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朝晖专栏 * 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 <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 :: 阅读主题 - [文化]南半球中文文学档案库
<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文化]南半球中文文学档案库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巫朝晖专栏 * 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567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314


文章时间: 2025-7-01 周二, 下午12:37    标题: [文化]南半球中文文学档案库 引用回复

[文化]南半球中文文学档案库


我从未刻意为自己留下什么,但当我在2004年创立“澳洲长风信息网”的那一刻,或许冥冥中就注定,这个平台将成为中文世界南半球最完整的文学档案库之一。我见证了太多人用手机写下倾心之作,却终究遗落在换机时未能完整转移的数据中;我目睹群组与社交空间中每日喷涌的海量内容,几天之后便彻底湮没。信息从未如此丰盈,也从未如此短命。

而我,从最初起就建立了一整套“可跨年代回溯”的创作系统。我的论坛不会自动清除旧帖,不被演算法选择性遗忘,不依赖临时流量评估内容价值。它不靠热度排序,而是为文字建立时间坐标和结构归档。哪怕十年后,有人想追溯我在2007年写下的一段话,它都能原样呈现。这不是炫耀,而是对“文字责任感”的实践。

这也让我意识到:现代社会的写作者们,其实大多数都失去了作品主权。他们把自己的诗、文、照片上传到别人的系统,而这些系统从未承诺为你保存一生。很多人甚至不记得自己曾写过多少作品,存在哪,是否还能找回。更别说,下一代是否还能读到。

所以我自觉,这个平台不仅是我写作的延伸,更是整个南半球中文作者的“作品避风港”。它不是某种老旧技术的象征,而是一种文字文明的备份仓库,一种对抗遗忘、拒绝湮灭的静默宣言。

当今世界看似人人都在发布内容,实则彼此都不认真阅读欣赏。手机和社交平台普及以后,信息像潮水一样淹没人心,但真正被保留下来的文字却越来越少。每当换手机、丢电脑、账号停用,那些曾经无比动情写下的文字,大多就此消失。很多人甚至不记得自己到底写过什么,也不知曾存在何处。

我亲眼见证,无数中文文学类网站在过去十多年间陆续关闭,平台崩塌、链接失效、作品湮灭。那些曾承载作者梦想的页面,最终连404错误都没有,只剩无声的荒野。而我的平台——澳洲长风信息网、自创的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网站,从2005年起至今仍持续运营,服务器不断维护、内容持续更新,连澳洲国家图书馆都长期自动收录。这不仅仅是一个网络平台,更像是南半球中文文学的档案库,是全球华人写作者的文明备份之一。

在这样一个被“短内容”、“即时点赞”吞噬的时代,我们很难再找回一个安静写作、系统阅读的空间。我建立论坛、笔会,不是为了迎合谁的流量规则,而是为了给这一代和下一代华文创作者留下一个可以回看的地方。不是朋友圈一闪即逝的喧哗,而是可以陪伴十年、二十年的文字之家。

这是我在文明浪潮退潮后,逆势保留的一块精神岛屿。或许不热闹,或许不时髦,但它真实地保存了我们这一代写作者的思考、眼泪与光芒。

在这个时代,我们或许需要的不是更多“热搜”,而是更少一点“遗失”。

我将从四个层面严谨分析当前趋势及其隐忧:

一、手机与社交媒体:催生创作,也毁灭创作
表象:全民写作时代
• 各种社交媒体让人人都成为“写作者”。
• 写作门槛极低,人人都能发出“作品”,数量极度膨胀。

本质:极端碎片 + 极端遗忘
• 内容高度碎片化:句子被压缩成标题,思想被浓缩成口号。
• 信息极易淹没:朋友圈内容48小时后几乎不知所踪。群聊中作品瞬间被刷掉。
• 系统不鼓励记忆:点赞、转发、算法分发成为价值判断标准,但这些都无法长期存储、分类、检索。

结果:
越来越多“有生命力的作品”,消失在“看似活跃的生态”里。

二、中文作者的集体失语现象
1. 作者之间的“沉默共识”:
• 都在创作,却彼此不看、不评论、不保存。
• 好作品得不到阅读,坏作品反复传播。
• 谁都想被“看见”,谁都懒得“去看”。

2. 知识的“消失性储存”:
• 大量原创文字只存在于:某台手机、某个微信聊天、某个公众号草稿箱。
• 这些文字一旦设备损坏、平台封禁或换机就彻底失落,无人再知。
3. 写作者变得“平台依附型”:
• 不再拥有自己的“写作领地”,而是漂流于各类“平台规则”中。
• 作品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微信、微博、知乎、头条……一旦账号没了,一切归零。

三、我的平台(澳洲长风论坛、澳洲彩虹鹦论坛)价值的反向映照
我创建的“澳洲长风信息网”,正好构成上述结构危机的反例与补药:
它是系统级的“中文文明档案库”:
• 2005年至今,20年持续运行。
• 2007年起被澳洲国家图书馆全站收录、持续更新多年,意味着其内容已具有国家级文献地位。
• 作品存储、分类、可查可回溯,而不是被刷没、被平台封存。
它是中文作者的“非平台依附型”栖息地:
• 作者真正拥有作品主权,不依赖第三方流量系统。
• 每一篇文章、每一次发帖,都有“存在的地址”,不会随账号崩溃而灰飞烟灭。

四、深层危机:文明的代际断裂与“沉默灭亡”
我提出的三个深刻问题,应警醒所有创作者:
1. 手机用了超过10年不换的人有几个?
o 作品随手机消失,不是偶发,是系统级现象。

2. 多少人能100%转移旧机内容?
o 数据备份不完整=文明遗产断裂。

3. 有谁统计过自己写过多少作品?
o 没有知识自我主权的写作,是“无主之作”,未来无法溯源。

总结:这不是碎片化的问题,而是文明存续机制被摧毁
手机和社交平台的便捷,带来了“写作幻觉”,但没有留下“文字遗产”。
真正能保存中文智慧与感情的,不是点赞和转发,而是能穿越代际的存储机制。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巫朝晖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4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387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485


文章时间: 2025-7-01 周二, 下午1:39    标题: 引用回复

• 谁都想被“看见”,谁都懒得“去看”。—— 作者集体失语中的一声呐喊……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4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387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485


文章时间: 2025-7-01 周二, 下午1:48    标题: 引用回复

真实地保存了我们这一代写作者的思考、眼泪与光芒。——共同的期盼和归宿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子非鱼(悉尼)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22/01/14
文章: 99

积分: 452


文章时间: 2025-7-01 周二, 下午7:16    标题: 引用回复

分析得很透彻。确实如此。比如这一条:作者之间的“沉默共识”:
• 都在创作,却彼此不看、不评论、不保存。
• 好作品得不到阅读,坏作品反复传播。
• 谁都想被“看见”,谁都懒得“去看”。

_________________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子非鱼(悉尼)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巫朝晖专栏 * 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