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一萼红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云樵[——“澳洲彩虹鹦”第三期网上作品研讨会(2007年3月29日~4月11日截止)]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文章时间: 2025-7-08 周二, 上午8:59    标题: [原创]一萼红 引用回复

一萼红

晩风柔,望夕霞胜火,江畔舞银鸥。榕树摩云,斜晖染塔,澄水汹涌东流。锦鲤跃,波光潋滟,橹欸乃,游子荡轻舟。弱柳娉婷,劲竹挺秀,何等清幽。

极目远山郊野,醉风光似画,悦我双眸。芦苇扬旌,飞泉涌雪,芳径莺雀啁啾。岸边立,心神俱爽,赞造化,疑入桂魄游。唤取琼浆玉液,醉卧沙洲。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文章时间: 2025-7-08 周二, 上午9:21    标题: 引用回复

DeepSeek的评论:好的,我们将逐句赏析云樵先生的《一萼红》词作,并给出总体评价。

---

**《一萼红》逐句详评**

1. **“晩风柔,望夕霞胜火,江畔舞银鸥。”**
* **评:** 开篇点明时间(傍晚)和核心意象(晚风、夕霞)。用“柔”字定下舒缓基调,“胜火”极言晚霞之绚烂热烈,“舞”字赋予银鸥灵动之美,视听结合,画面开阔且充满生机,为全词奠定了明丽悠然的意境。

2. **“榕树摩云,斜晖染塔,澄水汹涌东流。”**
* **评:** 视角拉近并丰富。“摩云”状榕树之高大挺拔,气势不凡;“染塔”写斜晖温柔浸染之态,赋予静物色彩与温度;“澄水汹涌东流”则视野再放远,写江水之清澈与奔流不息的力量感。三句构成高(榕、塔)、远(水)、动(水流)、静(树、塔)结合的立体画卷,气象宏阔。

3. **“锦鲤跃,波光潋滟,橹欸乃,游子荡轻舟。”**
* **评:** 聚焦水面细节。“锦鲤跃”打破水面平静,增添生趣,“波光潋滟”描绘阳光水波交相辉映之美。“橹欸乃”以象声词引入听觉,点出渔舟,自然引出“游子荡轻舟”。由景及人,“游子”的出现暗示了观景者的身份和心境(漂泊或闲适),“荡”字尽显舟行之悠然自得。

4. **“弱柳娉婷,劲竹挺秀,何等清幽。”**
* **评:** 收束上阕近景。“弱柳”与“劲竹”对举,一柔一刚,姿态各异。“娉婷”、“挺秀”用词精准,赋予植物人的情态。“何等清幽”是词人面对此景发出的由衷赞叹,直抒胸臆,点出此地环境的核心特质——清静幽雅。上阕至此完成了一幅由远及近、动静相宜、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江畔晚景图。

5. **“极目远山郊野,醉风光似画,悦我双眸。”**
* **评:** 下阕开篇拓展视野。“极目”二字领起,将目光投向更辽阔的“远山郊野”。“醉风光似画”直抒强烈的审美感受,“醉”字极言景色之美令人陶醉。“悦我双眸”进一步强调视觉上的愉悦享受,承接上阕的赞叹,情感更进一层。

6. **“芦苇扬旌,飞泉涌雪,芳径莺雀啁啾。”**
* **评:** 具体描绘郊野风光。三个特写镜头:“芦苇扬旌”以旌旗喻芦苇,写出其摇曳之姿和浩荡之势;“飞泉涌雪”以白雪喻飞溅的泉水,突出其洁白与动态之美;“芳径莺雀啁啾”则转入听觉,写小路上莺雀的欢快鸣叫,充满盎然生趣。意象选择典型(芦苇、飞泉、莺雀),比喻生动(旌、雪),视听交融,进一步渲染了如画风光。

7. **“岸边立,心神俱爽,赞造化,疑入桂魄游。”**
* **评:** 由景及情,抒发主体感受。“岸边立”点明词人位置,亦是沉醉于景中的姿态。“心神俱爽”总括身心愉悦的感受。“赞造化”是对自然伟力的由衷赞叹。“疑入桂魄游”是情感升华的顶点,运用神话典故(桂魄指月宫),将眼前清幽绝美的景色比作月宫仙境,极言其超尘脱俗之美,表达了词人飘飘欲仙、物我两忘的陶醉状态。此句是全词情感的高潮。

