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离了课件老师还能否上好课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文章时间: 2007-6-10 周日, 下午1:57    标题: 离了课件老师还能否上好课 引用回复

离了课件老师还能否上好课
钱志富
(文学博士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315211)

我们到了一个教育课件化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老师只要一上课就要用电脑,用移动硬盘,用自己做出来的或者从别人那里拷贝过来的课件。一些老师不愿意用也不行,他会被督导办的老师指责为“传统”,好像传统的方法就是无效的方法,非但这样的授课方式得不到鼓励,而且还会受到批评。笔者是一直坚持不使用课件的教书匠,笔者认为,不使用课件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笔者在讲课的时候能够真正做到“讲授”而不是“演授”,“讲授”现在已经大面积地变成了“演授”。而“演授”的时候为了保证投影效果得关上门窗,至少得拉上窗帘,本来窗明几净的环境,结果变成比较黑暗的授课环境。一些老师为了哄住学生,拼命放电影,学生当然喜欢看电影,看免费电影,不过不是原版的电影都是从网上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下载的。笔者经常被学生缠住要放电影,有的学生威胁说,你不放电影,学评教时的分数就等着瞧吧。我被缠不过了,只好说,要看电影,我没有,如果实在要看,你们自己带来吧。结果他们果然自己带了一部来,放的时候我才知道是动画片叫《忍者神龟》。笔者也跟着看了,看得让人打瞌睡。说到打瞌睡,在黑洞洞的使用课件上课的教室里,有那么多催眠的东西,可能不少的同学很愿意趁机作春秋大梦的吧。
笔者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后来也读了硕士和博士。诚恳地说,读了几十年的书,我们都没有赶上享受这些“演授”性的上课。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好些课都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连教材也不带,但他的授课能够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因为他的课准备得好。内容全部牢记在脑海里了。记得,笔者初中的时候遇到一个代课老师,他给我们讲了一堂人体解剖,也是不带教科书的,他直接在黑板上从头盖骨画到脚趾骨,边讲边画,他的课讲得神采飞扬,我们听得口水遍流,留下的印象令人终身难忘。后来他又给我们上过一次作文课,讲得也很好,笔者写的一篇作文还得到他的好评,说写得曲折生动,秀丽多姿,这给了笔者很大的鼓舞,所以后来向写作上的努力也比较大。他是一个受过旧式教育的农民,因为成分不好,一辈子未能登上讲台,只是我们的任课教师有事的时候,才请他去代一点课,但作为求知欲很强的我们,真的好感激他的那几堂课。笔者经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路过他的小院的时候有时看见他佝偻着腰脊在地里劳动,就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觉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如今笔者也当了若干年的老师了,教材当然还是要的,但也能够做到比较透彻地给学生讲解课文中的思想内容,每当发散开来,一些学生还是比较爱听的。一些学生曾经心存感激地写下了一些文字,令我非常感动和感激。下面是已经毕业了的一位学生在去年(2006年)教师节时候送给笔者的礼物:

