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年龄: 74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352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377
:
|
|
94、“下德”逐渐的走向了“上德”外在言行表现的悖论——走进《老子》
还要再次的强调一下,由善的道理、善的规范为内容的,人本性善外在言行的表现,而形成的“仁、义、礼”的“下德”。也就是说,“下德”是:人善的心性、善的思想所形成的人的本性善的内在心里“上德”的外在言行的表现。对此,“上德”和“下德”本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进入了私有制。私有制的占有者、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利益、地位的需要,利用已经形成的“仁、义、礼”的“下德”,来维护其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了迫切的需要。由此,“下德”逐渐的走向了“上德”外在言行表现的悖论。
“下德”逐渐的走向了“上德”外在言行表现的悖论,主要体现在私有制的占有者、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利用“下德”的“仁义礼”形成的“礼仪”制度,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压抑了“上德”本性善的初衷。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完善的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已经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和压抑人类本性善的桎梏。
不但正像老子所说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而且,老子当时也意识到“下德”的悖论。说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也就是说:天之道,是减少贵族们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穷人。可是,当今社会通行的所谓人之道,则不是这样,而是,减少不足的穷人,来奉献给有余的贵族。“下德”维护的正是这样一种制度。由此,也随着出现了充斥社会,腐朽的假善人、伪圣人。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