8. **“唤取琼浆玉液,醉卧沙洲。”**
* **评:** 收束全词,表达愿望。“琼浆玉液”指美酒,呼应上文的“醉”字。面对此情此景,词人意欲畅饮美酒,甚至醉卧沙洲,与这方天地融为一体。这既是对美景的终极沉醉与挽留,也流露出词人渴望摆脱尘俗、纵情山水、逍遥自在的隐逸情怀或超然心境。结句豪放洒脱,余韵悠长。

---

**总评:**

云樵先生这首《一萼红》是一幅笔墨酣畅、意境清幽的江畔黄昏山水画卷,更是一曲对自然造化伟力与清幽之境的深情赞歌。

1. **意象丰美,画面生动:** 全词选取晚风、夕霞、银鸥、榕树、斜塔、澄江、锦鲤、轻舟、弱柳、劲竹、远山、芦苇、飞泉、莺雀、沙洲等众多意象,色彩明丽(火霞、银鸥、澄水、锦鲤、涌雪),动静相宜(鸥舞、水流、鱼跃、舟荡、泉涌、雀鸣),视听交融(波光潋滟、欸乃声、啁啾声)。词人犹如高明的画家和摄影师,通过精妙的构图(远近高低、点面结合)和生动的描摹(“摩”、“染”、“跃”、“荡”、“扬”、“涌”等动词精准传神),将一幅幅绚烂、灵动、清幽的江畔晚景图次第呈现于读者眼前,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2. **意境清幽,格调雅逸:** 全词核心意境在于“清幽”二字。无论是高树染塔的静谧,澄水东流的壮阔中的清澈,弱柳劲竹的雅致,还是远山郊野的辽阔,飞泉莺雀的生机,最终都归于一种远离尘嚣、纯净自然的幽静之美。词人置身其中,“心神俱爽”,甚至“疑入桂魄游”,这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感受,以及结句“醉卧沙洲”的愿望,都透露出词人追求雅逸、向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高洁情怀和隐逸之思。

3. **情感真挚,层层递进:** 词中情感由景而生,自然流淌。从开篇的视觉愉悦(“望”、“舞”),到中段的由衷赞叹(“何等清幽”、“醉风光似画”、“悦我双眸”),再到高峰处的物我两忘、飘飘欲仙(“疑入桂魄游”),最终归于欲与天地同醉的洒脱豪情(“唤取琼浆玉液,醉卧沙洲”)。情感抒发真挚浓烈,且随着景物的铺展和深入,层层递进,达到高潮。

4. **语言精炼,手法娴熟:** 语言清丽流畅,用词精准传神(如“柔”、“胜火”、“舞”、“摩”、“染”、“娉婷”、“挺秀”、“扬旌”、“涌雪”等)。修辞手法运用娴熟:比喻(夕霞胜火、芦苇扬旌、飞泉涌雪、疑入桂魄)、拟人(银鸥舞、榕树摩云)、对偶(弱柳娉婷,劲竹挺秀;芦苇扬旌,飞泉涌雪)、视听结合等,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艺术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文章时间: 2025-7-08 周二, 上午9:22    标题: 引用回复

豆包的总评:云樵先生《一萼红》词作总评

云樵先生此阕《一萼红》以江畔黄昏之景为引,笔触细腻地勾勒出一幅层次丰富、意境清幽的山水画卷,在遣词造句与情感表达上颇具巧思,尽显古典词的韵味与魅力。

上阕起笔“晚风柔,望夕霞胜火,江畔舞银鸥”,以“柔”字奠定温婉基调,紧接着用“夕霞胜火”的浓烈色彩与“舞银鸥”的灵动之态,形成动静结合、色彩鲜明的画面,瞬间抓住读者眼球。随后“榕树摩云,斜晖染塔,澄水汹涌东流”,视角从天际转入江畔,以宏大的笔触描绘榕树、古塔与江水,“摩云”凸显榕树的高大,“染”字赋予斜晖以动态,而“汹涌东流”则为静谧之景注入磅礴气势,使画面更具张力。“锦鲤跃,波光潋滟,橹欸乃,游子荡轻舟”,通过锦鲤跃动、波光闪烁与摇橹之声,从视觉、听觉多维度丰富场景,将游子悠然泛舟的闲适刻画得淋漓尽致。结句“弱柳娉婷,劲竹挺秀,何等清幽”,以“弱柳”“劲竹”的柔美与刚健相对比,点出此地清幽之境,为上阕收束,余韵悠长。

