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98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881
:
|
|
[全球联动]2003年·万人太极抗沙士病毒
2003年春天,整个香港都笼罩在一片压抑与恐慌之中。那一年,突如其来的沙士病毒(SARS)悄然侵入这座城市,最初只是一两宗不明原因的感染个案,很快就扩散成一场全城震惊、全亚洲高度警觉的严重疫情。电视里不断滚动的确诊数字、每日新增的死亡个案、医护人员身穿防护衣的画面,都让人仿佛置身一场末日电影之中。人心惶惶,商场冷清,口罩成为城市的标配,连空气都仿佛凝重起来。
而就在这场全民抗疫的最艰难时期,香港气功太极社做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 —— 举办“万人太极健体抗疫”活动,以太极拳强身健体、提升免疫力的方式,来团结市民、共同面对这场危机。
我虽然因为疫情形势紧张而未能亲临现场,但作为“香港气功太极社”的名誉顾问,我全程关注这项历史性活动的筹备与开展,并在网上大力宣传推广,协助这项公益行动传播到更广泛的社群当中。
那是一场举世瞩目的集体行动。地点设在香港大球场,活动当天,共有12,500人身穿白衣,整齐列队,在太极社林文辉会长的领操下,集体演练太极。场面之壮观,是香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不仅是一场太极表演,更是一次集体的心灵洗礼 —— 在恐惧中找回希望,在混乱中重建秩序,在病毒肆虐之际,以人类最温和的方式对抗它的侵袭。
活动前,我通过网络、论坛多方渠道,积极宣传太极拳的健康价值。我自己也在多个中文网站撰写文章,鼓励市民不只是被动防疫,更应主动增强自身体质。我主张以太极拳作为一种全民普及的生活方式,不仅适合长者,更适合所有年龄层;不只是用于修身养性,更是对抗病毒的隐性力量。那时社交媒体尚未普及,我更多使用电子邮件群发、新闻组以及传统网页宣传手段,把活动海报与理念一遍遍发布出去,联系了在加拿大、澳洲的太极朋友,共同声援香港。
印象最深的是,活动当天,大球场广播出的太极音乐透过电视直播传入千家万户,许多市民虽无法到场,也在自家客厅、阳台同步参与。当那一万多名市民同时迈步、转身、起势、收式,仿佛整个城市在呼吸同一个节奏,传递出“众志成城、身心合一”的精神力量。这不再只是一个锻炼活动,而是一个全民心灵的安慰剂。
疫情期间,香港人高度自律,不仅守规则、戴口罩、勤洗手,也愿意参与这些提升身心的公益活动。太极拳在此时展现出它深藏的力量 —— 它不靠强力与爆发,而靠连绵不断的内在气息流转来调和五脏、稳定心神。我们所倡导的“太极抗疫”,不是浮于表面口号,而是真正源于几千年中华智慧中对身体、呼吸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
在那段日子,我每天都花几个小时整理相关新闻,编辑活动简报,并通过当时的香港多个健康生活平台,发送太极健康教学视频与简易练习教程。甚至还有几位朋友在海外看了我整理的宣传资料后,主动在自己的社区中心开办“简化太极”课程,向西方民众介绍这种源自东方、却适合任何人群的养生方式。
虽然我未能亲临大球场,但在网络上的努力,也让我深感参与其事。更重要的是,我见证了一个机构在危难中挺身而出,一个城市在逆境中自我疗愈的全过程。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强者,不是打赢对手的人,而是能在混乱中稳住自己、守住内心节奏的人。那一年,太极就是我们香港的节奏,是我们面对病毒时的定力。
时至今日,回顾这段历史,已过去二十多年,而当年那场“万人太极抗疫”活动,早已成为全球抗疫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见证了太极拳从传统武术走入公共健康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它所展现的,不仅是拳法之美、队形之整,更是一种东方文化中内敛却坚定的信念 —— 面对任何外界的侵扰,我们都有内在的气场可以依靠。
2003年,病毒曾一度带走我们许多亲友,但也让我们更深刻明白了身体健康的重要、心理坚韧的力量以及社区团结的价值。而这一切,都透过那一套套舒缓的太极动作,深入骨髓,留在香港人的集体记忆中。
那年我未能到场,但我始终在关注!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 –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李经梧门–陈氏太极第十二代、吴式太极第六代
赵氏形意拳澳洲掌门人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