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年龄: 74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432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538
:
|
|
3、总爱批评援朝的姥姥
援朝由后门进了楼,来到餐厅,妈妈与妹妹弟弟们正在吃午饭。“先吃饭吧!”妈妈说到。援朝去厨房盛了一碗高粱米粥,坐下拿起了一块苞米面发糕,挟一口西红柿炒鸡蛋吃了起来。妈妈又说:“我们都快吃完了,你都吃了吧!菜耙子!”这时妹妹弟弟都已经放下碗筷了。援朝把西红柿炒鸡蛋和炒土豆丝合在一起,三口两口的吃了两块发糕,喝了一碗粥,还没等大家离开,风扫残云似的吃完了饭。援朝刚放些碗筷,胜美就说:“哥!今天你刷碗吧!”“我还得上楼收拾书哪!”援朝不耐烦的回了一句。胜美急急歪歪的向妈妈说“你看我哥呀!”这时妈妈向着刚要走出餐厅的援朝说“你上哪去!跟我先去邮局给你姥姥邮钱和一些旧衣服去。”“胜美呀!你收拾吧!”援朝笑嘻嘻的向一脸不高兴的胜美做了个鬼脸,和妈妈上楼收拾东西去了。援朝也发现每当自己与胜美发生口角时,妈妈总是向着自己,一想到此援朝总是很得意。一会妈妈领着援朝走出了楼门,推着苏联产的,二七五坤车走出了院子。边走边对援朝说“你姥姥与你舅舅家住在一起,你舅舅家六个孩子,可困难了,吃不上穿不上的,你姥姥没有办法呀!又不敢上我们家来住,只好帮帮你姥姥了。”以前听妈妈说过,援朝姥爷家在旧社会,是辽南很有名望的大户,整个陈家屯都是援朝姥爷家的。援朝老爷姓陈名治中。陈治中是当时老陈家哥俩的独苗,陈治中大爷家没有男孩。陈治中在东北大学上学时,陈治中的爸爸和大爷就分别各自给陈治中娶了一房媳妇,这在当地叫“一枝两不绝”。因此,援朝有两个姥姥,这个亲姥姥姓王名梅兰是个上过新学堂的知识女性,半放开的脚。深受陈治中喜爱,走那带到那。就在援朝的妈妈在老家出生几个月后,陈治中回老家来接梅兰和孩子们回金都城。金都城就发生了“OOO”事变。等过了一个多月后,陈治中带着老婆孩子回到金都城的学校一看,才知道部分学生和老师都跑到关里去了,剩下的大部分是日本教员和部分学生,当时的OO大学一开始就是日本教师的天下。陈治中当时已经是留日回来的历史教师了。陈治中与王梅兰一共有三个孩子,一男两女,大儿子叫陈国华,大女儿叫陈秋华,小女儿也就是援朝的妈妈叫陈春华。当时东北的局势是瞬时巨变。也就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金都城已经容不下陈治中再教书了。陈治中在OO大学的日本老师川野已经是OO国的高官。一直在动员陈治中到OO政府中来任职。陈治中虽然是留日的,但是深受OOO救国思想的影响,面对日本总是以中国是泱泱大国而自居,但是,面对当时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的中国又是很无奈的自卑。面对川野的邀请总是回避。一天川野再一次邀请陈治中吃饭,陈治中是不得不去了。川野这一次却是与陈治中聊起了中国的历史。川野拿出OOOOO圈的思想反复地说什么,中国在南宋灭亡时就已经没有中国了。进而挑拨式的反问道“大元是你的中国么?!”“大清是你的中国么!?”“就是明朝也不能说是你的中国,是你们山东人么?那是南人!”川野是知道陈治中祖上是清朝末年闯关东过来的山东人。川野更进一步又逼到“那你为什么就不能承认我们日本人的大东亚哪?!”“那些OOO是美国人在撑腰,再有OO那就是苏俄的代理人!”“你不要忘记!还是我们日本人帮助你们从苏俄帝国手中夺回了东北的。”“他们能帮着美国、苏俄,你怎么就不能帮着我们大日本哪!?我们又都是东亚人!”“你的中国也是我们共同的大东亚人的OOO帝国!"就这样川野在思想上将陈治中逼到了极点。陈治中这次没有再反驳什么了,只是痛苦的喝酒。川野见状又露出往日的凶相说到“就凭你的才能,你不出来做事,这就是在反日!反O!你知道后果么!”陈治中这一次是彻底的醉倒。第二天一早,川野派人给陈治中送来了河口市市长助理的任命通知。由此开始,陈治中一直是用喝酒来麻痹着自己的精神,刺激着自己的神经,糟蹋着自己的身体,一喝不喝醉不算完,总是处在醉醺醺迷糊糊的状态下。