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刀郎现象的里程碑意义》
刀郎十年隐居,十年磨剑,刀郎以《罗刹海市》为代表一组新歌,引起轰动。《罗刹海市》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了刀郎本人想象,如今火遍全球,创下了单曲播放量世界记录,也是始料不及。
《罗刹海市》不仅是歌,是生活,更是诗。刀郎现象,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4年,寸草晨露在《中华诗词论坛》发了一组论文,最后一篇是《第三类,边缘或许是希望》,对社会上出现的第三类诗歌寄予厚望。
第三类诗歌,是对于古典诗词、新诗这两类而言。新诗,是“五四”新文化的产物。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接受西方新潮流影响,出现一些异象新诗体;而新时代的古典诗词,打着继承中华古典文化旗号,对“五四”新文化反思,重新崛起。
2004当时,寸草晨露的思考是:新体诗怎么“洋为中用”、古典诗词怎么古为今用,中西文化融合,必将出现一种新现象,即第三类诗。第三类诗,由新“歌词”实现了。
歌词,第一个代表;是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即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乔羽、闫肃等歌词作者,也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这些创作歌曲,将歌词与谱曲紧密配合,优秀的几十年来仍在传唱。
把歌带进民众生活的,是街舞。自己的家人邻里都融进了。这种文化现象,也是改革开放的一大文化成果。
刀郎现象,所以成为广泛文化讨论,是这些年来奠定的群众基础。
古典诗词这二十多年来,也出了一些作者,但是复活科考那一套,脱离现实、脱离大众、脱离诗创作自身规律,所以网页发了纸质书刊出了,响应者了了;新诗,还有《诗刊》张扬,有多少销量,他们会有数。诗这二者都在奋发努力,但是不堪与歌比。
就歌(第三类),是歌词作者、谱曲作者与歌唱者三方联动。把诗与歌之情抒发到了领悟者心上共振共鸣。
刀郎现象彰显第三类诗,影响之广度与深度前所未有。二十年,已经从边缘走到中华文化舞台的中央了。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31
积分: 25781
:
|
|
小众的,自娱自乐,亦可友人相和。
大众的,才是希望。今天中国大陆,大学文化程度比重挺高。2023大学毕业1157万,2024毕业1173万,十年就是一个日本人口,唐代不能比。
你用文盲之多看现代,是不是过时了?
我是小学毕业,不是通过社会大学提升了级别?你说是不是?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