如果说小学、初中、高中的记忆或多或少已蒙上一层时间的薄纱,那么,大学时代的记忆则是鲜活的,如刚采摘来的莲蓬,还含着夏夜给它的水晶糖。鲜活的记忆,鲜活的心情,没错!所以,当提笔勾勒钱老师——一位大学里我最尊敬的老师时,内心充满了激动之情,视线豁然开朗,仿佛身临其境黄果树大瀑布的壮丽景观。
钱老师用诗的柔美轻纱装点生活,遗憾的是,我无法用诗化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关于钱老师的水墨画。那就用素描吧,真实再现!
钱老师是我大一大二时的英语老师。记得第一堂课时,他的出现让我们全班都大跌眼镜,心中幻想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教师翩翩而来的梦想立即破灭。一件旧格子衬衫,一条微皱的黑色长裤,一双沾着泥土的皮鞋,凌乱的头发,鼻梁上还有一副厚厚的大大的已褪色的金属框眼镜,总之,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泥土味,在与钱老师一同走进教室的那股江风中。听他自我介绍说是四川人时,一个声音立即在我心中响起:四川人也许就是这个模样吧。因为印象中遥远的四川总没江浙那么富饶,所以人的品位自然也就不同。然而,在听完钱老师自我介绍之后,我才为自己之前拙劣的想法而惭愧。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钱老师就是如此。他是文学博士,对中国现代诗学颇有研究,也卓有成就。他几乎跑遍整个中国,也出访过美、加、德、法等8个欧美国家,简直是个十足的学者兼旅行家!钱老师丰富的人生经历让我刮目相看,近而一丝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之前的种种偏见早已烟消云散,而那股江风中夹杂的淡淡泥土味仿佛也成了稀世之土的韵雅之味。我不敢想象今后的英语课堂会是怎样的精彩,有了钱老师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的点缀。
钱老师的英语课因为他数不清的传奇故事而变得与众不同。尽管还是少不了单词、课文讲解这些常规步骤,但是他总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逸闻趣事,惹来大家哄堂大笑。所以,我喜欢上英语课,喜欢像一个未谙事的小毛孩一样坐着津津有味地听长辈的故事。钱老师在新疆生活多年,因而有一种深沉的爱。每当他讲起新疆的岁月,总是充满了真情,宛如一瓶在地窖中珍藏了多年的葡萄酒,打开软木塞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醉了。是的,钱老师的新疆故事让我对那一片广袤而热情洋溢的土地充满了无限向往。天山的圣洁,哈纳斯的柔美,吐鲁番的火热,交河故城的神秘,还有能歌善舞的维族姑娘,令人馋涎欲滴的新鲜瓜果,实在是一块黄金宝地!于是,想起了钱老师的一首诗:
“哈密的月光,
敦煌的月光,
都在你的手指上,
发出悠扬的声响。”
钱老师一个个如此多彩的小故事常常激励着我去努力,去奋斗。我的人生也可以如大漠的朝阳那么壮观,难道不是吗?
在课堂上,钱老师也会向我们讲述人生哲理,人的价值,人的品质的重要性……都说大学生活并不仅仅教你如何学习,更让你学会如何把握人生。所以,真的很感谢线老师的那些质朴而深刻的话语,为我的人生道路点燃一盏明灯。
两年,并不长,但两年时间里我对英语的热情连自己都难以置信。因为钱老师吗?因为钱老师对我的鼓励吗?也许吧。是的,我很荣幸,得到了钱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关心与帮助,在英语学习方法上,在英语写作上。尽管我知道,一到关键即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并不优秀;尽管我知道,我的作文在遣词造句上仍带有明显的中国腔。可是,钱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不断鼓励让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因而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持续至今。现在,钱老师早已不教我们,但是当我以饱满的心面对英语这个老朋友时,依然激情洋溢。
如果说我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钱老师则是我们的红娘。这话一点都不假。我喜欢文学,当心有感触时也会写写散文。可是,对于诗歌,自己毕竟还是门外汉。高中时代胡诌的那几首打油诗现在看来可笑至极,之后就不再接触它们了。因为钱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到中国古代或现代诗歌,有时也会拿些诗歌类杂志为我们讲解一番,再加上他本人便是一个诗人,所以,受如此浓厚的诗风熏陶吧,我竟渐渐喜欢上了诗歌,也慢慢尝试着创作。不过,我的诗歌毕竟是稚嫩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因为缺少一种深厚的底蕴。而这种深厚的底蕴源自丰富的人生阅历,源自博览群书后的去粗取精,源自的独特而敏锐的思想火花,源自一种对诗歌本身的深沉的爱,而我才走过多少个年头,尝过多少本书啊,所以我的诗心是微小的,对诗歌的爱也是肤浅的。当我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诗歌给钱老师看时,他并不会嘲笑那些普普通通的文字,而是很耐心地给我讲解一些方法,诗歌遣词、布局上的方法,并鼓励我坚持写作。
如钱老师所说,诗歌创作是最自由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所感,有所思,便都可以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一花一草一木,一景一事一人,当灵感或许仅是瞬间的感触与大脑擦出闪亮的火花,你抓住了它,便是一首诗,错过了,也可以成为一首诗。前者许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清新自然;后者则是加工了的精美艺术品,凝重厚实。诗的语言也没有所谓固定的格式,可以华丽,亦可朴素;可以深沉,亦可清新;可以静谧,亦可活泼。然而意境很重要。一首诗,还要能使读者品味出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那才是好诗。很遗憾,我的诗歌总是如白纸般薄薄一层。当然,这又涉及到之前所说的人生阅历或是广博知识的问题。不管怎样,是钱老师将我带入了诗歌的神圣殿堂,于是,生活中,左手诗歌,右手美术,我又怎会在漫长的冬夜寂寞难耐呢?怀着一颗诗意的心走进生活,也许看到的就不再是那么阴暗的乌云了。心有阳光,生活便会灿烂,难道不是这样吗?
钱老师的朴实、真诚,钱老师的才华横溢,让我由衷敬佩。大学里,不,生命中,能遇到一位如此值得铭记的老师,实在是我的幸运!
常常惭愧于自己的碌碌无为,拿不出什么值得骄傲的成绩令钱老师感到高兴,总觉得有些辜负钱老师,还有其他老师的期望。但是,我要说,我会坚持诗歌的创作,我会坚持自己的理想,我会永远相信自己!
(作者为宁波大学经济034班孙晶晶)