而且要求越来越远离家乡去任职。先后在OO国的地方税务、财政、警察、副市长、市长任职。成为了双手沾满抗日联军与中国人民鲜血的汉奸。最后在黑龙江任职时,陈治中每次醉醺醺的回家,都躺在床上边叨咕着”我完了!我完了!我可没杀人呀!“地入睡。人还不到四十岁就得了高血压和糖尿病,人已经是满头花白,在那副眼镜下总是睁着臃肿的睁不开的双眼。后来感到形势不妙,陈治中总是对王梅兰说到”我死在哪,就埋在哪,不要回家了。“”不要立碑,不要让别人知道。“每说一次两口子就痛哭一次。后来陈治中下决心让王梅兰带着细软家当,领着三个孩子先回到了辽南老家。在辽南王梅兰和孩子们一直等到小日本投降半年多了,才见到一位回山东家路过辽南,当年在黑龙江的邻居,只是说陈治中糖尿病重,死在松丹市医院里了。这让王梅兰一直就时刻担着的心碎了。当时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呀!没处说没处哭的呀!最后王梅兰心一横,带着儿子陈国华前往黑龙江省去寻夫,非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到了松丹市也不敢声张,老邻居老熟人都找不着了。最后找到了一位看太平房的老头,只是知道医院里包括日本人在内死了很多的人,是谁不知道。到此,王梅兰只好领着儿子陈国华,毫无结果的又跌跌撞撞地回来了……。此时已经到了邮局,妈妈马上办完汇款,让援朝等着办手续邮包裹,就骑着自行车上班去了。
援朝邮完包裹在往家走的过程中,姥姥又出现在眼前。那是爷爷走了以后的一个初秋星期日的下午,妈妈对援朝说”你姥姥来了,你与妈妈去火车站接你姥姥去。“援朝很高兴的与妈妈出去了,坐上环路车一会儿就到了站南路车站。援朝与妈妈下了环路车,穿过了站前路走上了站前广场。站前广场中间竖立着一座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纪念碑。在纪念杯的周围,排着一队队的人群,几乎都穿的破破乱乱的,或坐在包裹上,或背着包袱站着。妈妈小声地对援朝说这些都是叫“盲流”的。小援朝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与妈妈快步走进两排排队的中间,直向一个售站台票的窗口走去。就在这时,由广场北面站前的小卖部,需要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能买到的,每人只买一包的黑黑的饼干的一个叔叔和阿姨,一人捧着一大包饼干,正在穿过一队站排的人群。突然,队伍里猛然间站起来两个人,一下子将那两个人手中的饼干分别打撒了一地。说时迟那时快,这两个打饼干的人趴在地上,不管不顾的抓起地上饼干就往嘴里填,周围的人也跟抢起饼干来。那两个被打撒了饼干的叔叔和阿姨,一边用脚踢着这两个抢饼干的人,一边大声喊道“快来人呀!抢饼干了!”这时,跑来了三名警察,马上制止了在地上抢吃饼干的人。那位被打撒了饼干的阿姨,一边收拾着散落在地上的碎饼干,一边哭诉着“这可怎么办呀!”那位被打撒了饼干的叔叔,指着坐在队伍里,其中一位一边擦着被踢的鼻子都出了血的脸,一边还往嘴里塞碎饼干的人说:“就是他们俩抢的饼干!”警察把他们分开,一面把这队的人往北边驱赶。一面又对被抢的那两个人说道”怎么这么不注意呀?!“”快点收拾收拾站排去吧!“......乘此时妈妈拉着援朝快步通过人群,走到售站台票的窗口,买了两张站台票,由于还没有到出站的时候,援朝与妈妈就从出站口走进站台。”那两个坏人怎么抢人家的饼干呀!“”他们都是饿的呀!“”他们不吃饭么?“”他们上哪去吃饭呀!傻孩子!“小援朝与妈妈相互说着,似乎的懂得了平时听到的,什么叫困难时期的了。这也是小援朝第一次走进火车站,妈妈直接领着援朝走上天桥,这时援朝看着天桥上的窗户惊讶的喊道“妈妈!火车向我们冲过来了!”这时天桥北面一列喷着白烟,“呜!呜!呜!”鸣笛的火车由北向南朝着站里开来。”那是火车进站了。“妈妈平静的说道。一会儿火车就由天桥底下徐徐进站了。援朝与妈妈由天桥上的第二站台的楼梯口走下天桥。姥姥坐的那列火车还没有到。看到对面第三站台上一队队,在外面看到的排队的人挤上了一列列黑铁皮的货车,上满了人就有人来拉上了铁门。这时,援朝看到了一列由南向北的火车,喷着白烟“呜!呜!呜!”的声声鸣叫,徐徐地开进站来。