人民也遭了殃,多少黑人奴隶妻离子散,有的甚至抛尸海外,亡魂不识归路。中国当然不是新大陆,也不是印度和非洲。中华文明之所以历上下五千年不败,这原因在笔者看来就是中国人善于在借鉴他国文明的同时也能够发挥固有文明的作用。中国很好地替人类保存了印度佛教文化,然而中华民族没有全盘印度佛教化,中国人很虔诚地向别人学习,但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
近一两百年来,我们为保持自己的特色也算吃尽了苦头。满清末年,面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我们试着走一条“中为体,洋为用”的政治发展道路,可是那时候的中国实在是太弱了,而且没有世界眼光。革命先驱孙中山是有世界眼光的,他缔造了中华民国,可是他死得太早了,他的融和包含了相当中国特色的政治理想并没有实现。紧接着是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共产党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之后曾经想走一条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和西方政治文明割裂的政治发展道路,反帝反封建曾经是执政党的主要政治策略,结果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当然,这种割裂不是彻底决裂,考察建国以后的政治路向,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一定程度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提倡,中国总算是比较自觉地意识到要走这么一条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然而,人们对中国特色的把握比较模糊,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第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比较敏感,对西方的政治文明也比较敏感,所以对中国特色赋予了比较明确的内涵,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政治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发生在中国的权利和平过渡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地提出了“八荣八耻”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特有文化内涵,这是对中华五千年政治文明优秀传统的继承,当然,也注意到了民主和民生问题,在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笔者理解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走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政治发展道路,所以笔者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理论特别拥护,这有力地充实了“三个代表”的政治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笔者认为,中国的政治要得到良性发展,关键还是人才,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保证中国走上真正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所以《礼记•大同篇》里面说的:“选贤与能”就成为最为紧要的事情。当然,对内“选贤与能”,对外“讲信修睦”要双管齐下,因为外交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钱志富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文章时间: 2007-6-07 周四, 下午1:12    标题: 引用回复

拜读。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巫逖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文章时间: 2007-6-08 周五, 下午10:06    标题: 陶醉的美酿——序蔡培国的微型诗集《心灵的对话》 引用回复

陶醉的美酿——序蔡培国的微型诗集《心灵的对话》
钱志富
(文学博士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315211)

关于诗人蔡培国的微型诗,我已经写下了不算少的文字。我读过他的《红帆船》,赞赏之余写过一篇《简论蔡培国的微型诗》,比较仔细地分析了他的一些微型诗的艺术特色,也解读过他的一些比较杰出的作品。2006年年初,为他的《啼血的春天》写过一篇序言,还发动学生在经济上支持了他的诗集的出版。当然,诗人蔡培国与笔者的认识算比较晚,他在认识我之前已经出版过好几个诗集,如《转动的万花筒》、《腊梅花》、《天籁私语》等,他的诗引起过诗坛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诗坛前辈穆仁、吕进等著名诗人、诗论家曾热情地推荐过他的诗歌。据笔者所知,现在一些从事现代诗歌研究的硕士研究生也能够关注到他的创作,在他们的论文中有所提及。
诗人蔡培国的诗当然是写得十分优秀的,笔者读过他不少的作品,可是笔者同时也注意到他的一些弱点,自然,诚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一位初中毕业生,他能够在诗歌方面有所成就,全靠自学。当然他的学习态度是十分诚恳的。他愿意花工夫跟一切前辈和同辈学习,这种精神让人感动。笔者曾出版过一本《七月派诗人论》,该书寄给他之后,他不但一字一句地全部看完了,而且颇有学习心得,给我写了一封十分感人的信,信是这样写的:

钱老师:您好!
大作《七月派诗人论》,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总算读完了。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惊讶万分”。您的大作,给我的触动很大,在此,我真诚地向远方的您,说声:“谢谢,谢谢您大作的赠赐。”
读您的大作,我的体会如下:(1)感动,您的大作,使我处在一种震撼中,使我生出许多感动。您作为一个学者,却做出了一件为他人作嫁衣的事。可以说,您拯救了七月派的诗人,使他们的名字及作品得以流传后世。尤其处在这个利益熏心,金钱至上的时代,您自己出钱,挤时间,不辞迢迢行程,这禁不住让我生出一分感动。钱老师,您“苦行僧”的姿态,将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2)敬佩:书中的真知灼见以及认知好诗的能力,显示出渊博的知识和胆略的高瞻。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的“鲁迅、胡风”二人。其实,您就是当代的鲁迅、胡风。一颗爱心,使许多诗人,聚集到您的周围和笔下。一篇篇诗论,一篇篇读后感,哪一章不是“爱心”凝成。所以我敬佩。(3)感恩。写出这个词,不是空谷生风。我相信,健在的,地下有知的七月派诗人,将会对您感恩的,而我,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也感谢您为当代文坛做了一件好事。我想,如果“微型诗”再过若干年后,有人像您一样,为“微型诗”的发展史作一个总结,我相信微型诗爱好者将会铭记感恩的。(4)学习。读您大作,使我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刻苦学习的劲头是不会有如此好的成绩的,作为初中生的我更应该像您一样,多学苦学,积累丰富的知识,才有可能再上新台阶。
总之,您的大作,使我受益匪浅,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要跟上时代,必须远离浮躁,沉下心来,好好做学问,方有后天的升华。另外,此书销量如何,是否收回成本,您虽是教授,工资也不是很多,自己连掏两次腰包(《掌心是海》、《七月派诗人论》),希望您日子过得好一点。
钱老师,您惠赐的序文,让我羞惭万分,我没有您说的那样好,而您对于诗歌手法的论述以及认知好诗的能力,却是一些诗论家所不及的。当然,这得益于您首先是一个学者,而我写诗,全凭感觉,理论方面什么也使不上了。故而,我想在这次整理240小节后,您可以在《澳洲彩虹鹦》网上看看,微型诗第二页上有“啼血的春天”这个标题,别的诗题是重复发的,(我还不会电脑),打算停放一下。抽出三个月时间看一些理论书籍及一些大师们的作品。您以为如何?
关于出书,我只好推迟一段时间了,能否出版,要看这本书的机缘了,因为,不幸的是我对象下岗已三个月了,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我的经济压力很大,加之奶奶去世前后生病,花去了准备出书的钱,实在不行,我想走募捐这条路,向一些好友求助,您认为可以吗,唉,诗啊,我人生的错误,我人生的幸运。
祝:春安!
蔡培国
2006年3月1日

本来按照一般的规矩,给他能够写一篇序言就足够的了。这年头愿意写序的替困苦中的诗人说几句真心话的实在不多了。有的写手直截了当地伸手向诗人要钱,据说名家写序一千字一般要2000块钱呢!而笔者全是义务劳动,不仅如此,又看到诗人由于信任笔者向笔者道出来的苦况,所以正巧有一个机会,笔者的一位学生愿意解囊相助,所以就一下子解决了他的问题。
诗人蔡培国由于下了很大的工夫来学习,而他的悟性又是很高的,所以当笔者读到他将要出版的这个诗集的时候,只觉得诗人的进步是太大了,他差不多克服了他先前的几乎所有的毛病。当笔者读完他发来的这个诗集的时候,心里在琢磨他这个人究竟是人还是神,笔者这样想道:他这个人不知道是什么神仙转世,到我们这个婆娑的世界来布施他的锦心绣口,布施他的美的佳酿,布施他令人陶醉的诗篇,难怪不少人读到他的诗都有一种喝了酒,吃了蜜的感觉。应该说,诗人蔡培国的诗是大大地进步了,他的诗跃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记得笔者给他的《啼血的春天》写序并给他筹集出版经费的时候,曾经在电话中说到他的诗歌的一些弱点,比如眼见不是太开,思想的深度不是太够,还有艺术上的沉潜度不够等等。他前面出版的几个诗集虽然给他带来了相当的声誉,然而,那些诗集只是他过去的足迹,笔者是期望他的辽阔的未来的。果然,诗人给我们带来了能够满足期望的喜悦。笔者愿意读到像下面的这些诗:

致-----

不必等太阳升起
你的一个电话 我就会
将夜踏碎成满天星光

母爱

一条回家的小路
踩着它出发 不惧怕


背柴的母亲

腰弯下去 炊烟
升起来
一年的风雨变暖

独饮

咀嚼着月光 将
酒杯高举
星空下 向故乡买醉

速 写

她缓缓地走了,带走了什么?
你远远地走来,捡到了什么?
小桥无言无语,又弄懂了什么?

喝 茶

浓浓的是茶,淡淡的也是茶。
孤夜里,他把这种感觉写在诗里,一个朋友打电话来了,说:“你很会生活啊”。
他笑了笑,又摇了摇头,他知道,那缕苦涩,自己没有写在诗里。

诗人蔡培国的诗已经到了能够搅动人的灵魂的境界,相信读者比笔者更能够感觉到他诗歌里的这种浑然天成的境界。郭沫若曾经这样谈到他心中的真诗、好诗:“我想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之纯真的表现,生命源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之颤动,灵的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人类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酿,慰安的天国。我每逢遇着这样的诗,无论是新体的或是旧体的,今人的或古人的,我国的或外国的,我总恨不得连书带纸地把它吞咽下去,我总恨不得连筋带骨地把它融化下去。”(参见: 郭沫若:《论诗三札》,《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成出版社1985年版第54-55页。)
愿诗人蔡培国能够谨记大诗人郭沫若的教诲,在未来的创作中将自己的诗歌再升上一个台阶。
是为序。

钱志富
2007-6-8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钱志富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