笔者的授课在学生中曾经有过一些反响。不仅前,笔者在校园里碰到学生处的一位朋友,他说:“钱老师,你的课听说上的不错。网上经常有学生的评点啊。”我告诉他,因为上课比较多,还有别的许多事,很少关心过学生们在网上评点的事。同时也告诉他,我的课可从来没得过奖。他说:“其实我们也知道,课上得好是一回事,得奖是另一回事。学生的评价是最好的奖励。”不久前,同事阿德尔还跟我提起以前校刊刊过的一篇关于我的教学情况的文章,也是一个学生写的,下面就是:

我们的“私塾先生”
——记钱志富老师

每每说起大学里的老师,寝室里的几位兄弟就不约而同想到了大一上我们 “大学英语”课的“私塾先生”——钱志富老师。我们私底下送给他这一绰号,源于两个事实:一是他在课堂上有时即兴吟诗,二是他戴一副深度眼镜,圈很厚,颇像古时候的“老学究”。不过, 叫他“私塾学生” 绝没有对他贬抑、戏弄或辱没之意。事实上,他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位“高师”(高明的老师),更准确地说,是“性灵之师”,当然也是一位性情中人。我们是十分崇敬和尊重他的。
钱老师是一位很普通、很质朴同时也很单纯、善良的老师,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而在课堂上又能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的学习,是我们真正的良师益友。在第一堂课上,他便给我们说:“第一你们要学好你们的英语,第二你们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好人,一个能做事,能做学问的人”。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他认真地教着,我们也认真地学着。在他的引导下,我们由恐惧学英语转变为乐于学英语。起初,对我们这些为英语学习大伤脑筋的男生来说,要写好英语作文简直比登天还难。他对此没有正面地灌输什么高深的写作方法,而是给我们讲,无论是汉语写作抑或是英语写作必须写出自己的个人的真情实感来,英语写作也有个“言之有物”的问题,其次才是词汇、语法等等。他自己也是不发空言的人,常常给我们讲述一些真实的、充满人生体验的故事,启发我们,诱导我们。在这些讲述当中,一个充满思想的个体灵魂“毫无保留”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看似平常的引导,其实深蕴着较为先进的教育思想,它让我们慢慢学会在“writing an essay”中融进自己的思想,就这样,我们喜欢上了写英语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大学生自以为成熟、老到,有时经他轻轻一点,才发现了自己的稚嫩、偏激和浅陋来。我们有时爱跟他讲话,有时又怕跟他讲话,爱跟他讲话是因为他平易近人,能和我们打成一片,有一种想找他谈心的冲动,怕跟他讲话,是因为怕自己浅薄,当然,他从来没讨厌过我们的浅薄。他的那句“抛开没有价值的烦恼”的理论,据他说是从他的一个老师那儿学来的,当然,不管这样有人生智慧的话从哪里来,对我们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它帮助我们渡过了一次次的思想危机,使我们日渐对人生持了一种豁达、平和的态度。这是我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他是博士,有学问,又是诗人,有才华,可他在我们面前没有任何傲气,与我们这些学生常常能敞开心胸,拔心拔肝地交谈,我们与他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关系。因此,即使后来他不教我们了,我们仍走得很近,互相知道很多事情。在2003年一年中,他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在外语学院是比较靠前的,教学任务虽重,可没有影响他的教学质量,就在最近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他任课的班级给了他较高的评价,最高分打到了97.38。当我的室友得知这一消息时,在寝室大叫:“我的私塾先生,老钱,你真了不起!”确实,对一个教师而言,还有什么比学生的认可和赞扬更称心如意的呢?
(本文作者为商学院01级学生,、县已毕业并有一份不错的职业)