随即听到站里的喇叭说到“由......的客车已经进站了,请有关人员做好接站的准备。”这时妈妈说“你姥姥坐的火车到了,注点意看着!””咳!你也不认识呀!快走吧!“妈妈拉着援朝的手,由一列列绿色客车组成的火车的车头迎着人群向车尾走去。都快走到车尾了,妈妈突然扬起手来,喊道“妈!妈!”拉着援朝向一位在人群中站立的人跑去。到了那个人的跟前,援朝才注意到,那是一位不像奶奶梳着脑后一个疙瘩鬏,还经常带着一个黑帽子,而是梳着花白的齐耳的短发,穿着带两个兜对称纽扣的灰布上衣,也不像奶奶总是穿着绑着裤脚的黑裤子,而是穿着一件齐脚脖子的蓝裤子,脚下穿着一双黑布鞋,很像一位亲切的老师模样的老人。“哦!援朝都长这么大了!上学了吧!”姥姥摸着援朝的头说到。“援朝快叫姥姥。都上四年级了。“这时援朝才看到,妈妈一边用手抹着眼泪,一边从姥姥手里接过一个淡黄色的旅行袋。”姥姥“援朝轻声地叫了一声。这时妈妈又说:”这么沉呀!是一袋苹果吧!“”是新下来的伏果,今年的苹果又遭虫子了。“姥姥有些忧愁的说到。”给我吧!妈妈。“援朝边说边去接旅行袋,”太沉了!我们俩拎着吧!“妈妈一手扶着姥姥,一手与援朝拎着旅行袋,”又说道:“妈!我们快走吧!从地下室过去,这里离出站近一些”就这样,援朝与妈妈、姥姥随着人群,走下地下室经过几个路口,又走上站台,很快的出了站。又穿过那很多站队的人群,过了站前路,在站南路环路无轨电车站等了一小会,登上了一辆无轨电车,由于是终点站人不多,上了车,援朝找了个有两人连坐的大座位,扶着姥姥一起坐下了,妈妈坐在对面的单座上。一会就到了和平广场站,援朝很费劲的拎着旅行袋,妈妈扶着姥姥走下车来。进了南门穿过营房,由后门直接进了厨房。这时,奶奶正在厨房做饭哪!姥姥先说到:“亲家姐姐你好呀!”奶奶回过头来,连连地说”好呀!好呀!来了就好呀!“你辛苦了!好姐姐!”姥姥又说到,“快进屋!快进屋,马上就吃饭。”奶奶从来就不会说什么。这时援朝的弟弟妹妹们叽叽喳喳都过来了,因为是周日,邻居家的叔叔阿姨也过来了,妈妈一一作了介绍,正在说些客套话时。爸爸从楼上快步走下来,叫了一声“妈!来了!还顺利吧!”,顺势把姥姥让进了餐厅中的钢丝床上坐了下来。原来在餐厅门里面新放了一张单人钢丝床。在爸爸与姥姥说话时,妈妈到厨房帮奶奶准备晚饭,一会晚饭就做好了,端了上来,摆了一大桌子。什么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溜豆腐、炖茄子、炖豆角里面还有肉哪!什么的。主食是萝卜粉条猪肉包子,大米粥可丰盛了。姥姥直说“老姐姐,你受累了,坐到里面来吧!”奶奶说“我坐在外面惯了,方便。”直到妈妈把奶奶拉到姥姥左边做下来了,大家才围着圆桌坐了下来。这时,爸爸把楼下的娄叔叔也请来了。娄叔叔坐下就说“大娘好呀!”“好呀!好呀!来了就给大家添麻烦了!”姥姥说到,“说哪去了!我们家的那两个孩子以前就没少麻烦,以后更得麻烦大娘了!”娄叔叔说到。这时,爸爸拿出了一瓶据说是《汾酒》,打开酒瓶向姥姥说到“妈!你是能喝点的,今天喝两口。”姥姥连连摆手说到“不喝了!不喝了!别说这么好的酒呀!”姥姥是认识酒的,“不瞒你说呀!就连白面、肉什么的呀!都不知道是什么味了!”姥姥说到这,站前抢饼干的一幕又出现在援朝眼前。这顿饭也由于很拘束,援朝也不知道吃了些什么……。 姥姥来了以后。逐渐的总是说援朝,不是不写作业了,就是不洗头了什么的。援朝在外面玩,回来晚了,姥姥就会说“混世魔王回来了,快去洗一洗!”有时候姥姥发现援朝不写作业,或是不听她话了,援朝的姥姥就会说“真是天下难找,地上难寻的呀!活脱脱的就是一个贾宝玉呀!”真是有些烦人。有时援朝就问:什么是混世魔王呀?谁是贾宝玉呀?就此姥姥就会讲什么《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岳飞传》等故事,援朝的姥姥有很多讲不完的故事。吸引的援朝又总爱围着姥姥转,尤其是在晚上听着姥姥讲着故事睡觉了。按援朝奶奶说“你姥姥可是大人家的人,识文断字的呀!”可是就在文革刚开始,姥姥就回老家去了。听爸爸妈妈讲,姥姥成份高是地主,不能在我们家住了。就这样援朝一直再也没有看到过会讲故事的姥姥……。想着想着援朝也到家了。[size=24][/size]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