下阕“极目远山郊野,醉风光似画,悦我双眸”,自然地将视角拓展至远方,直抒对眼前美景的沉醉与赞叹。“芦苇扬旌,飞泉涌雪,芳径莺雀啁啾”,运用比喻手法,把芦苇比作旌旗,飞泉比作白雪,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郊野景色的壮丽与生机,“莺雀啁啾”更增添了自然的灵动气息。“岸边立,心神俱爽,赞造化,疑入桂魄游”,词人以自身感受为引,将眼前美景与月宫仙境相比,进一步凸显景色的超凡脱俗,情感真挚而热烈。结尾“畅饮琼浆玉液,醉卧沙洲”,洒脱之语尽显词人陶醉于美景之中,物我两忘的境界,给全词增添了浪漫色彩与豪放气度。

从格律角度看,整体表现良好,词句平仄协调,韵脚和谐,符合《一萼红》词牌的格律要求。若论不足,“澄水汹涌东流”中“汹涌”与前文营造的整体清幽氛围稍显冲突,可选用更贴合意境的词汇;“桂魄游”稍显直白,可进一步锤炼以提升诗意。但这些小处并不影响全词整体的美感与艺术感染力,云樵先生以精妙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与真挚的情感,创作出了一篇兼具画面美与意境美的佳作,令人仿若身临其境,沉醉于这方山水之间。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文章时间: 2025-7-08 周二, 上午9:23    标题: 引用回复

橙篇的总评:云樵先生这首《一萼红》词作展现了典型的山水田园词风,融合了自然意象与文人雅趣,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一、意象体系的构建

时空交织的景观层次

上阕以"晚风柔—夕霞—江鸥"展开横向空间,配合"榕树摩云—斜晖染塔—澄水东流"的纵向立体构图,形成"远天近水、高低错落"的视觉层次,与姜夔《一萼红·古城阴》"乱湘流、入麓山"的铺陈手法异曲同工。

"锦鲤跃波"与"游子轻舟"的动景穿插,暗含《诗经·卫风》"鱼跃于渊"的比兴传统,又似王沂孙《石屋探梅》中虚实相生的笔法。

声色交融的感官体验

听觉上"橹欸乃""莺雀啁啾"呼应视觉"波光潋滟""飞泉涌雪",延续了姜夔词"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一萼红·橘幽篁》)的通感艺术。

"芦苇扬旌"化用杜甫《旅夜书怀》"危樯独夜舟"的意象,而"飞泉涌雪"则承袭李白"飞湍瀑流争喧豗"的雄奇。

二、词牌特色的把握

平仄韵的协调运用

该作采用《一萼红》平韵体(与姜夔同体),上下阕通过"柔—鸥—流—舟"与"眸—啾—洲"的平声韵脚,营造出绵长悠远的意境,符合词牌"未教一萼,红开鲜蕊"(《乐府雅词》)的婉转特质。

对仗与铺排的匠心

"弱柳娉婷,劲竹挺秀"以工对呈现刚柔相济之美,类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鉴曲寒沙,茂林烟草"的史笔气象。

下阕"芦苇—飞泉—芳径"的三组四字句铺排,借鉴了吴文英"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的密丽笔法。

三、精神境界的升华

隐逸与豪放的融合

"醉卧沙洲"的疏狂姿态,既有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的渔隐情怀,又暗含苏轼"醉笑陪公三万场"的豪放基因,与宋代"赤城栖霞"(《诗路天台》载)的仙道意境遥相呼应。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照

"赞造化,疑入桂魄游"句,将《楚辞·远游》的瑰奇想象与柳宗元"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禅思结合,较之姜夔"兴尽悲来"(《古城阴》)的感伤更显超脱。

四、改进建议

若在"斜晖染塔"处增加如姜夔"墙腰雪老"的冷色调对比,可强化时光流逝的深度。

结句"醉卧沙洲"可参酌王沂孙"破丹雾、应有鹤归时"(《一萼红·红梅》)的象征手法,使隐逸主题更富层次。

此作整体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评王维语)的境界,在当代旧体词创作中堪称承古开新的佳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文章时间: 2025-7-08 周二, 上午9:25    标题: 引用回复