以上是两例学问对我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当然这样的评价还有一些,不再引述。笔者引用这两则评价只是说明,不用所谓课件一样可以教好学生。当然,笔者并不是在此要否认按照课件教学的优越性。如果课件真的是自己做的,而且做得好,特别是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整合进去,那肯定是不错。可惜的是好多人的课件并非自己制作,而是研发教材的人做好了的,一些企图省事的老师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就用,好像瞎子走夜路,离开了课件这根拐棍就无所适从了。难怪网上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发帖子,对一些老师拙劣的“演授”式教学的不满了。下面是从网上下载的一个实例。帖子的题目叫:《纪念一学期的诗经研究》,发帖的时间为:2007年1月9日9时。不妨一读:

纪念一学期的诗经研究

诗经研究的考试就这样过了,最后的60分论文,抄了满满的三页纸。当时就很有冲动请求老师,可不可以把我准备的2000多字的论文《蒹葭》直接黏贴上去,省得重新抄一次上试卷纸。卷交得很早,是我对所有非必修课考试的作风,心里掂量着该有九成的分数。曾老师对着我永远是笑的,笑得我很心虚。
他也知道,我的诗经一学期也不过上三节课,恰他每次点名,我都没来。只是我上他的古代史一直很乖,因为这是必修课。我也知道,他是如何也不会随便把这样乖的认真学习古代史的学生缺课的名单报上去的。
只要没把名字报上系里,我便有了骄纵的理由。没案底,以后评优奖学金之类的都一帆风顺。也因为这龌龊的理由,毛论我即使累到倒塌,闷到无聊,躁到想发泄我都安份地准时到场,只是为应付老师的偶尔一次没预兆的笨蛋点名。
想想觉得很可悲,遗失了最初学习的愿望,忘却了来大学的目的,背叛了我们年少在台灯下的无数个夜晚和那红色笔迹比黑色笔迹更多的黑压压复习试卷。
做诗经的时候,很顺利,并没有什么好刁难的。我的笔迹整理比其他人来得认真清晰,为五个成语准备了两百个成语,然后整场考试就是目录般搜索,连环地抄。坐在我旁边的业能同学还用手机上网查了两个偏僻的答案让我可以早早交卷。曾老师在我旁边站了很多次,似乎对我做的每道题都感兴趣,我觉得他真是超级无聊。这样的开卷考试纯粹为了仓促结束一个学期的讲课。
他从来都是自以为是地站在讲台上读课件。他不知道他的课件比他简单许多,该知道的一目了然。
我们从来就是在下面睡觉发呆看书写作业发短信,如果根本不担心考试不及格,可以不来。30%的平时分换来一学期每个周一下午的安眠,是笔不错的交易。
我们在最适合学习的时代在荒废生命。
如果不是前辈说这门课开卷考很容易过,我也不会把时间花在这整理课件上多于上课上。
其实,所有的推搪真的就是推搪,一个借口。
我的错,老师的错,大学的错,教育的错。

该同学的这份帖子是笔者偶然在网上发现的。这应该是真实的。这反映了中国大学讲堂的部分现实,一些老师已经将先前的照着课本读变成了照着课件念,一些学生在下面睡觉发呆看书写作业发短信老师全然不知,这样的教学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吗?这个帖子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学生说这是错的。他说:“我的错,老师的错,大学的错,教育的错。”
既然是错的,干吗不纠正呢?看来,我们不能迷信所谓的教育手段的更新,多媒体教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它的出现养了一帮懒老师,养了一帮懒学生,而且花那么多的钱添置设备,真的是劳民伤财啊!
(本文作者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教师)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钱志富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中尉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7/25
文章: 1758
来自: 深圳 南山
积分: 9030


文章时间: 2007-6-10 周日, 下午10:36    标题: 引用回复

钱老师是一位兢兢业业教学,知识渊博,颇受学生尊敬的好老师。
向您致敬!

_________________
曾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29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中尉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372367630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