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847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8617
:
|
|
[养生]入冬7度,夏装养生
很多人一听到“入冬”、“清晨”、“海风”,第一反应就是:这么冷还练什么功?不是怕冷就是怕病,宁愿赖在床上多睡会儿。我也曾经是其中之一。二十年前,只要气温低于20度,手脚就冰冷,膝盖隐隐作痛,非得穿护膝、羽绒服才敢出门。可今天,我却能在入冬7度的清晨,穿着夏装在海边练上一个多小时,不仅不冷,反而全身温暖出汗,精神饱满。这不是靠意志力硬撑,而是身体结构调整之后,气血自动循环的结果。
2025年6月5日,悉尼入冬。我早上4:45醒来,5:21出门,车载温度计显示最低为6°C,海边体感气温更低,大约4~5°C,但我依然穿着夏装:超薄快干运动裤、单层长袖T恤加一件薄风衣。没有羽绒服,没有护膝,甚至没有发热衣和贴身保暖层。很多人一听都摇头,说“你这不是养生,是找罪受”。但我一路站桩、打拳、独脚桩,气血通畅,全身温热,出汗匀而不狂,练完还精神抖擞地回家换衣服。
那天海风3~4级,风袋飘起、穿透力强,我站了12.5分钟马步桩,气沉丹田、两腿承重、膝部稳定。随后连续练三趟太极拳、一趟太极剑,再加上“易筋经第一式”收功,全程动作缓慢、气息深长。期间我一度心率飙升至147 bpm,但站桩结束仅用3分钟就恢复至83 bpm,调节速度极快。全程没有出现气促、眩晕、发冷等问题,反而越练越畅快,脸色红润,双脚发热。这不是“硬撑”,更不是“勇敢”,而是“结构通了,身体自动生热”。
这套练功完成后,我进行了两轮“前脚掌金鸡独立”训练。第一轮在清晨练完拳后进行,左右脚各6次,每次保持1分钟以上,脚后跟全程离地,仅靠脚掌支撑,全身平衡稳定。第二轮在上午11点再次进行,每脚2轮,每次持续整4分钟,双手抱球,身体挺直,脚趾放松。这个训练在7度海风中完成,难度极高,但我感觉轻盈不累,脑中清明,甚至有种“比坐着更省力”的感受。
现在整个脚掌金鸡独立可以一次性40分钟以上,左右脚都没问题!全程除了脚掌受力,浑身上下、腰部、大小腿肌肉、脚趾都是放松的。
更关键的是,回家后我立刻用红外线体温计测量膝盖表面温度——仍稳定在34.0°C!这说明在如此寒冷、持续暴露的环境中,我膝盖依然处于高水平气血灌注状态,不但不怕寒,反而更耐寒。我知道,这是数十年站桩、桩功打底后的成果。不是苦练换来的抗寒力,而是结构调整后的内热系统启动。
很多人以为养生是“避免辛苦、舒服为主”。但我实证的结果恰恰相反:真正的养生,是先苦后通,是身体结构通了之后,自己会生热,自动调节。不是靠按摩,不靠吃补品,不靠多穿几层衣服,而是靠结构复位,气血畅通,五脏六腑“自发热”。
回顾这条路,我非常清楚: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走这条“结构型养生路”。你愿不愿意冬天起早穿夏装?愿不愿意每天花一小时站桩、调息、静心?愿不愿意在没有任何保温外力的情况下,靠身体结构训练出自然热源系统?如果你愿意,那就别再纠结“夏天才养生”或“气温太低不能练功”这些旧逻辑。
我曾是那种“二十度以下就怕冷”的人,而今天,我在7度的海风中,练完太极还能手脚发热、汗出如珠。不是奇迹,是结构通,气血足。这才是真正的养生。这才是“夏装养生”能成立的底层逻辑。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不是炫耀,而是希望写给那些身体已开始走下坡路、但又被“养生舒适论”误导的人。你若真想调整身体状态,不妨试试站桩一月、拳桩结合,每日坚持一小时。你会发现,冷不是问题,热也不是奇迹,真正的热,是从身体内部生出来的。
我现在可以很肯定地说一句话:
气血通了,怕冷是假的;结构正了,养生才是真的。
这才是真正的“入冬7度,夏装养生”。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