千义通问的总评:云樵先生的这首《一萼红》词作,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勾勒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自然画卷。词中既有对江畔晚霞、银鸥飞舞的壮丽景象的描绘,也有对榕树、斜晖、澄水等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词中也融入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在结构上,词作层次分明,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逐步展开,使读者仿佛随着作者的视线一同游历了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在用词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锦鲤跃,波光潋滟”、“弱柳娉婷,劲竹挺秀”等,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动感。

下阕中,作者进一步拓展了视野,将笔触延伸至远山郊野、芦苇、飞泉等自然元素,以及芳径上的莺雀啁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氛。而“赞造化,疑入桂魄游”一句,更是将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魅力的无限敬仰和陶醉。

最后,“畅饮琼浆玉液,醉卧沙洲”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豪放与洒脱,也为他整首词作增添了一抹浪漫主义的色彩。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赞美,词作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5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99


文章时间: 2025-7-08 周二, 上午9:26    标题: 引用回复

Kimi的评论:逐句详评

上阕:


1. “晩风柔,望夕霞胜火,江畔舞银鸥。”

开篇便以“晩风柔”三字,营造出一种宁静、柔和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接着,“望夕霞胜火”以“胜火”二字,生动地描绘出夕阳余晖的绚烂,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江畔舞银鸥”则进一步拓展画面,银鸥在江畔翩翩起舞,动静结合,画面感十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 “榕树摩云,斜晖染塔,澄水汹涌东流。”

“榕树摩云”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榕树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展现出自然的雄伟。“斜晖染塔”则细腻地描绘出夕阳的余晖洒在塔上的画面,色彩与光影的搭配恰到好处。“澄水汹涌东流”与前文的“斜晖形成”动静对比,澄澈的江水汹涌向前,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动感。


3. “锦鲤跃,波光潋滟,橹欸乃,游子荡轻舟。”

“锦鲤跃”描绘出锦鲤跃出水面的灵动画面,与“波光潋滟”相呼应,展现出江水的清澈与波光的闪烁。“橹欸乃,游子荡轻舟”则引入了人物,游子在江上荡舟,与自然和谐共处,增添了一份人文气息,使画面更加生动。


4. “弱柳娉婷,劲竹挺秀,何等清幽。”

“弱柳娉婷”与“劲竹挺秀”形成对比,一柔一刚,展现出自然景物的不同姿态。“何等清幽”则是词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总结了上阕所描绘的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下阕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下阕:


5. “极目远山郊野,醉风光似画,悦我双眸。”

“极目”二字,将视角拉远,展现出远处的山峦与郊野。“醉风光似画”以“醉”字传达出词人对美景的沉醉之情,将自然风光比作画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景色的美丽。“悦我双眸”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的愉悦感受,使情感更加真挚。


6. “芦苇扬旌,飞泉涌雪,芳径莺雀啁啾。”

“芦苇扬旌”以“扬旌”比喻芦苇随风摇曳的姿态,赋予了芦苇以动感和生命力。“飞泉涌雪”则描绘出泉水飞溅如雪的景象,富有画面感。“芳径莺雀啁啾”以“芳径”和“莺雀啁啾”营造出一条充满生机的小径,鸟儿的鸣叫声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7. “岸边立,心神俱爽,赞造化,疑入桂魄游。”

“岸边立”点明词人的位置,与前文的“极目”相呼应。“心神俱爽”直接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愉悦与舒畅。“赞造化”则是对大自然的赞美,词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疑入桂魄游”以“桂魄”(即月亮)比喻仙境,表达了词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的感受,进一步升华了情感。


8. “唤取琼浆玉液,醉卧沙洲。”

结尾以“唤取琼浆玉液,醉卧沙洲”收束全词,词人陶醉于美景之中,甚至想要以美酒助兴,醉卧沙洲,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豁达情怀,为全词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总评

云樵先生的这首《一萼红》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夕阳、江水、榕树、锦鲤、游子、远山、芦苇、飞泉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优美、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

从艺术手法上看,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斜晖染塔”中的“染”字,赋予了夕阳以人的动作,生动地描绘出夕阳余晖洒在塔上的画面;“芦苇扬旌”以“扬旌”比喻芦苇随风摇曳的姿态,赋予了芦苇以动感和生命力。

在情感表达上,词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豁达情怀。词中“赞造化,疑入桂魄游”“唤取琼浆玉液,醉卧沙洲”等句子,直接表达出词人对自然的赞美与陶醉,使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总体而言,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开阔,画面感强,情感真挚,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云樵[——“澳洲彩虹鹦”第三期网上作品研讨会(2007年3月29日~4月11日截止)]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