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848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8622
:
|
|
[武学]八十以下是少年!
每天凌晨,天还未亮,我已经在练功。不是为打卡、不是为炫耀,而是身体自发的节奏。一到这个时间,全身像被天地唤醒,哪怕是6、7度的清晨,我依旧只穿一件快干T恤和薄裤,在户外沉静站桩,脚底传来一股温热,手脚却完全不觉冰冷。
站桩,对别人也许只是“静站”,对我而言却是骨骼归位、气血归流的重启仪式。马步桩沉胯如山,太极桩则中正松沉,偶尔闭眼金鸡独立十分钟,身体稳如树,连呼吸都沉入脚底。这不是练技巧,而是在唤醒身体最深层的记忆。
我习惯以前脚掌落地的方式走路,不靠鞋子缓冲,而是靠足弓自然发力,周末山里徒步也是如此。一次步行三小时,没有累感,反而越走越顺。很多人走半小时就膝盖僵硬、脚底酸痛,但我脚趾抓地、脚底有劲、脊柱直立,整个人像被吊着往前牵引一样,轻盈、安稳、不费力。
别人怕风,我却越练越暖。清晨站桩练拳,身上薄衣,手脚却发热、额头微汗,从来不靠姜茶、热水驱寒,完全是身体自己在燃。甚至练拳练到一半,气通背后、腰热如炉,哪怕微风吹来,也像罩着一层天然护体的暖气场。
我练功多年,不靠药物、不靠食疗、不靠按摩,仅靠结构性调整和日复一日的身体唤醒,就让稀疏的头发自然重生,长出一片片黑发。没有什么神奇偏方,只有最基础的气血流通、骨盆正位、颈椎放松、头皮气感贯通——这一切,都是练功练出来的,不是买来的。
这不是“练到老”才这样。很多前辈早已示范了什么叫“少年状态”。比如太极国际学院(香港)主席林文辉宗师69岁,依然能以五指做俯卧撑,掌根完全不着地,背脊如弓、筋骨如铁,手指按地如抓土。这不是“硬撑”,而是结构调和到极致的体现。
我不是为了“逆龄”,我只是从未接受“退化”这件事。对我来说,气血应该是流动的,筋骨应该是弹性的,骨盆应该能中正回位,关节应该是空灵不粘滞。日常行走、静立、转身、起落,都不该是负担,而该是顺畅的本能。
我从来没“摔倒”过。因为身体有节奏、眼神有落点、步伐有结构,根本就不可能“突然”崩塌。结构稳定的身体,就像建在深基上的建筑,不会因为一点风浪而塌陷。那些动辄崴脚、跌倒、受伤的状态,不是年纪问题,是系统退化。
真正的人体状态,不靠年纪划分,而是靠结构、气血、筋骨、自主力划分。你能在7度穿夏装练功、你能闭眼站十分钟稳如山、你能走三小时不疲倦、你能头发自然重生、你能站在地面像树扎根——那你就是少年。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没有练功体系,也缺乏身体的操作说明书。几十年来,我们以为“膝盖痛是正常的”“怕冷是体质弱”“发白掉发是基因问题”。但我用身体验证的结果告诉我:这一切都不是命运,而是被人为剥夺后的默认设定。
人类其实本该拥有更强的耐寒能力、更稳定的骨架结构、更长久的气血流通周期——只是因为系统被误用、筋骨被压缩、气机被堵死,我们把“异常”当成了“规律”。而练功不是追求神奇,是主动把身体交还给自己,一点点清除这些“降级补丁”。
少年不看身份证,不看年龄,看心态,还有——看你有没有活着的感觉。不是口号,是标准。不是我特殊,而是现代人被“降级太久”,以为“退化”才是常态。
所以我说:八十以下,都是少年!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
返回顶端 |
|
 |
布拉格百合
澳洲长风,南半球最热网站,数十万图文任君浏览。
性别: 
加入时间: 2025/07/14 文章: 2
积分: 10
:
|
|
欣赏巫朝晖先生[武学]八十以下是少年!这篇新佳作,感谢分享练功体验!受益匪浅哦,看来健康的密码就藏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如果我们能够自主性地激活它,我们就有望成为八十以下是少年的这些人群中的某一位👍👍🙏🙏 _________________ Lily in Prague(布拉格百合) |
|
|
返回顶端 |
|
 |
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848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8622
:
|
|
返回顶端 |
|
 |
|